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作用

广西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凶残的日冦侵我河山,屠我人民,神洲大地愁云惨淡、哀鸿遍野,我中华民族上下一心,奋起抵抗,请缕杀敌,抛家别子,奔赴前线,鬼泣神嚎,碧月丹心,在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代价后,终令日酋低首,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其中,广西征募士兵及劳工450万,占全省1200万人之近40%,为全国之最,广西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七·七”事变后的两个月内,桂军共编成3个军,除原第七军、第十五军(改称第四十八军)外,另成立第三十一军,组成第十一集团军。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参谋长何宣,第七军军长廖磊,副军长周祖晃,参谋长张淦,下辖第一七0师(师长徐启明)、一七一师(师长杨俊昌)、一七二师(师长程树芬);第三十一军军长刘士毅,副军长覃连芳,参谋长韦布,下辖第一三一师(师长覃连芳兼)、一三五师(师长苏祖馨)、一三八师(师长莫德宏);第四十八军军长韦云淞,副军长张义纯,参谋长刘清凡,下辖第一七三师(师长贺维珍)、一七四师(师长王赞斌)一七六师(师长区寿年)。

以后第七军及第四十八军另编为第二十一集团军,以第七军军长廖磊升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原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所遗第七军军长由该军副军长周祖晃代理,开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阳会战、桂南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及其他不计其数的战役。

抗日战争中日进行22次大会战中,李宗仁直接指挥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末期、随枣会战和枣阳会战,并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参与指挥淞沪会战。

白崇禧直接指挥武汉会战和桂南会战,参与指挥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第1、2次会战、南昌会战。

李宗仁1936年就提出焦土抗战论和白崇禧著有《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全面战争与全面战术》、《游击战纲要》、《抗战中敌我战法之演变》,在抗战中提出一系列战略方针。

1942年12月在安徽省大别山桂系48军138师用高射炮击落11军司令官冢田攻中将座机,冢田攻当场毙命(冢田攻是八年抗战日军在中国被击毙的最高军衔和职务的将领,曾任日本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南方军总参谋长、11军司令官)。

淞沪会战的广西军队“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50余个师,70万人在淞沪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

至9月底,日军在优势的海、空军支援下,展开全线进攻,国民党军队被迫取守势,主力置于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

10月7日,日军主力向蕴藻浜南岸阵地猛攻,经数日激战,日军攻占南岸阵地;廖磊率第四十八军和第七军第171师于10月15日赶到投入战斗,经顽强抵抗,反复冲杀,始将阵地稳定。

10月21日晚8时第二十一集团军向谈家头、陈家行正面之敌发动猛攻,22日晨克复陈家行、桃园滨,此时日军倾全力大举反攻,陈家行以北之敌先以飞机及重炮轰击陈家行一线第二十一集团军阵地,以大队步兵由坦克开路疯狂反扑,第二十一集团军顽强抵抗,然工事被毁殆尽,守军损失甚重,北候宅、谈家头、陈家行阵地先后被敌突破。

第二十一集团军为夺回得而复失的阵地,三次发起反攻,虽经拼死冲杀,仍无进展,10月23日晨,蕴藻浜南岸之敌,仍以主力向第二十一集团军阵地猛烈攻击,第二十一集团军拼死抵抗,反复冲杀、但因伤亡过大,阵地被敌突破,被迫撤出战斗,10月26日,中央作战部队主力撤到苏州河南岸小南翔地区,日军多次强渡苏州河收效甚微。

大场一仗,国民党军队伤亡近20万人,敌军伤亡达4万余人。

在这次战斗中,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给以敌人重大创伤,自身伤亡2万多人,第170师510旅少将旅长庞汉祯,第171师511旅少将旅长秦霖阵亡11月5日,日军大批在杭州湾登陆,然后迅速分路直扑松江,对湘沪守军实行迂回,同时苏州河之敌加紧向右岸攻击,中国守军处于腹背受敌,11月8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撤退,11月11日夜,上海沦陷。

在上海大军向内地撤退之际,桂军周祖晃率第170师、第172师从徐州吴兴阻止敌人第六师团西进,掩护我大军后撤。

11月17日与西进之敌2万余人在南浔镇附近发生遭遇战,因为力量单薄,被迫退守升山市,21日敌重兵猛攻升山市,第170师中将副师长夏国璋亲自督师,壮烈牺牲,170师四个团只剩下一团半,第172师也只余一团二营。

徐州会战的广西军队1938年1月4日~5月19日的徐州会战,以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中国军队同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广大土地上,展开发一场大会战。

包括徐州以南地区阻击战、徐州以北地区阻击战、台儿庄战役和徐州附近地区作战。

有可歌可泣的川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殉国的滕县保卫战,也有第3军团(庞炳勋)和五十九军(张自忠)临沂阻击战的胜利和第2集团军(孙连仲)和20军团(汤恩伯)在台儿庄日军消灭第十、第五两个精锐师团死伤2万人以上的台儿庄战役胜利。

广西军队在徐州会战参加徐州以南地区阻击战。

徐州以南地区阻击战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团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

广西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

至2月3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

9~10日,日军第13师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

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12日向澥河、浍河方向撤退。

第五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

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团军(广西军)第48军固守炉桥地区,第7军协同第31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团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

第59、第51军乘势反攻,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

第21集团军和第31军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双方隔河对峙。

1938年5月上旬,津浦路南段之敌以其主力配以大量装甲部队和飞机于5月13日攻占了合肥、永城等地,中国守军第十一集团的第三十一军被迫西撤,退守六安等大别山外围地区。

