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气与生活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查询有关天气资料、图片,加强了整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知道科学探究必须尊重证据。
2、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用丰富、准确的语言描述天气。
了解天气谚语并感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了解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关系,灾害天气的危害,渗透环保教育,能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
4、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了解天气、预测天气很重要。
学习科学家的坚持观察天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生意识到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难点:知道了解天气、预知天气的重要性,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补充、搜集不同天气的美丽图片、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的图片、影像及资料,气象学家的故事,有关天气的谚语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
1、搜集几幅自己最喜欢的天气的图片,准备展示、介绍给同学们。
2、搜集、询问有关天气的谚语。
3、调查、了解不同的天气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搜集相关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情境导入
(1)可以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入手,如我们下周开运动会,老师和同学们最担心什么呢?(下雨)为什么担心下雨呢?
(2)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可以看出天气的好坏与我们的运动会能否成功举办有着密切联系。
2、讨论天气
(1)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可引导学生从阴晴、温度高低、风力大小等方面来概括。
(2)讨论和前几天相比,天气有什么变化?身上穿的衣服的变化?
小结:天气在变,你也在变,看来天气和我们的生活还有点关系呢?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二、深入学习,自主探究:
1、认识天气
(1)交流自己喜欢的天气
把学生搜集到的图片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天气,并从阴晴、温度高低、风力大小、有无霜、露、雾方面去说,尽量说的详细些。
(2)欣赏天气。
教师用课件展示:阳光明媚、雨后彩虹、沥沥小雨、大雾天气、冰雪天地以及夏天晴朗天气里孩子们高兴的玩耍等图片,帮助学生把记忆中的已有经验充分调动起来。
(3)谈天气。
引导学生再次交流:在这样的天气里的感受?学生初步认识天气对人的影响,天气不同人的心情也不相同
(4)小组合作探究: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本课的内容把同学们分成晴天组、雨天组、阴天组、雪天组、刮风组、雾天组六个,让他们自己选择小组,参与讨论
(5)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指导,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尽情交流。
(6)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及时评价。
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小结:天气确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资料,真实的反映了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有关天气与生活的图片。
如同学们雨天打伞去上学、农民晴天收割庄稼、旱天浇灌庄稼、狂风吹倒大树、大雾使飞机停飞等)
(7)谈观看后的体会,进一步感受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同是晴天,或许同学们上学很方便,或许农民伯伯在等雨抗旱。
(8)师生共同小结并导入关心天气:看来,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引起人们生活的变化。
那么怎样知道天气情况呢?
2、关心天气
(1)预知天气
我们下周学校要开运动会,我们该如何选择晴朗的一天呢,谁有哪些好办法?
(2)交流除天气预报外,还有短信、上网、广播、看云识天气等。
(3)应对天气
①课件出示一段天气预报:枣庄今夜到明天,有小到中雨,风力5-6级,最高气温20度,最低气温8度。
②提问:听到预报,你怎么想?你想做哪些准备?你还想提醒谁也做好准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根据,相互交流中,体会到预知天气的重要性。
)
学生交流,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依据。
③课件展示:A、花农提前往花棚里搬花B、农民伯伯说真是及时雨呀C、小学生关心我们还能出门游玩,还能登山吗?
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同样是下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准备,充分利用好有利的天气,避免不利的天气,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完美。
3、了解科学家
(1)坚持观察、研究天气情况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让我们走近科学家,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用录像播放科学家竺柯桢观察天气的事例。
(2)交流:说说看了科学家的故事有什么感想。
(3)激励谈话:让我们也象科学家那样,从身边开始,观察天气的情况吧,把我们观察到的详细记录下来,两周后,我们比一比,看谁观察、记录得详细。
2012年月天气情况记录表记录员:三年级
__________
4、了解、认识简单常用的天气谚语
(1)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手段,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根据长期的对云、动物、天气现象的观察所得出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天气谚语,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出示谚语多媒体资料)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2)交流学生知道的谚语知识,说说我们什么时候能用到天气谚语知识?
(3)小结:当我们要掌握了一定的天气谚语,在野外,即使没有天气预报,只要细心观察天气,也能进行天气预测。
(4)古代通过观察天气现象进行天气预测在农业、预防疾病和自然灾害、军事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下大家可以阅读《草船借箭》的故事。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启发:对于天气与生活,同学们还想了解什么?还有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2、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大家对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感到满意吗?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吧!
3、延伸:课下同学们想做些什么?有什么新的计划?
总结:天气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你知道吗?天气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一些疾病的发生还有很大的关系呢!例如: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哮喘病人容易发作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请你在课下去探究一下。
板书设计:
15.天气与生活
关心天气
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
预知天气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具体如下
(1)成功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新课中来,激发了学生探究这一问题的积极性,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的原则。
运用图片、采用讨论,具体事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得出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
交流谚语的形式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启发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在同一种天气对于不同的人的利弊不同。
(4)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家们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设计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天气,从而体会到坚持观察、研究天气情况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在应用中掌握住知识,达到学以的致用,用中掌握。
2、教学建议:我们是农村学校,和城里学生相比,我们的孩子更能认识到天气对生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是城里小学生所不能比的。
对于城里小学更要做好课件,给学生展示更多直观图片,收集好充足的资料再上课,可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天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需破解的问题:本课可否这样教学:先导入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大胆设计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探究,得出所要解决的知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