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三个美国将军的不同命运
第一个被俘的美国将军
1950年7月1日,刚到朝鲜18天的美国第二十四师被朝鲜人民军击溃。
师长迪安少将在山沟草丛里东躲西藏了一个多月,在8月25日被一个13岁的砍柴小儿郎发现,成了俘虏。
那时,麦克阿瑟紧急命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立即查找迪安的下落。
沃克将军采取了一切手段,没有结果,于是一纸报告向麦克阿瑟上将和美国政府复命:“迪安将军接任第二十四师师长仅18天,但该部队有高度责任感。
大田被围时,将军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亲自组织队伍突围,不幸以身殉职。
”美国当局特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他“国会荣誉勋章”。
然而,不久就传出迪安被俘的消息。
至1953年8月5日被遣返回美国,迪安在朝鲜北部战俘营里整整度过了3个春秋。
迪安在被遣返的前一天晚上,遣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代表特地在开城为他安排了一次告别便宴。
在酒宴上,迪安非常激动,眼眶有些湿润。
他举杯畅饮后动情地说:“愿美国同中国和朝鲜永远不再打仗!”遣返那天在军事分界线临别时,迪安紧紧地握着我志愿军代表的手,久久不放,并再次说:“要和平!中美两国再不要打仗了!”迪安被遣返回国后,继续在美国军队中服役,后来还由少将晋升为中将。
他惨死在美军自己的车轮下
1950年12月23日,沃克中将所率的部队在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次较量中惨败,沃克命归黄泉。
对于沃克的死,美国当局却不像迪安“失踪”那样,赞誉他是“以身殉职”,“隆重授勋”;这一次,美国当局没有声张,媒体也没有大肆渲染。
人们只知道沃克是在败退途中死的。
半个世纪后,美国“庆祝”它侵略朝鲜“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时,一家美国报纸才披露,当年沃克中将是在溃败中,因极度混乱,所乘的吉普车被自己部队的军用大卡车撞毁而丧生。
俘虏的俘虏
在另一个战场上,一场尖锐的斗争在激烈地进行。
为了拖延和破坏停战谈判,以达到其扣留我方被俘人员,将他们送往台湾的目的,美军除了在军事上向朝中方面发动一次次进攻,诸如夏季攻势、秋季攻势、“绞杀战”,还使用种种残暴的手段,在战俘营中对朝中被俘人员进行极其野蛮的迫害和虐杀。
对要求回国者施加酷刑,有的人被割掉耳朵、砍掉手脚,有的人身上被刺上“反共抗俄”字样或台湾国民党党旗。
坚决要求遣返回国的志愿军被俘人员蒋子龙,甚至被混进战俘营冒充我方被俘人员的台湾特务分子杀害,挖心掏肝,煮食人肉,其残暴程度,达于极点。
美军还随意对朝中被俘人员进行血腥屠杀,大批我方被俘人员惨死在美军及特务分子的枪口或屠刀下。
美军的残暴行径激起了美方战俘营中我方被俘人员的无比愤怒。
他们忍无可
忍,奋起反抗,巨济岛朝中被俘人员巧妙地将美军战俘营最高司令长官杜德准将加以诱捕,扣押在战俘营里,使这位美国将军成了俘虏的俘虏,这是发生在1952年5月7日的事件。
在国际上及美国国内的同声谴责和强大压力下,美方被迫同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其战俘司令被扣事件。
美国军方炒了杜德准将的鱿鱼,撤消了他的职务;新上任的美军战俘营总管柯尔逊准将同意我方被俘人员提出的4项条件:1、美方立即停止对战俘的一切暴行。
2、停止搞所谓“自愿遣返”。
3、停止搞强迫“甄别”。
4、承认战俘代表团的合法性,并予以合作。
柯尔逊将军并发表声明说:“今后我将尽最大努力防止暴行和流血事件。
如果今后再发生这类事件,由我负责。
”
1952年5月10日,美方宣布,上任仅3天的柯尔逊准将被撤换,由波特纳准将继任巨济岛美军战俘营总管。
关于释放杜德准将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据此,朝中被俘人员代表团随即释放了杜德准将,波特纳准将在收条上签了字。
收条如下:
今收到由朝中代表团送还的一名美国将军——杜德准将。
经检查,杜德将军阁下确实没有任何受侮辱与受损害的迹象。
特此证明。
美国巨济岛司令官
海顿·波特纳(签字)
1952年5月10日
这就是发生在南朝鲜巨济岛美军战俘营震惊世界的“杜德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