守备淮河中流一带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两个军为避免被敌包围,稍事抵抗后主动放弃了风台、寿县、正阳关等重要据点,化整为零,继续与敌周旋。

与此同时,蚌埠之敌也已渡过淮河向北急进,先后攻占了蒙城、宿县两大重要据点,而后向徐州包抄。

蒙城之战,中国守军第四十八军第一七三师在副师长周元指挥下与敌浴血奋战,二千多名官兵以死报国,只有二十一人乘夜幕生还。

武汉会战的广西军队中国军队第五、第九战区约100万部队,分4个兵团,第九战区所部27个军,分为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和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负责长江南岸的防守;第五战区(白祟禧代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23个军,分为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第四兵团(总司令李品仙),负责长江北岸的防守。

1938年7月白祟禧代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将所属各部分为左、中、右三军团。

右翼由李品仙指挥,下辖第三十一军(韦云淞),第八十四军(覃连芳)、第二十六军(肖之楚)、第八十六军(何知重)、第八十七军(刘古膺)、第五十六军(曹福林),中央区由廖磊指挥,下辖第七军(张淦)、第四十八军(张义纯)、第十军(徐源泉)和豫皖地区游击队及皖省团队,左翼由孙连仲指挥,下辖第三十军(池峰城)、第四十二军(冯安邦)、第五十一军(于学忠)、第五十九军(张自忠、第六十八军(刘汝明)、第七十一军(朱希濂)和第十六军(冯治安)。

桂系4个军的部署:第八十四军守备黄梅以南的长江沿岸地区;第三十一军以两个师位置于宿松、凉亭、太湖一带地区,阻击沿长江北岸西进之敌,其余一个师为总预备队,第七军在立煌阻止合肥西进之敌,固守立煌根据地;第四十八军至张家榜附近,侧击由大别山南麓西进之敌。

7月下旬,安庆、潜山日军开始向黄梅、宿松进攻,遭到第三十一军、第八十四军的顽强抵抗,同时,日海军陆战队向九江对岸的小池口第六十八军防地进犯,26日陷小池口。

在南北日军的夹击下,桂军等予敌以迟滞后,主动撤出战斗。

黄梅、宿松于8月初陷敌。

此时,第八十四军、第六十八军在黄梅西北团山河、破山口、大河铺、苦竹口、渡河桥一线,阻敌西进;第三十一、第七军、第十军及川军一部在黄梅东北、太湖、潜山西北的高地,由侧面攻击潜、太、宿之敌。

26日,第七军、第十军反攻潜山、太湖,经一昼夜激战,将两地收复,28日再下宿松。

28日,29日,正面第八十四军、第六十八军向黄梅之敌攻击,激战两昼夜。

8月31日和9月1日、2日,敌分数纵队向我八十四军及刘军团正面昼夜猛攻,并以空炮轰击,我军在破山口、塔儿山、恶席寨、双城驿、排子山、英山嘴各地与敌血战,各阵地失而复得,反复攻击数次。

潜山、太湖、宿松失陷。

9月2日以刘军(八十六军)固守团山河、观音寨、兰家湾、兴隆寺、大佛寨既设阵地,以何知重六团固守笔架山、田家寨、南无井阵地;以第三十一军之第一三五师两团扼守生金寨、鼓山寨、该湖山之;第八十四军沿后湖寨以东经鹅公岭至大洋庙上包之线;以第四十八军的第一七六师撤回整理,第一三五师并以一部增强正面之兵力;以第三十一军的第一三一师位于广济为总预备队。

日军继续进攻,双方在黄(梅)广(济)一线展开激战。

9月6日,敌对广济猛烈攻击,防守广济的第八十四军、第三十一军经顽强抵抗后,向广济西北一带高地撤退。

第四十八军向黄梅侧击日军后方,占领大河镇、双城驿。

9月8日,第三十一军、第八十四军对敌侧背发动攻击,广济之敌败退,桂军乘胜收复广济。

次日,敌增兵反攻,广济得而复失。

此后,敌我相持于广济。

9月16日,敌水陆两路向武穴夹攻,19日陷武穴之后,续攻田家镇要塞,第四十八军等侧击田家镇之敌,激战旬余,大有所获;至9月28日,攻至田家镇附近,将敌压迫于黄泥湖地区。

田家镇守军抵不住敌人的猛攻,于29日退守蕲春,田家镇失陷。

桂军返回广济附近阵地。

但沿大别山北麓西进之敌于10月12日攻占信阳,长江南岸之敌也大举进攻。

长江北岸之敌乘机西犯,陷蕲春、黄冈,直逼黄陂,中国军队全线撤退,10月25日,武汉失守,武汉会战结束。

桂南会战日军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挥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共3万余人,在海军协助下,于1939年11月15日在钦州湾登陆,突破中国守军防御阵地, 24日,军攻占南宁。

随后,日军以一部攻占龙州及镇南关;另一部北上攻占高峰隘、昆仑关。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指挥中国军队分三路反攻南宁:北路军为第38集团军从思陇向昆仑关进攻;东路军为第26集团军共4个师破坏邕钦路,阻止日军增援;西路军为第16集团军共4个师,向高峰隘进攻,并阻击南宁出援之日军;预备队为第99军(欠1个师)。

12月18日,北路军向昆仑关发起总攻。

第5军军长杜聿明以荣誉第1师从昆仑关正面发起总攻,以新编第22师向五塘、六塘攻击,迂回昆仑关侧后,19日,西路军向高峰隘、四塘、新圩、吴圩等地进攻;东路军向钦州、小董、大塘等地攻击,以配合北路军作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