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秘书学基础教学大纲

秘书学基础教学大纲

秘书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本校电脑文秘专业。

(二)总学时安排总课时90学时,全部理论讲授(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秘书学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在长期的秘书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秘书工作实践的升华。

设置《秘书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秘书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程序,更好地适应秘书工作。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课程的基本要求总体要求设置《秘书学》,要求教学和学习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通盘掌握秘书学理论,秘书实务等体系,从理论的高度把握规律,又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地进行实践,将知识切实转化为能力,能熟练地掌握秘书工作方法,并能用于指导秘书活动.各部分具体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秘书、文书、秘书工作\文书工作的内涵(二)秘书的分类(三)秘书学及其结构体系二、考核要求(一) 秘书及秘书工作;1.1.识记: (1)秘书的概念(2)秘书工作的概念 ;(3)文书的概念(4)文书工作的概念(5)广义秘书的范围:狭义秘书,秘书工作人员,机要工作者,秘书中的首长2.2.领会:我国对秘书概念的理解与国外的差异;(二)、秘书的分类识记:从秘书工资的支付来源、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辅助对象、职业角度等方面划分秘书的种类.(三) 、秘书学及其体系1.1.识记:(1)秘书学的概念;(2)秘书学研究的对象2.2.领会:(1)秘书学是一门科学.(2)关于秘书学界定的不同说法及形成原因;(3)秘书学的特点(4)秘书学体系结构组成部分;(5)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包含关系、被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第二章秘书工作历史沿革一、考核知识点(一)古代秘书工作(二)近现代秘书工作(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秘书工作二、考核要求(一)古代秘书工作识记:(1)秘书工作的起源;(2)“绍兴师爷”的地位(二)近现代秘书工作识记:国民党政府的三次“文书改革”运动领会:(1)清末秘书工作的发展变化;(2)辛亥革命时期秘书工作特点:机构完善、制度健全;出现了私人秘书和公务秘书;贯彻反封建思想,文书工作进行了改革;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秘书工作识记: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在秘书工作方面所作的事情:总结秘书工作经验;提高秘书工作效率;完善秘书工作组织;规范秘书工作准则.领会:(1)建国前我党秘书工作的情况(2)建国后我党秘书工作的情况第三章秘书工作机构(一)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二)我国秘书工作机构的类型和形式(三)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二、考核要求识记:(1)秘书工作机构的概念(2)秘书工作机构的类型:从管理层次上分,有高级、中级、基层秘书工作机构;按系统来划分,有党政系统秘书工作机构、企事业系统秘书工作机构;按稳定性来划分,有常设秘书工作机构和非常设秘书工作机构(3)秘书工作机构设置的形式:一是按事设置的,二是按人设置的,三是二者合而为一的.领会:(1)秘书工作机构设置的原则:必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精简的原则;应变的原则.(2)秘书工作机构与决策工作、职能部门的区别:秘书工作机构不是决策机构,而是一个辅助协调机构;秘书工作机构不是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不必参与各项具体业务工作;秘书工作机构具有组织关系的封闭性;秘书工作机构的活动具有中介性、工作成果具有隐匿性.(3)秘书工作机构的作用:桥梁纽带作用、过滤作用、优化整合作用.应用:能剖析并指出我国现行秘书工作机构设置的弊端及改革方向.第四章秘书素质(一)秘书的政治道德素质(二)秘书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三)秘书的心理素质二、考核要求(一)政治道德素质识记:(1)政治道德素质的组成:政治理论素质、思想作风修养、职业道德修养(2)政治理论素质的组成: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立场领会:(1)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提高途径.(2)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修养:树立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要密切联系群众、礼貌待人;要由谦虚勤勉的品格;要养成敏捷细致的工作习惯;要形成仪表整洁、谈吐文雅的风度.(3)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爱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尊章守纪,严守机密;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摆正位置,搞好服务.应用:能结合自身实际,论述秘书人员如何提高政治道德素质.(二)知识与能力素质识记:(1)知识与能力的性质;(2)秘书人员知识结构的总要求:丰富性、动态性、整体合理性;(3)秘书人员合理的知识结构;(4)秘书的能力构成.领会:(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2)秘书人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3)秘书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4)秘书人员所需要的边缘相关学科知识;(5)秘书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内容及培养.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人员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三)秘书心理素质识记:(1) 秘书心理素质的含义(2) 秘书心理素质的内容.领会:(1) 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2) 秘书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顺境中的清高自负心理、求稳懒惰心理、角色错位心理、骄傲自大心理;逆境中的自卑压抑心理、焦虑抱怨心理、嫉妒心理;(3) 秘书人员心理障碍的调节:建立几种观念;调节心理坐标;降低期望值;学会”迁情造乐”的本领;进行心理咨询.应用:秘书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五章秘书工作通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秘书工作的性质(二)秘书工作的内容、原则、规律及其所面临的矛盾(三)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四)国外秘书工作二、考核要求(一)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识记:秘书工作的特点:辅助性、政治性、综合性、服务性领会:(1) 领导需要秘书辅助的原因:智虑有失、精力不够、知识有限;(2)秘书工作综合性的体现;(3)秘书人员在秘书工作中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领会领导意图、了解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明了服务对象、脚踏实地地干实事。

