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全市城建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

关于全市城建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

关于全市城建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关于全市城建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市城乡规划局(20**年11月9日)20**年9月7日全市城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局及时研究部署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规划、方案,以建设“五个**”为中心,认真贯彻中央、全省和全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扛起责任、咬定目标,按照抓落实、抓协调、抓指导、抓督促的要求,积极推进“点线面”城建提升工作,落实《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推进方案》、《环湾新城集聚行动方案》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思路汇报如下:一、《**市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推进方案》(一)进展情况(详见附件1)《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推进方案》从生态景观、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名城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策划生成55个“百日行动”城市规划设计专项推进项目。

目前已全面启动所有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完成投资5100万元,占原定投资计划约80%。

其中45个项目完成社会咨询工作,31个项目开展技术审查工作,7个项目已完成编制审批并实施。

1.协调性规划和控规、城市设计方面。

全面开展《环**湾地区规划发展建设若干建议》、《**环湾新城空间控制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等5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完成《环**湾地区规划发展建设若干建议》,形成《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环湾新城空间控制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初步成果。

东海、城东、江南、北峰、惠南、秀涂港临港物流园等6项片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其中,东海、城东、江南等3项片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得市政府批复。

完成东海会展中心等7项重要区域城市设计的初步成果。

2.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方面。

**历史文化名城、西街历史街区、中山路历史街区等法定保护规划已完成申报成果,按计划报省住建厅待审核。

完成西街、中山路、城南聚宝等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和三朝巷公共环境整治提升等3项微改造项目方案设计。

3.生态景观专项规划方面。

完成洛阳江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并上报市政府研究,完成古城水系保护整治专项规划规划论证。

中心城区绿化景观提升策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等3项规划编制正积极推进中。

4.交通市政专项规划方面。

完成中心城区道路提高通行效率规划研究、江南浦口环岛改造、刺桐大桥南桥头改造等项目并推动实施。

积极推进开展中心城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三重环湾快速路等6项规划编制工作。

5.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方面。

**酒店产业、南翼新城空港经济区等6项城市产业、空间规划的编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酒店产业战略发展研究已完成社会咨询与专家审查,正在修改完善中。

6.规划基础测绘方面。

积极开展地形图全要素建库、卫星影像图年度制作、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系统维护及数据更新等4项规划基础工作,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加快**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中心市区污水再生利用规划等编制进度,确保按时完成。

二是请晋江、石狮等相关县(市、区)抓紧对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出的规划管控的“负面清单”和规划审批备案制度等规划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并及时反馈。

二、《环湾新城集聚行动方案》《环湾新城集聚行动方案》按产业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建设、生态景观提升、市政设施完善、公共配套完善、文化旅游发展等六类工程,建立项目库,并配套制定三年(20**—2018)行动计划。

(一)进展情况(详见附表2)1.全面推进新城城市规划设计。

一是梳理完成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管理“负面清单”专题研究和中心城区规划审批报备制度等,规范新城规划管控机制。

二是邀请新加坡盛邦、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唐凯等名家大师编制完成《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环湾新城空间控制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和《环**湾地区规划发展建设若干建议》等三项统筹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问题分析把脉,提出规划建设策略和近期工作重点的建议。

三是在环湾区域开展会展中心、后渚港区、百崎湖、**湾大桥两端桥头堡等6个片区城市设计和洛阳桥流域保护整治规划、洛阳江综合整治规划、**酒店产业等7项规划研究,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加强城市天际线塑造。

2.协调推动新城集聚项目落实。

按照新城集聚行动方案三年行动计划31个近期建设项目安排,我局及时主动协调各建设项目牵头单位抓好落实工作。

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序推进东海总部区、金融服务区等5个建设项目,指导丰泽区细化旧厂房改造政策实施办法,实施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园)、南埔工业区等旧工业园区改造项目,推动新城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是综合交通工程方面,主动服务有轨电车一期项目、金屿大桥等4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完善新城交通体系。

