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目录
序言
、尸■、亠
前言
认识传统文化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5)
春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
清明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
端午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6)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2)
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2)
其它传统节日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49
后记
海棠没有在夜色里绽放林中也没有梅花或雪莲守望了千年的沉默
依旧是绿色的无言
那么这路上徘徊的寻梦者可否拥有梦里忧伤的自由
可否有拣尽寒枝的自守
呵护夜的安宁
守望绿色的风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一次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大学生
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调查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前卫的、新潮的新新人类,纷纷过起了洋节!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
当《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日本、韩国的中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时我们怎么想?当优秀的汉学家出现在日本,甚至西方国家时我们怎么想?当大陆学者专家慨叹我们的学问做得不如日本学者、台湾学者时我们怎么想?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胡适 19岁考公费留学, 20 岁出国去。

到了 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

28 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

不到 30 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凭 13 岁之前受的国学教育基础!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
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今天,在浮躁和喧哗中我们丢失了什么?仅仅是泛黄的书页,化尘的古人吗?我们丢失的是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

新时代呼唤多元文化,呼唤文化的融合,但多元和融合就等于丢失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国家被尊重被认同,在于它能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民族个性民族特色。

全球化不意味要对本民族传统漠视和丢失,而是让中国更正国化。

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不会只记得 12月 25 日而忘了除夕,不会只记得 2 月 14日而忘记了七夕了解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也许你会渐渐喜欢。

这本小册子只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撷取了几朵小浪花,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嬉戏海边,也许你会有些不同的感受。

漂泊是天上的云
回归是地上的河
寻梦者的扁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