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教学计划为了切实增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根据高考考纲中关于写作的内容规定,针对学生作文现状,特研究制定14——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作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设想1、目标:落实“两基”,即“基本文体”与“基础等级”。
本期作文训练,着眼于基础,着眼于全体学生。
通过训练,首先使学生能熟练写作议论文、记叙文这两类最基本的文体,再适当兼顾其他文体,力争拿到基础等级的上限分。
考纲中关于文体的规定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这三类大的文体分别包含众多的小的门类,如果分门别类、面面俱到地进行训练,势必分散精力,难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因此,从学生的作文习惯、已有基础和高考的实际情况出发,拟集中力量抓议论文、记叙文这两类最基本的文体训练,使学生强化认识,掌握要诀,形成能力,从而保证大面积过关。
另一方面,学生作文水平差异很大,从保护和促进中上等层次学生的作文发展考虑,必须适当安排除两类基本文体之外的其他文体训练,并相应提高能力要求,以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作文需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从而使一个较大的群体达到二类作文及以上的层次。
2、重点:文体与考纲要求并重。
以文体训练为线,以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为点,把相关能力点穿插在文体训练之中。
3、题型:以新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为主,注重二次作文训练。
从总的趋势来看,新材料作文正占据主要地位,但广东省等省份一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所以要一方面继续重视话题作文,另一方面不能不十分重视直接命题作文,此外,命意作文也不能忽略。
4、课时、篇数及其他:20课时,8篇作文。
原则上每两周一次作文和讲评,每次两课时,共计20课时,有计划的作文8次;此外穿插校内月考,每次均安排作文测试,全学期总共作文不少于15次。
除测试外,采用课内限时作文和课外限时作文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内安排有计划的写作指导5次;评改和讲评的方式与详略,视作文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每次指导、评改、讲评均紧扣目标,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内容与序列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议论、记叙两种基本文体的写作能力训练为主,将考纲中相应的“基础等级”的能力要求分散穿插于各次作文中;后半学期以学生自定文体为主,在继续强化“基础等级”能力的同时,分步实施“发展等级”的能力训练。
训练体系安排如下:周次/篇序体裁训练点要求2/1 议论文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指导(一)4/2 议论文议论文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6/3 议论文论证的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8/4 记叙文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指导(二)11/5 记叙文构思与表达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13/6 议论文深刻、透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指导(三)16/7 自定文体丰富、丰满运用各种手法使内容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18/8 自定文体生动、有力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文句有表现力。
指导(四)20/9 自定文体有创新(一)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21/10 自定文体有创新(二)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
指导(五)三、参考题目与写作指导第一次作文·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参考题目]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
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见最高考256页第二次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
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审题立意】“囊萤映雪”向来是克服物质条件的艰苦,发奋苦读的代名词。
而《笑林》中的这则笑话,属于“故事新编”。
在传统典故中添加了新元素,从而焕发出新意。
笑话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那种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从而忽视本质意义的可笑行为,情感倾向也由传统的肯定赞许转变为讽刺否定。
这是一则理想的作文材料,它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特点。
与往往揭示蕴含意义的寓言故事不同,“笑话”纯为叙述性文字,它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趣。
提供的“笑话”显然是一则反面材料,可作为靶子供读者审视批判和内省反思。
“笑话”中二人的“可笑之处”便成为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1.一味追求形式,忽视本质意义;2.拘泥于成法习惯,不知道灵活变通;3.刻意作秀,失却本真。
为方便判卷,上述立意可用“内容(实)与形式(名)”、“拘执与变通”“求实与失真”几组关键词来提炼和把握。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不管是何种立意,必须是从材料中来(自然生发),并能回到材料中去(圆合印证)。
比如,谈“切忌拘执,学会变通”,谈“天变道亦变”则可,而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则不可。
二是其它立意定然还有,不能一一列举,但是一则材料总有其核心旨趣,这则材料的内涵特质则是意在讽刺那种热衷形式本末倒置的可笑行为,评判一篇作文切、合、偏、离均应以此为标的。
第三次作文·材料的选材与素材的裁剪方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头雄狮正在和儿子散步,远远地看见一条疯狗过来,雄狮赶紧带着儿子躲开了。
小狮子说:“爸爸你敢和老虎拼斗,与猎豹争雄,如今却躲避一条疯狗,多丢人啊!”雄狮说:“孩子,我问你?打败一条疯狗光荣不光荣?”小狮子摇摇头。
