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七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显色 1.显色是ELISA中最后一步温育反应, 此时酶催化无色底物生成有色产物, 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仍是影响显色的 因素,定量反应中,温度和时间力 求准确。 2.显色反应结束时加入终止液终止反 应。
(五)比色
• 定性测定可采用目视比色或比色计(酶标仪) 测定结果。定量测定用比色计测定结果。 • 结果准确性取决于ELISA板底的平整与透明度 和比色计的质量。 • 比色结果的表达以往通用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现按规定用吸光度 (absorbence,A),两者含义相同。
第四节
其他酶免疫技术
一、均相酶免疫测定
• 基本原理:利用酶标抗原结合抗体形成 复合物后,标记酶的活性发生改变的原 理,在不将复合物与游离酶标抗原分离 的情况下,直接测定系统中总的标记酶 活性的改变,进而推算出待检样品中的 抗原量。 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的检测.
•分类
非竞争性结合法 均相酶免疫测定 抗体能抑制酶的活性
酶免疫技术概述
4、应用 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 微量蛋白质检测 酶和同工酶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激素(肽类和非肽类)检测 药物和毒物检测
第一节


一、常用的酶及其底物: (一)酶选择的要求 ①活性高,纯度高 ②作用专一性强 ③性质稳定,易与抗原或抗体偶联 ④测定方法简便易行、敏感、精确 ⑤酶和底物对人体无害 ⑥酶和底物价廉易得
3.原理
4、特点:
非竞争结合反应 常用于抗原的检测 适用于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 的多价抗原,而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 的检测
5.操作步骤
1) 包被抗体 。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 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 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标本中的抗原与 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 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3) 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固相免疫复合物 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 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 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4) 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 色产物。通过比色,测知标本中抗原的量。
三、免疫印迹法
(immunoblottingtest,IBT)
亦被称为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 分三个阶段进行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电转移 酶免疫显色定位
基本原理
将不同分子量的抗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分离到不同的区带,再转移到NC膜上, NC膜上的抗原分别与后加入的特异性抗体和酶 标抗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抗体复 合物,酶催化底物形成不溶性有色产物,使区 带染色。
②加入待检标本和酶标特异性抗体,温育,洗涤。
③加入底物,温育,形成有色产物,用酶标比色 仪测定结果。显色深浅与待检标本中相应抗体含 量成反比。
竞争法检测HBcAb
标本(含抗体) 固相抗原
底物
E
E
E
E
E
酶标抗体
(2)竞争法检测HBeAb:
①将HBeAb包被于固相反应板上,洗涤。
②加入待检标本和HBeAg,温育,洗涤。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一、基本原理 将抗体(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加 入待测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抗 原),待反应后充分洗涤,使固相上形 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 最后加入底物,根据酶对底物催化的显 色反应程度,而对标本中的抗原(抗体) 进行定性或定量。
二、技术类型
3.原理
标本(含抗原)
E
底物
E
固相抗体
E
酶标抗体
4.操作步骤
E E E
E
E
E
( +)
( -)
5.注意事项 如果待检标本中抗原浓度过高, 容易 形成“钩状效应(hook effect)”。钩状
效应严重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必要时
可将待检标本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
(三)竞争法 1.概念 受检抗原和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 合,因此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原量与受 检抗原的量呈反比 2.应用 可用于测定抗原或抗体
(二)常用的酶和底物 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底物 (1)来源: HRP在蔬菜作物辣根中含量很 高,纯化方法也不复杂。 (2)催化反应 : D2 H+H2 O2 — D+ 2H2O D2 H为色素原,D为色素。 (3)底物 : 四甲基联苯胺(TMB)、邻苯 二胺(OPD)等。
