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Y2201-14 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

RY2201-14 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

Q/RY 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RY2201-14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2014-10-10发布 2014-10-10实施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底材 (5)5油漆(施工) (5)6 技术要求 (5)7 试验方法 (8)8 检验 (11)9 包装、标识、运输、储存 (13)10 变更要求 (13)前言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瑞阳科技所有的塑料喷漆件的技术要求。

用于塑料件的喷漆,例如:按键、面板等装饰和防护目的。

本企业标准由范围、引用标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出厂验收等部分组成。

本条例是企业的法规性文件。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编制。

本条例主要起草人:陈琦、卿仕军本条例于2014年10月10日首次发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塑料底材,应用不同表面涂装(喷漆、丝印、移印、镭雕)零件的(以下简称喷涂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件,它是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安装、验收、使用、质量检验和制定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如遇客户针对某喷涂件有特殊要求与本规范冲突或相异时,请以客户具体要求为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4618-2006 色漆和清漆.术语和定义GB 5206.1 色漆和清漆词汇第一部分通用术语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百格测试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_27630-2011_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1345.2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6739-2006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TL 226 大众汽车内部配件材料施漆技术要求WSS-M2P188-A01 福特汽车内部塑料基材喷漆性能GM 4350M 通用汽车零部件涂层性能要求GY-TY-23-2013 长安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技术规范PV3952 塑料内饰件耐划伤测试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FLTM BI104-01 涂漆件和面板的水浸试验方法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PV2005 汽车零件耐气候交变实验DIN 50017 气候及其技术应用凝露人工气候试验箱PV1303非金属材料有关汽车客舱构件的光照试验3 术语和定义3.1色漆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漆膜。

3.2清漆不含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

3.3中间涂层介于底涂层与面涂层之间的漆层。

3.4漆膜涂于底材上的一道或多道涂层形成的连续膜。

3.5烘干用加热的方法使涂层自然干燥的过程。

3.6底材 substrate涂料涂敷或即将涂敷的表面。

3.7涂层 coating将涂料单次或多次涂敷至底材后形成的连续层。

3.8漆膜厚度 wet film thickness漆膜表面与底材表面间的距离。

3.9湿漆膜厚度涂料涂敷后立即测量得到的刚涂好的湿涂层的厚度。

3.10干漆膜厚度 dry film thickness涂料硬化后存留在表面上的涂层的厚度。

4 底材4.1 客户无指定底材时,底材须为瑞阳公司认可的塑料材料库中选取;4.2客户有指定底材时,需按其要求执行且需符合客户对底材的相关技术要求;4.3 喷涂施工前,底材必须进行:如洗涤、去脱模剂、表面活化(如用火功燎过)及其它表面得理(如磷酸锌化)等方式的预处理。

5 油漆(施工)5.1 如客户无指定油漆时,必须使用通过瑞阳公司指定或认可的油漆;5.2 如客户有指定或认可的油漆,需按其要求执行;5.3 涂装过程中允许底漆和面漆喷涂,但其最大修理喷漆次数需小于或等于2次,最大烘烤次数需小于或等于3次。

6 技术要求6.1 外观喷漆件外观接收标准见附件《喷漆外观判定标准》。

6.2 尺寸经喷涂后的零件尺寸需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图纸的相关规定。

6.3 颜色、光泽喷漆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必须与样品或色板一致。

色调和光泽按规定应符合由客户相关部门发放的色板或经相关部门同意的标准样品(极限样品)。

与色板或标准样件的色差:ΔE≤1.2。

6.4 漆膜厚度6.4.1彩装饰性油漆的单层(只有面漆)漆膜厚度为:(30-60) μm;6.4.2彩装饰性油漆的多层(底漆+面漆)漆膜厚度为:底漆层膜厚:(5-15) μm色漆层膜厚:(20-40) μm清漆层膜厚:≥37.5 μm;6.4.3软质或手感类油漆的漆膜厚度为:(35-90)μm。

6.5 漆膜附着力涂层按《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百格测试》或《ISO 2409-2007涂料-涂层网格切割试验》进行划格测,其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或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达到“0”级或“1”级标准。

6.6 漆膜硬度涂层按《GBT6739-2006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或ISO 15184《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进行测试,需达到H级或HB级铅笔不能切入漆膜、不能擦伤漆膜。

(奇瑞公司要求)。

6.7 耐刮伤性喷漆件按《PV3952塑料内饰件耐划伤测试》相关条款进行,划格试验法:试样D=1mm。

划痕间距2mm.负载20N.试验后涂层不得有撕裂露底。

6.8 抗耐磨性能6.8.1按《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相关条款进行,使用耐摩擦度测定器进行100次行程,干(棉)擦布性能测试,涂漆表面与供货状态比较,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如漆层结构的变化或者伤害了色调的摩擦痕迹。

