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29分)1. (1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都天安门广场将于10月1日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日,下列各城市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是()A . 南京、北京、哈尔滨B . 哈尔滨、北京、南京C . 北京、南京、哈尔滨D . 哈尔滨、南京、北京(2)下列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 .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 .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 .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2. (1分)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A . 60° 1月B . 30° 1月C . 60° 7月D . 30° 7月(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A . 地球离太阳最近B . 地球离太阳最远C . 北半球为夏至D . 北半球为冬至3. (2分) (2019高二下·常德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B . 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C . 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外力作用有关D .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2)图中()A .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 . ②处岩石经变质作用可形成石英岩C . 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D .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4. (1分) (2019高三上·河南月考) 下图示意我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小泉沟油藏地质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泉沟最适宜钻井采油气的地点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小泉沟()A . 主要地质构造为向斜、断层B . 甘河子南断层发生晚于甘河子北断层C . N岩层形成于甘河子北断层完成后D . 地质构造主要是受张力形成的5. (1分) (2018高三上·吉林期中)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所示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自豪地看完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A . 3日7时43分B . 3日8时13分C . 4日9时43分D . 4日10时13分(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A . 发射窗口更优B . 发射纬度更低C . 交通条件更优D . 回收空间更广(3)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热带农业B .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东部适宜晒盐C . 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旅游度假休闲胜地是该岛合理发展方向D . 四面环海,环境自净能力强,不必重视环境保护6. (1分)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 . 劳动节B . 儿童节C . 建党节D . 重阳节7. (3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当地时间 2019 年 9 月 27 日,新西兰附近海域发生了 6.1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30 千米。

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 . 地壳B . 岩石圈C . 下地幔D . 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从震源到地表的传播速度变化为()A . 不断加快B . 不断减慢C . 先不断加快,后不断减慢D . 先不断减慢,后不断加快(3)当地地震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A . 板块碰撞地带B . 板块张裂地带C . 海陆交界地带D . 断层多发地带8. (2分) (2019高二下·牡丹江期末)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

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

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

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如图所示示意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最早的阶地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A . 地壳相对稳定B . 地壳持续上升C . 河流不断下切D . 河流间断上升(3)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A . 地壳相对稳定B . 地壳持续上升C . 河流不断下切D . 河流间断上升(4)该河段()A . 河水一定自东北向西南流B . 河水一定自东南向西北流C .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 . 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5)该河段()A . 河水一定自东北向西南流B . 河水一定自东南向西北流C .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 . 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9. (1分) (2019高一上·兰州期中)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 .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C .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作物光合作用D .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2)每年7、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A .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 .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作物存活率D .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10. (1分)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晴天的夜晚()A . 空气中的水汽多B . 太阳辐射最弱C . 地面辐射弱D . 大气逆辐射弱11. (1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末) 读下图,①②③所在的纬线为33°N,若①所在的大陆为欧亚大陆,③所在的大陆为北美大陆,P1、P2、P3、P4、P5代表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为:()A . ①②③④B . ②①④⑤C . ②③⑤⑥D . ⑤④③②(2)此季节,①所在的大陆该纬度东、西沿岸的气候特征分别是:A . 东岸高温多雨,西岸炎热干燥B . 东岸炎热干燥,西岸温和多雨C . 东岸寒冷干燥,西岸温和多雨D . 东岸寒冷多雨,西岸炎热干燥12. (1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末)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7日凌晨,欧洲最活跃的火山—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爆发,朝天空喷出灼热熔岩,在西西里岛上空形成巨大烟柱,火山灰四处弥散。

据此回答小题。

(1)有关火山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四处弥散的火山灰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 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冷凝后形成花岗岩C . 火山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D .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在板块内部活动频繁(2)有关岩浆发源地软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软流层位于下地幔顶部B .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C . 软流层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D . 软流层是上地幔与下地幔的分界面(3)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位于()A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4)有关火山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四处弥散的火山灰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 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冷凝后形成花岗岩C . 火山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D .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在板块内部活动频繁(5)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位于()A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13. (1分)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据此回答题。

(1)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A . 平流层B . 对流层C . 高层大气D . 电离层(2)有关对流层大气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绝大部分来自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 . 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C . 主要是人类活动散发的热量D . 绝大部分是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14. (1分)下图示意巴西某棉花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棉产区的位置及气候类型分别是()A .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B . 东部沿海平原、地中海气候C .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D . 南部沿海平原、亚热带湿润气候(2)棉花采摘期间,棉产区受()A . 东南信风的影响B .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 . 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D . 盛行西风带影响15. (1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的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如图,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

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是因为森林和水域()A .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 .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C .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 . 会有下沉气流16. (2分) (2019高二上·武义期中) 陕西省华山风景区是典型花岗岩地貌区。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①岩浆活动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④固结成岩⑤风化、侵蚀作用A . ①③⑤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③④⑤17. (1分)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为()A . 23小时56分4秒B . 24小时C . 365日5时48分46秒D . 365日6时9分10秒18. (1分)(2019·金山模拟) 曲流现象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A . 凹岸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B . 凸岸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 . 凹岸主要受堆积作用影响D . 上游地区不会出现曲流现象19. (1分)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③D . ②④20. (1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月考)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 . 南半球低纬度B . 北半球中纬度C . 南半球中纬度D . 北半球高纬度(2)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 丘陵B . 盆地C . 山地D . 高原21. (1分) (2018高一上·北仑期中) 图甲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