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普遍存有于阶级社
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

我国一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特殊教育法就是
根据某些突发的思想问题采取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特殊或突发的思想问题和行
为表现,如剧烈的思想和行为冲突、顽固的思想障碍和错误观点等。

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一般的教育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运用特殊的教
育方法。

一、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
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
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的研究,从而达到
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心理咨询在一些发
达国家运用比较广泛,在我国运用也逐渐多起来。

心理咨询主要是在
意识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教育性、指导性比较明显的活动,它是塑造健
全人格,开发人们潜能的有力手段。

人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
遇到挫折和困难,会因此产生烦恼和困扰。

当人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
解决这些难题,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的时候,就
会出现一定水准的心理障碍,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帮助。

因此,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可能成为心理咨询的对象。

但是,相比较而言,青年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这是由现代社会的
客观条件和青年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在现代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

人们只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心
理承受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客观社会的发展。

而青年人思想活跃,
情感丰富,行为易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世界、
千奇百怪的现象所迷惑。

对社会变化和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不适应、
不理解,是造成青年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次,从个体发展的
角度而言,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这一阶段任务艰巨,危机四伏,加之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在生活中遇到一定问题等,使他们的情绪容易激动,也容易陷入烦恼、苦闷的状态中。

如果以不
当的形式进行宣泄,就容易导致变态心理和违法行为的产生。

因此,
心理咨询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需求的,真心的尊重人、
帮助人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心理咨询法就是改进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树
立准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增强对各种心理问题的抵抗力,增强
自我适应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有效地心理咨询还能防止人们
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心理咨询法和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把心理咨询融入
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持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是提升思
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途径。

二、预防教育法
所谓预防教育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刚
冒头的时候,就及时地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二是在不良思想和错
误行为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不
至于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概括起来,预防教育法就是针对人
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
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将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制止、消灭在萌芽
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文化的交融,给
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

它既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人们自我
意识的提升,竞争意识的激活,善于接受新事物等,也带来了不利的
一面,如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等。

在这种
大的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未来的预见功能。

思想政治教
育者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要能把握时代的特征在人们身上的烙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引导积极因素,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
最佳时机,开展预防教育,掌握主动权并取得实效。

预防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矛盾的激化,把积极作用扩大到最大水准,
把消极作用减少到最小水准。

实施预防教育,可以持续为教育的后续
阶段扫清思想障碍,奠定思想基础,顺利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按照良
性的趋势发展。

首先,预防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就需要有
预防教育进行指导。

如果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到人们已经
形成一定的不良习惯后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既浪费时间和精力
又降低教育的效果。

因此,要争取教育主动,预防教育是不能少的。

其次,预防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
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预防教育没有很好的实行。

思想政治教育
仅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实效,疲于应付,以至于这里问题
没解决,那里问题又起,这样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

为了更好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就应该养成在问题出现或刚刚发生的时候,就能够预见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使破坏水准降低
到最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转化法
思想转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思想转化,指的是教育对象自身
思想政治观念由一极向另一极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可以分为积极的思
想转化和消极的思想转化两类。

(下转第56页)(上接第69页)人
们的思想由错误、后进的认识转化为准确、先进的认识过程就是积极
的思想转化;反之,由准确的认识向错误的思想转化的过程就是消极
的思想转化。

狭义的思想转化,指的就是积极的思想转化,党的思想
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的思想转化。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一个准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这样多层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人们的思想转化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要持之以恒,多做工作,
查出产生错误思想观念的主要原因。

同时要注意分寸,做到教育适度,既不能加剧矛盾,也不能言之过轻,导致收益甚微。

思想转化和其他
一切事物的矛盾转化一样,是有条件的。

首先,教育者应当具有较高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举动会给教育对象以直接的影响,这个影响包括积极和消
极两个方面,只有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人才会给教育对象以积极的影响。

同时,教育者只有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
教育对象上产生效果,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

其次,教育对象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教育对象是思想转化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转化才会有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育对
象要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好的完成内因向外因
转化的过程。

最后,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
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有的改变而改变……”可见,环境对人的思想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
们应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受教育者能够受到很好的环境熏陶,
加快思想转化的步伐。

只有在以上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思想转化法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完成思想转化。

其一,用情感来融化人们的思想,打开思想转化的通道。

在实际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进行说教工作,有的人讲,群众就乐于听,愿意接受;有的人讲,群众就反感,更不
会去接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

同样,在思想转化的过程中,用情感去融化教育对象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其二,用事实去说服教育对象,提升思想转化的效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事实教育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教育方式,它在证实、辩伪和释疑
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我们在做思想转化工作时,如果不能讲出一
定的道理,人们就不会按你的要求去做,就不会从内心接受你的观点
和看法,更谈不上会放弃自己原有的错误观点。

因为“理论只要说服
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
抓住事物的根本。

”所以,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一定要以理服人。

最后,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增强思想转化的力度。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
般采取情感融化法和事实说服法就能使教育对象的思想有所转化,但
并不能一下子就转变思想,会有一个过程,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用
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巩固教育效果,增强转化的实效。

以上三种方法有效的结合,就会使思想转化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好
的发挥它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