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和硫的氧化物 氨 硝酸 硫酸知识点汇总

硫和硫的氧化物 氨 硝酸 硫酸知识点汇总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基础巩固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1.物理性质:颜色:______,气味:______;毒性: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溶解性:______。

2.化学性质:
酸性氧化物通性:①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
CaO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某些弱酸盐溶液反应:与Na2CO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性:SO2能被O2、X2(Cl2、Br2、I2)、KMnO4 (H+)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

①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X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性:与H2S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漂白性:原理:SO2可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而起漂白作用,见光、加热或长时间放置,____________又分解为原有色物质和SO2。

3.酸雨的形成
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的冶炼和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雨水后形成硫酸。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危害:①使水体、土壤酸化,影响鱼类、农作物及树木生长;②腐蚀建筑物、雕塑等。

(3)防治方法:①从消除污染源入手,研发新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等;②对含硫燃料进行______处理;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进行__________________;③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思考交流1】把SO2和Cl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把SO2和Cl2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不同,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H2SO3,使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Cl2溶于水生成了HCl和HClO,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又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所以最终使石蕊试液褪色。

二、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
2.化学性质
(1)氮气:;
(2)NO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

3.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3)破坏臭氧层。

【思考交流2】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提示:由于NO2和Br2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①均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
③均可与碱反应;④均为红棕色等。

所以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试纸、NaOH溶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用下列方法鉴别:①AgNO3溶液;②CCl4;③水洗法。

二、
1.
2
3.(1)硝酸型酸雨(2)光化学烟雾
重点突破
一.直击考点
考点一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拓展
在高考中这类试题的特点主要是联系环境,结合社会生活,经常以填空题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①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和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和碱性氧化物反应:SO2 + CaO = CaSO3
和碱反应:亚硫酸为二元酸,与碱反应可形成正盐或酸式盐
SO2(少量)+ 2NaOH = Na2SO3 + H2O SO2(过量)+ NaOH = NaHSO3 SO2 + 2NH3·H2O = (NH4)2SO3 (用氨水吸收SO2)
SO2 + Ca(OH)2 = CaSO3↓+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和盐反应:SO2(过量)+ NaHCO3 = NaHSO3 + CO2 (酸性:H2SO3>H2CO3)
SO2(少量)+ 2NaHCO3 = Na2SO3 + 2CO2 + H2O
②氧化性、还原性:SO2中硫元素为+4,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a.常温下能氧化H2S气体:SO2 + 2H2S = 3S↓+ 2H2O;
b.SO2能使卤水褪色:SO2 + X2 + 2H2O = H2SO4 + 2HX (X=Cl、Br、I);
c.SO2能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2 H2SO4;
d.能被Fe3+ 氧化:SO2+2FeCl3 +2H2O=2FeCl2 +2HCl+H2SO4;
e.SO2能被催化氧化成SO3:2SO2 + O2 2SO3。

③漂白性
考点二CO2和SO2性质的异同
这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考查我们的类比能力和知识的再现能力,主要以填空题形式出现。

(1)物理性质
相同点: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水。

不同点: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液化。

(2)化学性质
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

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酸,生成的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溶液中:
CO2+H2O H2CO3,SO2+H2O H2SO3;
②都能与碱反应,用量比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

SO2、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是先生成沉淀,当SO2、CO2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Ca(OH)2 + SO2 = CaSO3↓+ H2O,
CaSO3 + SO2 + H2O = Ca(HSO3)2,
Ca(OH)2 + CO2 = CaCO3↓+ H2O,
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不同点:
①二氧化硫常表现还原性,二氧化碳常表现氧化性。

2SO2+O22SO3,CO2+C2CO;
②二氧化硫能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二氧化碳不能;
③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碳不能;
④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不同: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考点三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这类试题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设置的考点较多,试题量较大,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化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将氮族元素知识作为概念理论的载体,作为计算题的载体,以新情景来考查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

试题常常涉及环境污染,不同价态氮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NOx及HNO3的性质,氨及铵盐的性质,气体的制备,溶液的稀释,有关实验和计算,以HNO3的工业制法为载体的STSE试题等。

考点四氮的氧化物与水的反应计算
这类试题主要是计算型的选择题,需要我们掌握好下列知识:
(1)NO2与N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反应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体积比
(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为:4NO+2O24NO2,4NO2+O2+2H2O
4HNO3,总反应式为:4NO+3O2+2H2O4HNO3。

当体积比
(4)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1)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3)进行计算。

二.走出误区
误区一认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一定是CO2
初中化学中介绍了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若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现在,我们知道二氧化硫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也有类似现象,所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CO2。

正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先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