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了完
整、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才使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达到成熟。
视频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大革命失败后,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
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
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初步形成了 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已经经 过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有了比
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 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 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 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 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 提。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 一个任务创造条件。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指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 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 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 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 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 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1925年党的四大总结了在统一战线中 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提出了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 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 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 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 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 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 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 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 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认清国情 是认清和破解一切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 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 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 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 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 定了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 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 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 伟大的近代和现代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 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 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 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 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 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 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 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 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视频 视频 视频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 折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 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 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 炼和总结,上升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 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 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 发展的基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 本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 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 “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这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表现 形式。
1923年党的三大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 罢工失败的教训,认为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提出了建立国共合 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 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 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 不统一的 状态,又由于中国土地广大,中国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 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 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 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 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 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 是世界上所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