雄狮又问:“让疯狗咬一口倒霉不倒霉?”小狮子点点头。
“既然这样,咱们干吗去招惹一条疯狗呢?”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则寓言类的作文材料,材料中涉及三个对象:雄狮,小狮子,还有疯狗。
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个对象出发,确定不同的话题,表达不同的观点:一、雄狮的视角:雄狮认为打败疯狗并不光荣,被疯狗咬一口却很倒霉,所以选择了躲避。
这一选择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可以否定的地方。
从肯定雄狮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以下立意:1.雄狮认为疯狗配不上做自己的对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对手”这一话题,论述“选择什么样的对手”“怎样选择对手”等问题,表达“不要为不值得的人拔剑”“赢要赢得漂亮”等观点。
2.雄狮认为与疯狗拼斗没有意义,而躲开疯狗是最明智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躲避”这一话题,表达“躲避是一种智慧”等观点。
3.雄狮躲避疯狗,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力量没有勇气,而是因为它可以忍耐。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忍耐”这一话题,谈“忍耐的作用”等问题。
4.雄狮之所以能够忍耐,是因为它目光长远,胸怀宽大,不在意眼前的得失,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目光”“胸怀”的话题,表达“心有多大,道路就有多宽”等观点。
5.雄狮的躲避会被有些人误解为胆怯,其实敢于躲避更是一种勇气,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勇与怯”的话题,表达“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匹夫之勇与君子之勇”等观点。
6.面对小狮子的质疑,雄狮并没有急于展示自己力量的强大,而是心平气和地予以解释,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成熟”这个话题,表达“什么是成熟”“怎样才能变得成熟”等观点。
7.面对小狮子的质疑,雄狮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讥笑小狮子的幼稚,而是选择了耐心说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论述什么才是好的家庭教育等问题。
从否定雄狮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以下立意:1.雄狮为了保全自己,选择躲开疯狗,却把驱逐疯狗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责任”这一话题,论述我们应该怎样担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
2.雄狮不愿意面对疯狗,是因为矜持和骄傲,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确定“矜持”“骄傲”的话题,论述矜持和骄傲带来的危害。
3.雄狮不愿意面对疯狗,还因为它觉得这件事太小,没有意义,不值得去做,其实,小事情也有小事情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小与大”这个话题,探索一些小事中蕴含的大意义。
二、小狮子的视角:1.小狮子认为雄狮躲避疯狗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荣誉”这一话题,谈“什么是真正的荣誉”“怎样获得荣誉”等问题。
2.小狮子担心躲避疯狗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自信”的话题,表达“强者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观点。
3.小狮子年青气盛,缺少阅历,还不会应对疯狗这样的对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岁月”“阅历”等话题,论述成长的代价。
三、疯狗的视角:1.疯狗能让雄狮躲避,说明疯狗身上有令人畏惧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疯狗精神”这个话题,探索疯狗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些地方。
比如前国家足球队教练朱广沪提倡的“疯狗精神”:“与外国人比什么?比技术?免了!比战术?差了!只有比这疯狗的精神!你看他们会不会怕?”2.疯狗虽然令人畏惧,但并不是因为它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恶人,他们能够大行其道就在于他们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恶人不可怕”的话题,探索应对恶人的办法。
第四次作文·议论文的开头【题目设计】以“说‘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导写思路】这是一篇限定体裁的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它对学生的束缚的确比较多。
但是从内容上,也就是立意方面来看,这个题目仍然比较开放,因为“狂”的内涵很多,既可以做正面的解读,如清狂、狂放等等;也可以作为批评的对象,如狂妄、狂躁等等。
总体来看,学生写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思路设计一)常规思路:“狂”的表现及其危害→“狂”的原因→避免、抵制“狂”的方法。
其实这就是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形式比较呆板,但是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可操作性强。
同学们可以在这种思路的基础上去尝试创新。
(思路设计二)大多数同学都会反对“狂”,但是为了求新,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欣赏“狂”,进而谈一谈什么样的“狂”才值得人尊重,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资格才能谈得上“狂”。
(思路设计三)“狂”具有多重内涵,在生活中具有复杂表现,我们可以将其分类,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逐个阐释。
【素材超市】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2.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3.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鲁迅《拿来主义》4.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于天上的东西。
——冯雪峰:《雪峰寓言》5.如果说方正只有一个高级程序员,那就是我。
——雅虎前中国掌门人周鸿袆6.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