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说明书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说明书

技能训练报告书
题目: 数控编程加工技能训练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关耀奇、袁平 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15日
湖南工程学院
综合训练任务书
设计题目:数控编程加工技能训练
姓名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9 班学号
指导老师关耀奇、袁平教研室主任关耀奇
一、训练目的
数控加工技能训练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程序的编制、零件的数控加工等知识,较全面地获得数控加工的生产实际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训练任务
完成指定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
训练内容:
1)确定毛坯类型,编制零件的加工工序卡,填写加工程序单;
2)根据已制订的加工工序卡,填写刀具调整单,动手调整、操作相应机床,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
3)正确地选用检验方法及计量器具,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
图0-1 数控加工零件图
三、训练要求
1)完成指定零件的2D图,并正确标注好尺寸;
2)完成指定零件的3D造型;
3)对零件进行正确的工艺分析,按指定的格式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4)刀具路径与指定数控系统的数控程序生成;
5)数控加工零件,并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
6)撰写综合训练说明书,说明书应涵盖整个训练内容,字数不少于1.5千字;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第1章数控加工 (2)
1.1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0)
1.2 填写加工程序单、零件加工工序卡、零件装夹示意图 (20)
1.2.1 加工程序单 (20)
1.2.2 零件加工工序卡 (22)
1.2.3零件装夹示意 (22)
1.3 数控加工过程综述 (24)
1.31 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24)
1.3.2 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24)
1.3.3 各工步的加工操作要求 (24)
1.4 检测加工零件、分析超差原因 (25)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数控加工
1.1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分析零件的形状尺寸,可以不整个零件分两部分来编程。

首先用手动编程,编写程序车出两个重叠的立方,体如下图
图2-1
上面的斜凸台,及圆角利用X6进行自动编程。

1.2、填写加工程序单、零件加工工序卡、零件装夹示意1.
2.1加工程序单
1.2.2零件加工工艺卡
1.3加工过程综述
1.3.1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机床坐标系是数控机床上固有的坐标系,用于确定被加工零件在机床中的坐标、机床运动部件的特殊位置以及运动范围等。

工件坐标系是用于确定工件几何图形上各几何要素的位置而建立的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位置可通过对刀确定。

采用绝对刀偏法对刀,不需要用G92指令设定,既可减少操作误差,也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1.3.2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工步1:平端面,使用01号车刀(外圆车刀),切削用量:F=200mm/min,n=1000r/min。

工步2:铣出高30,60x60的立方体,使用02号车刀(立铣刀),切削用量:F=200mm/min,n=1000r/min,
a=5mm。

p
工步3:铣出高10,50x50的立方体,使用02号车刀(立铣刀),切削用量:F=200mm/min,n=1000r/min,
a=5mm。

p
工步4:铣斜面,使用03号车刀(球铣刀),切削用量:F=200r/min,n=1000 r/min。

1.3.3各工步的加工操作要求
工步l:如要切端面时,限制最高转速,以免车至圆心时转速过高使工件飞出,另外应切过中心一些,注意选好切入点和切出点。

为保证工件的表面质量,应使转速高些,进给量小些。

工步2:为提高加工效率,要选取合适的切削用量。

工步3:要保证工件表面质量,要将主轴转速适当调大,同时可以将进给量加大。

工步4:为保证斜面光滑,要选取合适的切削用量工步5。

1.4 检测加工零件,分析超差原因
零件加工后,用游标卡尺检测个加工表面尺寸,结果如表2-4所示。

所加工零件尺寸全部合格。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了解到更多有关于数控加工工艺的问题,如怎样选择毛坏、数控加工零件工艺分析、加工方法怎样选择、加工方案怎样确定、刀具的选择还有切削用量的确定,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加工路线的确定。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一门以机械加工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数控加工紧密结合的专业技术课,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课程与“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公差与技术测量”等机械类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应在巩固复习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数控加工工艺同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是长期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

因此,学习本课程必需注意同生产实际的结合,要注意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践,理解和应用本课程的知识,提高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的能力。

3、对同一个加工零件,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案,必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不同的现场条件下,灵活运用有关知识,优选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宁立伟主编《机床数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薛山、薛芳主编《Mastercam X5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