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讲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
第四讲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
6
生 活 、 起 居
7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较大差距,义务教育发展不 平衡备受人们关注。
师资配备不均衡
不
均
衡 主不
教育资源不均衡
要
体 现 在
经费不足是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最大瓶颈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解 决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措 施
实行教师动态管理
一是对社会质疑的回应制度,如乱收费、择 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之类社 会质疑的热点,应由相关学校或部门直接公 开相关情况,以回应社会的质疑。
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三
存在问题
1 规范、体制不健全。
2 绩效目标不明确。 3 分配使用过程不透明。
15
2
规范、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尚未有《预算法》,行政文件 的效力有限,虽然在一些地方有了预决 算过程,也有其他各种制度形式,但在 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多的人为干扰因 素,执行不够严格,经费管理制度的严 肃性尚未完全确立。
2003年以 来
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 教育公共 政策的转 变
3
二
教育体制改革
专项改革
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 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 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 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 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 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 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第四讲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1
一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二 教育经费、使用分析 三 存在问题和弊端 四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向
2
一
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历史
1977~ 1985年
1985~ 1989年
拨乱反正,确 立教育现代化
的任务
全面开展 教育体制 改革
1990~ 2003年
“教育产 业化”和 “教育大 跃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0
1 数据
自从1993年 国务院首次 提出4%的目 标到今天, 经过近20年 的马拉松长 跑,多年的 梦想终于成 为现实。
11
2 数据
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数据对比(2010年数据)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 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 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 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 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 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 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 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 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 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 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2)过程监督主要是对经费使用过程的关键点进行 监督,要求经费的使用方严格按照经过论证、评估的 方案用钱,防止“跑冒滴漏”、偏离目标、偷工减料、 改变用途、弄虚作假等。
20
2 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理、 分配体制
教育是基本民生,政府在教育方面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提 供的更是纯公共产品,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各个环节是没有什么不能公开 的,也是应该向纳税人公开的。
18
四 解决措施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把钱用 在刀刃上
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 理、分配体制
19
1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要把花钱与做事以及所做的事能否达到预期的 效果密切结合起来,改变长期以来钱跟人走的经费分配方式,转向钱跟事走,用 钱去有效地办事。
(1)事前绩效评估即是在明确了绩效目标后编制出实施方案,由独立的第 三方专业机构对其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存在的风险 等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估。
重点领域改革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试点、职业教育综 合改革试点、高等 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和民办教育综合改 革试点。
省级政府教育统 筹综合改革
旨在深化教育管 理体制改革,探 索政校分开、管 办分离实现形式。 统筹推进各级各 类教育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 教育协调发展。
4
上 学 路 上
5
课 堂 上 的 他 们
8
1.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高 校大规模扩招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也提早暴露了出来。为促进高等教 育的更快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显得格外重要。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努力挖掘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渠道
充分利用金融手段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9
二
教育投入
12
1
4%的蛋糕怎么分
1 经费首先保证雪中送炭
(1)中央财政的阳光开始照耀到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身上。 (2)加大了学生的资助力度。
2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在薄弱环节,让民众直接受益
“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 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 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 伍倾斜。
13
教育部提出要“补短板”,而首当其冲的短板就是学前教育——因为多年“欠 债”,学前教育已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 热点难点问题。
天价幼儿园不是个新鲜事,却成为 了近期的讨论热点:《人民日报》 2010年连续发表5篇调查文章,分析了 “入托难”的原因。还有人说,不能 让幼儿园成为资本牟利的乐园,应该 在幼教领域“去民办化”。 入托难,收费贵,似乎已经成为全国 通病。但细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 现行有关政策,正是天价幼儿园的 “推手”。
16
2
2 绩效目标不明确。
教育财政经费用来干什么,这是很多地方至今不甚明 了的。加之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 理、层次多、环节多、运行成本高、效率低等特点, 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增加的经费应由每个部门都分一 杯羹,淹没、模糊了政府教育财政投入总目标。
17
2
分配使用过程不透明
教育经费从根本上说是纳税人的钱,它的分配和使用过 程至少需要让纳税人看明白,现实的状况是多数地方难 以做到这点,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教育主管部门也曾 要求财务公开,但较多关注的是学校内部的财务公开制 度建设,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教育财务公开程度远远不 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