三是生态景观工程方面,按计划实施山线绿道工程精品示范段等8个建设项目,提升新城宜居环境。

四是市政设施工程方面,推动开展东海、城东排水防洪工程项目建设和台商投资区海绵城市示范点建设,完善新城基础设施配套。

五是公共配套工程方面,完成东海学园机关幼儿园等8个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完成医大附属二医院的核心病房楼主体结构,增强新城公共服务能力。

六是文化旅游工程方面,开展后渚港转型改造前期工作,推动中国海丝博物馆、**当代艺术馆等重大项目在城市新区布局的选址论;开工建设东海公共文化中心、丰泽蟳埔渔人码头项目;举办环**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打造新城文化旅游新名片。

3.环湾各地积极对接新城集聚工作。

**台商投资区开展百崎湖周边项目配套和业态布局的提升工作。

晋江市安排实施晋江市第二全民健身中心、鞋纺城二期、鞋纺城人工湖项目等47个建设项目,预计投资约97亿元。

石狮市开展桥头生态湿地公园规划、祥芝渔港风情小镇的项目策划,推进石狮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结合福厦高铁线、环湾快速路等环湾交通优势,对接新城集聚,推动环湾区域融合。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健全协调督促机制,加快成立**新城集聚发展工作协调组,负责抓统筹、抓指导、抓督促,更加有力地推进新城集聚项目建设工作的落实。

二是在完成“多规合一”“一张图”工作的基础上,由市经信委和行政服务中心分别加快推进信息管理“一个平台”和行政审批“一张表”工作,优化公共资源配给,提升行政审批高效透明。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方案》(一)进展情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方案》从整体城市格局、街区镇村、建筑历史文化遗存、环境要素等四个不同层级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方面,提出五大方面的行动措施,并列出了43个近期重点项目。

1.着眼整体,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等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报市政府研究确定后,按程序上报省住建厅组织审查;编制《四山两江保护规划》、《**市山体保护规划》、《**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晋江、洛阳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科学指导城市山水格局和整体风貌保护工作。

2.打响品牌,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的申报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历史文化街区:获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处,推动城南片区、晋江五店市、永春五里街申报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开展中山路、西街、城南片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8个,并已完成编制保护专项规划或正在编制保护规划。

传统村落:36个省级及以上的传统村落中,2个传统村落(晋江金井镇福全村、南安官桥镇漳州寮)的保护规划已获批复实施,7个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正在报批,7个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正在开展编制工作,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正计划委托编制。

3.加强保护,开展历史建筑的普查,筹划工业遗存调查工作。

文物保护单位:已申请省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共5523万元。

组织实施安平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二期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抢救性加固、安防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开展洛阳桥、圣墓、天后宫(德济门遗址)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历史建筑保护:配合省上完成我市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及历史风貌区的普查工作,初步认定的历史建筑约2049栋(中心市区约115栋),并上报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研究同意;组织清华大学对我市古城(含丰州古城)181条传统街巷、101株古树名木、20座古桥、248口古井、铺境庙39座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并分类制定了初步的保护原则和措施。

工业遗存保护:积极筹划开展我市近现代优秀工业遗存的调查和保护利用研究工作,明确近现代优秀工业遗存的评价标准和保护利用措施。

4.服务申遗,以海丝申遗为工作重点,推进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工作。

根据国家海丝申遗的工作要求,我市正在开展海丝申遗遗产点及关联点(共15处)的本体修缮、环境整治、现场展示的一系列工作,各项工作计划于明年5月1日前初步完成。

在做好海丝申遗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历史建筑等开展文化展示工作,如将西街1**号宋宅后座洋楼修缮改造成为**古城规划设计展示馆,将修缮的中山中路345-1(公房)陈光纯故居改造成为**古城会客厅,并于国庆期间分别举办了**古城保护及更新设计群展和古城老照片展览。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各县(市)区政府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方案》的整体思路主动去推动、落实各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重点推动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申报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保护规划的编制把我们历史文化的家底(包括历史环境要素,如古树名木、古桥、古井、古亭、铺境庙等)研究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我局将进一步坚持科学编制、规范审批、严格实施的工作要求,强化规划引领、调控和约束作用;进一步完善路线图思维、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方法有效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年度城建工作圆满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