按DINEN 20105-A03的色牢度评分数为4。

6.8.2按《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相关条款进行,使用耐摩擦度测定器进行100次行程,(水)湿(棉)擦布性能测试,涂漆表面与供货状态比较,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如漆层结构的变化或者伤害了色调的摩擦痕迹。

按DINEN 20105-A03的色牢度评分数为4。

6.9 抗水性按《FLTM BI104-01_涂漆件和面板的水浸试验方法》相关条款进行,喷涂层没有水泡,软化、发浑,颜色变化超过ISO 105-A02/AATC程序1等级4或涂装件从水中移出30分钟后用3.6.1胶纸测试失去附着力,没有水泡、软化。

耐水测试的喷涂件从水中取出24小时后水泡和软化将完全复原。

(福特公司要求)6.10 耐汽油性按照GB/T 1734中8.2规定的方法进行,汽油用93#汽油。

试验后漆膜外观无变化。

(长安公司要求)6.11 抗清洁剂和人造湿气的稳定性6.11.1 耐滴剂性借用一根管子,将0.1ml的滴剂涂抹在涂漆层表面上,持续10min之后,在循环空气中干燥30min,要求涂层表面色调,光泽度和涂层结构都没有变化。

6.11.2 耐洗涤剂磨损性涂层按《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相关条款进行,使用耐摩擦度测定器将洗涤剂浸透的棉擦布在涂层表面,进行10次行程性能测试后,要求涂层表面色调,光泽度和涂层结构都没有变化。

按DINEN 20105-A03的色牢度评分数为4。

6.12 耐低温冲击按《BO151-01》相关条款在-30℃±2℃低温环境中冲击4h后,无泛白,无裂痕或破裂现象。

将样品返回到23℃±2℃缩痕充分复原,无附着力失效。

(福特公司要求)6.13 热老化喷涂件放置于(90±2)℃的循环空气箱中,搁置240h后,喷涂件无外观变化,同时附着力也符合要求。

6.14 耐气候交变性喷涂件按《PV2005 汽车零件耐气候交变实验》中相关条款进行40个循环后,要求无肉眼可见的改变,同时附着力也符合要求。

6.15 耐候性-耐恒温冷凝水性喷涂件按《DIN 50017气候及其技术应用凝露人工气候试验箱》中KK相关条款进行240h,之后30min,没有鼓泡,m0g0按DIN53 209标准,同时附着力也符合要求。

(大众公司要求)6.16 耐候性-耐光照性喷涂件按《PV1303非金属材料有关汽车客舱构件的光照试验》相关条款进行,周期数为3(按安装位置选取),试验后DIN EN20 105-A02标准灰色尺寸的颜色牢度分数为4,无其它光学上可见的缺陷,例如色调变化或裂纹都不允许,另还需满足附着力的要求。

6.17 阻燃性喷涂件按GB8410-2006进行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试验,其燃烧速度小于100mm/min。

6.18 限用物质含量喷涂件的禁限用物质含量须符合《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的要求:铅、汞、六价格、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笨醚(PBDEs)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零部件每一均质材料总质量的0.1%,镉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零部件每一均质材料总质量的0.01%。

6.19 VOC 有机挥发物含量喷漆件按《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进行测试的果需符合《GB-T_27630-2011_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相关要求。

7 实验方法预处理:测试样品或样板在测试前必须先放置在老化条件18℃-28℃至少72小时或60℃±2℃至少48小时。

7.1 外观涂层外观项目检测时以目测和触感并借助钢板尺进行检测,目测时在自然散射光或无反射光的白色透明光源下目测,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其外观质量符合6.1的要求。

7.2 尺寸使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检测喷涂件尺寸,需符合相关产品图纸的要求。

7.3 颜色、光泽目测或使用色差仪与色板或标准样件进行色差对比测试(三点以上的平均值):无较明显色差,其ΔE≤1.2;目测(7.1的方法)或使用光泽仪对喷涂件的光泽度进行检测,需符合顾客的相关技术要求。

7.4 漆膜厚度按《GB1345.2 漆膜厚度测定法》规定的方法,采用测厚仪测量零件不同部位的涂层厚度,测量点不得少于3 处,漆膜厚度需达到6.3的要求。

7.5 漆膜附着力涂层按《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百格测试》或《ISO 2409-2007涂料-涂层网格切割试验》进行划格测,百格刀的间距为1mm,胶带为3M 的898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