(二)秘书工作的组成识记:(1)秘书工作的内容:日常程序化工作、突发性工作、智囊性的辅助工作;(2)秘书工作的原则:准确、迅速、保密;(3)秘书工作的作用:枢纽作用、参谋和助手作用、沟通和协调作用。

领会:(1)秘书工作的规律(2)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方式方法。

(三)秘书工作的职能及矛盾识记:(1)秘书工作职能的概念;(2)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能:领导的“外脑”、领导的“手足”、基层的“筋脉”。

领会:秘书工作自身所面临的矛盾:被动性与主动性的矛盾、机要性与群众性的矛盾、事务性与思想性的矛盾。

应用:秘书人员如何做好秘书工作。

(四)秘书工作的发展识记:(1)办公自动化的概念;(2)“三服务”的内容;(3)“三化”的内容;(4)“四个转变”的内容。

领会:(1)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秘书办公手段的现代化;秘书工作内容的多样化;秘书群体结构的合理化;秘书知识要求的高格化。

(2)合理的秘书结构:第一层次是窗口秘书;第二层次是办事秘书;第三层次是参谋秘书。

应用:秘书人员如何适应形式的发展。

(五)国外秘书工作简介识记:(1)国外秘书的分类;(2)秘书节。

第六章秘书工作方法一、考核知识点(一)秘书工作方法中的一般工作方法和具体工作方法(二)秘书办公自动化二、考核要求(一)秘书工作方法概述识记:(1)秘书工作方法的概念;(2)秘书工作方法的类型。

领会:研究秘书方法工作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指导秘书工作实践;可以使秘书学研究更加深入发展;可以加强秘书人员的智慧与能力。

(二)一般工作方法识记:一般工作方法的内涵。

领会:一般工作方法的运用。

应用:用一般工作方法解决秘书实务。

(三)具体工作方法识记:(1)具体工作方法的内涵;(2)挡驾方法的内容:电话挡驾、接待挡驾、文件书信挡驾、家属亲友挡驾等。

领会:具体工作方法的运用。

应用:用具体工作方法解决秘书实务。

(四)秘书办公自动化识记: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的基本要求。

领会:国内办公室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第七章辅助决策一、考核知识点(一)决策与辅助决策(二)秘书辅助决策二、考核要求(一)决策与辅助决策识记:辅助决策机构领会:(1)决策与辅助决策的关系:决策是组织管理的中心,是领导人的主要职责与权力,领导者是决策的主体,辅助决策必须领会决策意图,提供决策依据,收集决策反馈,检验决策执行效果,是对决策的形成、论证、实施、修正、补充和优化;(2)政策研究机构与秘书部门辅助决策的区别:工作的性质、范围、时效不同;提供成果的形式不同;衡量工作成效的依据不同;工作方式不同;思维方式、素质要求、行政机构设置等不同。

(三)秘书的辅助决策工作识记:(1)秘书辅助决策的特点:全面系统辅助与随机辅助相结合、决策辅助与实施辅助相结合、超脱性辅助与参与性辅助相结合;(2)秘书辅助决策的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动态原则、目标一致原则、进谏原则;(3)秘书辅助决策的方式:决策前服务式辅助、决策形成中协助式辅助、决策执行中协调式辅助、决策效果评估中鉴诫式辅助。

领会:秘书部门辅助决策的意义:为决策提共有效依据、加速决策实施的过程、促进决策的优化、是秘书职能的重要转变、可以促进秘书队伍的自身建设。

应用:秘书如何做好辅助决策工作。

第八章协调工作一、考核知识点(一)协调的性质、任务、作用(二)协调的方式方法、原则要求(三)协调的程序二、考核要求(一)协调工作概述识记:协调的概念领会:协调工作的作用:将个体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是无序转化为有序;融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畅通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

(二)协调工作的任务、原则和要求领会:协调着的素质要求:要树立服务观念;要提高政策水平;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多种能力;要有较宽的知识面。

(三)协调工作的类型和主要内容识记:协调的类型。

领会: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办文协调、办会协调、办事协调、人际关系协调(四)协调工作的程序和方式、方法识记:(1)协调工作的程序:接受委托、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协商解决、记录备案;(2)协调的方式:探讨式协调、终申式协调、建议式协调、个别沟通式协调。

领会:(1)协调的方法:整体协调、局部协调、硬协调、软协调、明协调、暗协调、冷协调、热协调;(2)协调工作的操作要求:立足“勤”字;把握“快”字;坚持“准”字;突出“稳”字。

应用:秘书人员如何在各种环境下做好协调工作。

第九章督察工作一、考核知识点(一)督查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二)督查的性质、地位、原则、作用(三)督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二、考核要求(一)督查工作概述领会:(1)督查制度的形成和确立;(2)督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二)督查工作的组织方式及范围领会:(1)秘书督查工作与纪检、法政和信访部门工作的异同;(2)秘书督查工作的具体范围(三)督查工作的方法及程序应用:(1)秘书人员如何做好督查工作;(2)秘书人员督查与领导查办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