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A、列强资本输出对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2、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
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这表明甲午战后: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④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条件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4、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科技的传播B、重商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5、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残余势力太强大B、人民群众没有发动起来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D、民族资本发展很不充分6、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B 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D、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
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过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
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9、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②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10、“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面粉业与榨油业B、烟草业也火柴业C、化工业与钢铁业D、纺织业与面粉业11、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2、观察右图《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因是: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发展实业的奖励法令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3、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此举表明他: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C、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5、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6、抗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的原因主要有:①日军的破坏与吞并②美国商品的冲击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影响④民族资本家经营策略的错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整的是:A、发展迅速B、初期有较快发展,后期不断萎缩C、发展缓慢D、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榨下,全面萎缩18、国民政府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作用是:A、促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B、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C、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D、促使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9、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是在下列哪一时期?A、一战结束后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C、抗日战争时期D、国民政府统治晚期20、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阶段有:①甲午中日战争后②清末“新政”期间③辛亥革命之后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21、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A、买办资本B、日本资本C、民族资本D、官僚资本22、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3、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资本、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体现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②存在着继承关系③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④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4、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内战政策③日本的经济掠夺④美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的前十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遭受到沉重打击,随着美国商品在抗战胜利后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⑵结合史实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是怎样萎缩的?参考答案:(1)初步发展的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为了救亡图存,一些地主、官僚、商人热衷实业。
于是,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①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拓展了国货的市场。
④民资以“实业救国”为口号,大力投资近代企业。
⑵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表现在:①沦陷区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原因: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②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③官僚资本的压榨和排挤。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表现在:工厂纷纷倒闭。
原因有:①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在华特权,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
②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产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严重,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26、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材料一:以下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业执照。
奥国驻烟台领事官巴保男爵持有奥匈帝国颁发的酿酒证书,他主持酿制的高月白兰地、夜光杯、琼瑶浆等十五种产品工艺各异,个性鲜明,很快风靡一时。
巴保在张裕酿酒公司一直工作了十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奉命回国。
请回答:(1)据材料一、材料二,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采用机器生产,引进优良品种,利用外国先进技术。
(2)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也颁布了一些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民国初期,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其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张裕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状况:发展艰难。
原因:国民政府的经济压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强行接管。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2: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8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
——以上材料均摘自严中平等编辑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3:欧战期间,日人在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
单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雄厚。
材料4:一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问津,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它工业亦皆消沉。
”——材料3、4均摘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根据材料1指出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什么后果?(2)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问题?(3)造成材料4所反映的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资本输出迅速增加,英国最快,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需要更多的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
因此,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我国投资设厂。
后果是帝国主义获得超额利润,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2)材料二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三说明日本趁西方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企图独霸中国。
(3)“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压制。
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20世纪初开始在上海、无锡等地投资实业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
据统计,至1936年,荣家企业年产面粉1694万袋,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总产量的27%,拥有粉磨机347台,占全国综述的28%;荣家企业拥有纱锭57万枚,织布机5300台,均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华商棉纺织业总数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