• TMB经酶作用后由无色变蓝色,目测对比 鲜明,加酸终止反应后变黄色,可在比 色计中定量。(450nm) • OPD灵敏度高,比色方便,其缺点是配成 应用液后稳定性差,而且具有致异变性。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 体,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 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酶作用的底物显色液 A
终止液
反应板
显色液 B
浓缩洗涤液
加样枪与吸头
阴性对照
(一)双抗体夹心法 1.概念 用同一种抗体分别作为酶标抗体和固相 抗体以检测抗原的方法 2.应用: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四)间接法 1.概念 用固相抗原及酶标记抗抗体检测抗体的 方法 2.应用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只要 更换不同的固相抗原,可以用同一种酶 标抗抗体检测各种抗体。
3.原理
酶标二抗 标本(含抗体) 固相抗原 E
E
底物
E
4.操作步骤
E
E
E
E
E
E
E
E
E
( +)
( -)
(五)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体 1.原理 用同一种抗原分别作为酶标抗原和固相抗 原以检测抗体的方法 2.应用 用于抗体的检测
竞争性结合法
抗体能增强酶的活性
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
(enzyme-multiplied immunoassay technique,EMIT)
• 基本原理: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保 留半抗原和酶的活性。当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 合后,所标的酶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 中心受影响而活性被抑制。
二、斑点—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E
E
E
E
E
E
E
E
E
( +)
(-)
6.注意事项
双抗体夹心法中,应注意类风湿因子
(RF)的干扰。如果待检标本中含有RF,
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使用抗体的F(ab’)2
或Fab片段作为酶标抗体可消除RF的干扰。
(二)双位点一步法 1.概念 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 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 抗体,以检测抗原 2.应用 检测抗原,较双抗体夹心法更为简便省 时
③加入酶标HBeAb,温育,洗涤。
④加入底物,温育,形成有色产物,用酶标比 色仪测定结果。显色深浅与待检标本中相应抗 体含量成反比。
竞争法检测HBeAb
标本(含抗体) 固相抗体 酶标抗体 E
E
抗原
E
底物
(七)捕获法
1.概念 先用固相化的抗人IgM抗体捕获IgM,再用 特异性抗原及其酶标抗体检测相应的IgM 2.应用 血清中针对某些抗原的特异性IgM常和特异 性IgG同时存在,后者会干扰IgM抗体的测定。 因此测定IgM抗体多用捕获法
第七章 酶免疫技术
医学技术系检验教研室 段慧英
免疫标记技术
1.定义:
将抗原-抗体反应与标记技术相结合,用放射性同位素、 酶或荧光素等标记已知抗体或抗原,通过检测标记物,间接 测定未知的抗原或抗体。 2.分类:
放射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技术 酶标记技术 发光免疫技术
金标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概述 1、概念 以酶作为标记物标记试剂抗原或试剂 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检测酶 促反应产物,以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 的分析方法。
3.原理
E
固相抗体
底物
标本(含抗体)
酶标抗原 E
E
4.操作步骤
E
E
E
E
E
E
E
E
E
( +)
( -)
(六)竞争法检测抗体 1.原理 同竞争法结合抗原。 HBcAb和HBeAb的测定均采用竞争法,但其
测定具体模式有区别。
2.技术要点
(1)竞争法检测HBcAb: ①将HBcAg包被于固相反应板上,洗涤。
二、酶标抗体(抗原)的制备
1、制备要求: 抗原要求纯度高、抗原性强。 抗体则要求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 易于分离纯化和批量生产。
2、酶标记抗体(抗原)的方法 (1)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 本法只适用于HRP的交联。 (2)戊二醛交联法 戊二醛是一种双功能团试剂,可以使酶与 抗体或抗原的氨基通过它而偶联 三、酶标记物的纯化及鉴定
3、原理
4.操作步骤
E E
E
E
E
E
E
E
E
E
( +)
( -)
5、特点:
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对抗体 进行测定。 酶标Ag(Ab)与样品或标准品中的非标记Ag (Ab)具有相同的与固相Ab(Ag)结合的能力。 反应体系中,固相Ab(Ag)和酶标Ag(Ab) 是固定限量的,且前者的结合位点少于酶标 记与非标记Ag(Ab)的分子数量和。 反应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标Ag(Ab) 的量(酶活性)与样品中非标记Ag(Ab)的 浓度成反比。
微量反应板
返回章目录
2.聚氯乙烯
与聚苯乙烯类似,特点为质软板薄,可切割, 价廉,但光洁度不如聚苯乙烯板。聚氯乙烯对 蛋白质的吸附性能比聚苯乙烯高,但空白值也 略高。 3.微孔滤膜 如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 4.含铁的磁性微粒
四、测定方法 (一)加样加液体 ELISA中一般需进行1次加样和4-5次加液。 在定性测定中虽不特别强调加液量的准 确性,但也需要标准化。例如规定为加 液一滴,加液时加在孔底,避免加在孔 壁上部,并注意不可出现气泡。在定量 测定中则加样加液量应力求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