再验证文件验证名称:空气压缩机系统再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编号:STP-YF-GX-004-01批准人:2017年设备验证目录1.验证立项申请表2.验证方案批准表3.验证组织和职责4.验证报告5.验证证书***** 制药有限公司验证立项申请表SMP -YZ-TY-004-R-01-01**** 制药有限公司验证方案审批表SMP -YZ-TY-004-R-02-01****** 制药有限公司验证组织和职责目录一、验证概述 (7)二、验证时间安排 (7)三、验证前培训 (7)四、相关文件及记录 (8)五、验证内容 (9)六、再验证周期 (15)一、验证概述1、验证描述洁净压缩空气系统为非无菌车间公共设施。
由蜗杆式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空气冷却器、三级过滤器及材质和耐压值相适应的管道、阀门组成。
该系统安装于我公司空调机房内,主要为铝塑包装机、湿法制粒混合机包衣机等设备提供动力。
压缩空气系统流程如下:压缩排出的气体经FC级(精密度3μm)过滤器对压缩空气进行预过滤,除去未经处理的压缩空气中的液态水和油污防止对冷冻干燥机换热器表面产生污染。
通过预过滤的压缩空气进入冷冻式干燥机,使压缩空气中的尘粒、油滴、水滴经冷冻机降低至一定的结露点温度,形成废液除去。
较洁净的压缩空气再经过FT级(精密度1μm)和FA级(精密度0.01μm)高效过滤器过滤,更进一步除去油污、微粒和水滴,通过不锈钢管道,送至车间各使用点。
1.2 再验证目的该系统经2016年5月验证后符合工艺要求标准,本次再验证主要是检验该系统经过一年的运行其设备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设备各项性能指标仍能符合设计时的要求并未发生漂移,及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压缩空气其质量符合GMP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压缩空气系统进行再验证。
RC100-2型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是生产工序中的主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其能否符合工艺要求,则需进行再验证。
二、验证时间安排1.方案起草审批:年月日至年月日。
2.验证前培训:年月日至年月日。
3.组织实施验证:年月日进行验证。
4.出具报告:年月日至年月日,收集验证数据,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报告的审核及批准。
5.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归档。
三、验证前培训培训内容:空气压缩机系统再验证1、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3、文件记录检查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4、记录填写、偏差分析和变更控制4.1.记录填写4.1.1.所有验证取样记录、检验结果应记录在经批准的方案的相应记录表格内;4.1.2.记录、数据的填写应遵循《记录管理规程》中相关规定;4.1.3.QA应检查验证数据记录是否完整、是否符合规定。
4.2.偏差分析4.2.1.当检测结果异常时,按照《检验结果超标调整管理规程》和《偏差处理管理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4.2.2.验证过程出现偏离验证方案要求时,应立即通知QA,执行偏差调查程序。
清楚地描述该偏差的情况、调查记录、经过批准的对于偏差的影响的评估、解决偏差所需采取的行动措施。
偏差的调查应按照《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规定执行。
4.3.变更控制当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方案内容或要求与实际执行情况不一致,需对原批准方案进行变更,应按照《变更控制管理规程》中相关规定执行。
五、验证内容(一)、风险评估1简介风险评估是一种评估系统及组件对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的过程。
在实施风险评估时,应将系统分为不同的组件,并评估系统/组件对关键工艺参数(CPP)产生的影响。
由于系统所含的组件具有显著影响将CPP保持在它们允许限度范围内的能力,因此,确定系统边界是确保风险评估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
1.2目的:对本次验证中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此次验证的真实性、可靠性,确保以后使用过程将风险降至可接受范围,以保证药品质量,保护公众用药安全。
1.3范围:此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报告仅适用于我公司2空气压缩机系统在此次验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防。
1.4责任人:质量风险管理小组成员1.5.1风险评估工具:1.5.1.1风险等级计算 (RPN):RPN = O x S x DO = 失败发生的概率S =失败的严重性D = 发现失败的概率原则:三个数值各自独立发生。
1.5.1.1.1发生概率(O):风险等级值是O,S和D相乘的结果。
PRN值在1-125之间,根据我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及公司实际情况采用下图中进行。
