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及服务控制程序
、
1目的
对不合格品物料或产品进行有效管控(确认、标识、记录、隔离、处理),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供应商提供、生产制造过程、发货时或在客户现场发现的不合格品处理。
3 定义
不合格品:未能满足本公司与客户协定的技术合同或技术部门出具的技术图纸所规定要求的产品或零部件。
4 职责权限
质管部负责供应商提供、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确认、判定、记录,负责组织各相关业务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通知相关部门按既定流程执行。
物料采购部负责协调供应商对于不合格品让步接收的偏差申请。
研究院负责提出不合格品产品的技术意见。
质管部负责不合格品评审的最终批准。
针对客户现场的质量故障,由售后部作初步判定,协调内部进行更换或技术支持。
5 工作流程
5.1 物料不合格品的控制
质管部对供应商来料进行确认,发现不合格品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处置,质管部开具NC通知单,具体以《NC通知报告》方式发出,通知供应商及公司内相关部门,要求供应商对物料作退/换货处理。
对于让步接收的物料,必须由供应商提出偏差申请,经研究院、质管部进行评审,供应商必须待物料采购部通知后方可入库或进入生产过程。
5.2 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控制
质管部对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发现不合格品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处置,质管部开具NC通知单,具体以《NC通知报告》方式发出,通知供应商及公司内相关部门,要求供应商或生产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进行退/换货处理。
对于让步接收的物料,必须由供应商提出偏差申请,经研究院、质管部进行评审,供应商必须待物料采购部或质管部通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
5.3 入库不合格成品的控制
质管部对已入库产品进行确认时,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处置,质管部开具NC通知单,具体以《NC通知报告》方式发出,通知供应商及公司内相关部门,要求供应商或生
产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具体按5.2流程执行。
对于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品,必须由供应商或生产部门提出偏差申请,经研究院、质管部进行评审,供应商必须待物料采购部或质管部通知后方可重新入库。
5.4 出货不合格的控制
质管部对产品进行出货确认时,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处置,质量部开具NC通知单,具体以《NC通知报告》方式发出,通知供应商及公司内相关部门,要求供应商或生产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具体按5.2流程执行。
对于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品,必须由供应商或生产部门提出偏差申请,经研究院、质管部进行评审,供应商必须待物料采购部或质管部通知后方可重新入库发货。
5.5 客户投诉不合格品的控制
当出现客户投诉时,由售后部进行初步分析确认,如需技术支持,协调研究院、物料采购部、质管部进行综合判定;如确定需要更换产品或零部件进行故障处理,由售后部提交物料申请。
更换后的故障件,如内部质量问题分析需要,由售后部协调联系客户,并安排退回,并与物料采购部、质量部沟通退回至供应商或生产部处,退回件退回供应商处后由供应商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第一时间通知物料采购部,退回生产部由质量部进行标识,并告之内部,由质管部、研
究院主导对退回件进行原因分析、处置。
5.6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不合格品评审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置方法:
a、退/换货: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原辅料、产品采用换货处理。
b、偏差申请:原辅材料、产品发生不合格又急需使用时,按《特采管理制度》执行,对于让步接收的原辅料及产品必须由供应商或生产部提出偏差申请,由研究院和质管部进行评审。
c、合格:原辅料或产品检测合格时,张贴合格标识,转移至合格物料区或流转到下一道生产工序。
d、报废:不能达到规定要求使用的不合格品,或返工后仍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产品,必须统一集中在不合格区,由供应商进行报废处理,质管部负责跟踪监督。
e、返工:只有涉及产品包装相关不符的才可进行返工,具体返工流程按供应商厂家返工流程执行。
f、让步放行:公司若要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应由销售部以书面形式就不合格原因向顾客提出让步申请,经顾客同意后,在不合格品上做好明确标识后才能交付,具体按《特采管理制度》执行。
只有符合下述情况下才可以提出让步放行:不合格在不影响质量、主要性能、产品使用无安全性、公害性以及功能方面顾虑,对产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影响很微小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让步申请。
5.7 质量改进
出现重大不合格或批量不合格时,由质管部填写《8D报告)》中的“DO”项后通知供应商进行原因分析及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确认落实效果;所有不合格的记录应予以保存,具体见《记录控制程序》。
6 程序文件
《特采管理制度》
《记录控制程序》
7 表单
《NC通知报告》
《物料偏差申请单》
《8D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