1.5.1.3 依据风险等级值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具体如下:1-16(低风险:应有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升高);17-36(中等风险: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37-65(较高等风险: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增加监控频次及力度)。
66-95(高等风险: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在得不到有效解决之前,不得继续生产)。
95-125(最高风险:应停止生产整顿)。
风险识别及相关处理措施本次风险评估结论:评价人:日期:(二)、验证内容1、RC100-2型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硬件设施是否改变(见设备安装检查记录表)。
RC100-2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安装检查记录2、运行确认:用代载运行,证明空压机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符合技术指标及使用要求,核实设备运行使用一年后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2.1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确认:2.1.1内容:检查整机的完好性,按钮的确认,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工作时的压力,排气压力的确认。
2.1.2方法:依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定运行参数,看各按钮是否好使,记录设备运行时的工作压力,测定实际排气压力。
2.1.3结果:见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完好性确认表:2.2冷冻干燥机的确认:2.2.1内容:检查冷干机管路是否完好,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冷干机运行状态是否稳定,检查排水是否有堵塞现象。
2.2.2方法:目测管道连接看是否有漏点及不安全因素存在,开启冷干机看运行状态及蒸发压力、空气压力情况并记录。
2.3多级过滤器的确认:2.3.1内容:检查过滤器滤芯更换周期,过滤器完好性。
2.3.2方法:查看过滤器外观是否完好,使用时间,滤芯更换记录。
3、性能验证(见检验记录表)3.1确认目的:检查并确认压缩空气系统能够连续生产并向各使用点输送符合标准要求及生产动力要求的压缩空气。
3.2 确认内容:对压缩空气系统生产出来的压缩空气各项指标进行确认。
3.3 确认项目:1)压力露点的测定:1.1)测定方法:(方法待定)温度测定法用温度计测量压缩空气“压力露点”的理论依据是:如果被蒸发器强制冷却后通过“气水分离器”进入预冷器的压缩空气,其中所带的凝结水在“气水分离器”得到完全分离,那么此时所测得的压缩空气温度即是它的“压力露点”。
虽然实际上“气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不可能达到100%,但在预冷器与蒸发器凝结水排出良好的情况下。
进入“气水分离器”并需通过“气水分离器”排除的凝结水只占全部凝结水量的很少一部分。
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压力露点”误差并不很大。
用这种方法测量压缩空气“压力露点”时,温度测点应选择在冷干机蒸发器末端或“气水分离器”内。
因为这点压缩空气温度最低。
1.2)测定结果:见下表微粒的测定:2.1)测定方法:图2 压缩空气尘埃粒子数测定示意图其中:1. 被测气体 2. 进气调节阀 3. 出气调节阀 4. 5000ml抽滤瓶5. 集气斗6. 采样管7. 尘埃粒子计数器2.1.1)按图示意进行连接。
2.1.2)开进气阀和出气阀,连续通入被测气体15分钟,将瓶内空气导净。
2.1.3)关闭出气阀门使被测气体只从集气斗导出5分钟。
2.1.4)将尘埃粒子测定仪采样管对准集气斗进行采样。
2.1.5)每个压缩空气使用点测定3次。
2.2)测定结果:见压缩空气微粒测定表;3)菌检的测定:3.1)测定方法:图3 压缩空气微生物限度检查示意图其中:1. 被测气体 2. 进气调节阀 3. 过滤膜 4. 胶塞5. 出气口(关闭) 6 5000ml抽滤瓶 7 灭菌生理盐水所用的抽滤瓶、无菌过滤器等装置经过121℃热压灭菌30分钟及用75%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灭菌的连接软管及胶塞经烘干后组装成套。
在抽滤瓶内加入100mL生理盐水,在系统运行30分钟后,接通压缩空气,让压缩空气通灭菌生理盐水10分钟,使采样量大于1m3,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送样检测抽滤瓶内生理盐水中微生物含量;并以使用的灭菌生理盐水作检测对照。
技术要求与标准:压缩空气微生物菌落数<10个/ml取一洁净的试验用滤纸,打开压缩空气阀门约20秒,放掉一部分压缩空气后,将试验用滤纸置于离出气口的2厘米的距离,打开压缩空气阀,使压缩空气正喷着滤纸10分钟,关掉阀门,将滤纸对着日光灯观察滤纸是否潮湿及油斑。
每个使用点试验三次,肉眼观察均不得有水和油斑。
记录下表;认可标准与试验结果评价人/日期:5.偏差与漏项评价人: 日期: 年月日六、再验证周期1.关键设备大修和更换任何重大变更均要进行验证,以证明变化的结果对设备的主要性能影响。
2.趋势分析中发现有系统性偏差在生产品种的累计质量分析中发现设备运行参数的漂移造成了系统偏差,则需要进行再验证。
3.定期再验证设备每运行一年进行一次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