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教学策略摘要:80年代以来,因为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汉语热。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而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个,根据有关数字显示,日本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的15%以上。
汉语和日语虽然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但是它们都使用汉字,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汇。
对日本学习者来说,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的同形词汇对于他们学习汉语而言即使有时又是隐形的陷阱,因为中日同形词汇的存在,使日本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很快的理解,但是中日同形词汇在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差异,这又致使日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偏误。
基于前人的研究,我个人将研究范围锁定在中日同形名词,来探讨一下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同形名词;差异;原因;教学;策略In contrast with the nouns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Abstract:As the 80 s, around the world started a mandarin fever,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learn Chinese, Japa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owers, Japanese studen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15%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 are tw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 but have used Chinese characters,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development.For Japanese leaners,Chinese and Japanese isomorph existing in the vocabulary is not only convenient the ferry, and invisible trap,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homomorphism words , the Japanese learners learn Chinese quickly, but the same vocabulary in all aspects and differences, which in turn led to the Japanese learner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people produce errors. Based on predecessors' study, I personally will be research scope to lock in the same noun are, by isomorphous noun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Keywords:japan and china;homomorphic noun;difference;reason;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引言 (1)一、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的异同 (3)(一)汉日同形同义名词 (3)(二)汉日同形近义名词 (3)(三)汉日同形异义名词 (4)(四)汉日同形名词中的兼类词 (6)二、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存在差异的原因 (9)(一)同形名词在日语中的演变 (9)(二)汉语词汇的演变 (9)(三)文化因素的影响 (10)三、汉日同形名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反思 (11)(一)汉日同形名词的教学原——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的原则 (11)1、利用日语正迁移作用向汉语靠近 (11)2、避免日语负迁移影响向汉语靠近 (12)(二)汉日同形名词的教学方法探究 (12)1、定义法教学 (12)2、翻译法教学 (12)3、对比法教学 (13)4、例规法教学 (14)5、文化渗透法教学 (15)(三)教学反思 (15)结语 (17)参考文献 (18)引言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四个部分,即: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以及语法教学。
词汇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于其它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汉语与日语中存在着很多的同形词,这对于日本学习者来说既是优势又是缺憾,因此,对日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区别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我们应该让日本学习者充分发挥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优势,同时还要针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解决他们在学习汉语中的存在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中日同形词”呢?人们通常把使用中日相同汉字书写的词称为“中日同形词”。
其实,所谓的“同形”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的概念。
由于中日两国依据各自的方针进行了文字改革,使用一部分原来字形相同的词现在已经不同形了。
习惯上人们把这些字形发生了变化的词也作为中日同形词看待。
[1]虽然汉语和日语隶属于不同的体系的语言,但是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从未学过日语的人,当他接触日语的时候,虽然他不知道怎么读,但是大概的意思他也明白,日本人在接触汉语词汇的时候往往也有这种感觉,原因就在于中日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汇。
据统计,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033个甲级词中就有658个汉日同形词,为什么汉语和日语中会有大量的同形词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者把他大致分为三类: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是在二、三世纪时期,并且汉字传入日本后就成为日本文字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之后长达1700多年的历史中,直接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日语中的汉字来源于中国,因此日语引进的汉字词汇多与汉语的汉字词汇是同形词,例如:琵琶/【琵琶】、喇叭/【喇叭】等很多词汇,这大大丰富了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也扩大了日本人的知识领域,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中日的交流中,不仅有大量的汉语词流入日本,也有大量的日语词汇流入中国。
汉语中的日语词汇大部分是通过清朝末年的留日学生介绍到这个来的,这些词汇往往跟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有关。
众所周知,日本先于这个引进了西方文明,为了表达新事物和新概念,日本人创造了很多心词语,由于这些新词都是有利于汉字标记的,[1]曲维:《日本的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所以为中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例如:革命/【革命】、科学/【科学】等,这些词汇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发展。
还有些词汇并不是双方互相引进,只是在社会发展、造词等过程中是偶然相同,例如:高校/【高校】、汽車/【汽車】等词汇。
汉语和日语中有很多同形词汇,我们在这里仅以名词为例,例如医院与【医院】、意思与【意思】等,他们在写法上是完全一致的,不管对于学习者还是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优势,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初级阶段,他们虽然不会读这些词汇,但是因为很多都出现在他们的母语中,因此他们也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母语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就是这种优势在一些情况下却转化成了日本学习者学习中的最大的困难,因为很多的同形词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或在词义方面,或在词性方面,或在用法上,总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在学习中,日本学习者受到他们母语的影响,在学习同形词汇时,或者顾名思义,或者望文生义,因此产生了很多偏误,这就是母语负迁移对于学习者造成的影响。
这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些偏误往往不好纠正,而且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相对于句式和语法,在词汇方面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偏误,因此,在对日汉语的词汇教学中,同形词汇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该重视中日同形词汇的差异的总结,追溯其原因,研究其中的规律,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日本学习者在学习中最大可能的避免偏误的产生。
基于中日同形词的数量比较多,本文我们只以中日同形名词为例来对中日同形词进行比较研究。
[1]曲维:《日本的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一、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的异同(一)汉日同形同义名词在汉语与日语中,存在着一部分词,它们不仅词形相同,连词义也基本上没有差异,例如:表示事物的:喇叭/【喇叭】、孔雀/【孔雀】、琵琶/【琵琶】、牡丹/【牡丹】、水晶/【水晶】、等等。
(二)汉日同形近义名词在汉语中我们通常把意义相近的一组词称为近义词。
意义相近是指意义上大同小异,即义项中的主要义素是共同的,而在一些次要的义素上有区别。
在汉日同形名词中也存在一些近义词。
例:1、叔父/【叔父】汉语:父亲的弟弟。
[1]日语:父母の弟。
またの妹の夫。
[2]2、伯母/【伯母】汉语:伯父的妻子。
日语:父母的姐。
3、嗜好/【嗜好】汉语: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例:他没有别的嗜好,就喜欢喝点儿酒。
日语:主に飲食物についての好み。
たしなみ。
(译:趣味,癖好,口味)。
例:嗜好は人によつてまちまちだ。
译:嗜好因人而异。
4、服装/【服装】汉语:衣服鞋帽的总称,一般专指衣服。
例:服装商店服装整齐服装整齐[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五版,第1263页。
以下词汇汉语释义均来源于《现代汉语词典》。
[2]王永全,小玉新次郎,许昌福:《日汉同形异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1页。
以下日语例词释义均来自《日汉同形异义语词典》。
日语:身につけた衣服や装身具。
また、その装い。
身なり。
(译:服装。
衣服。
衣着,打扮)。
例:服装に凝る。
(译:讲究衣着打扮。
)(三)汉日同形异义名词在汉语与日语中还有一部分词汇,他们在词形上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词义上有的有不同的意义,有的则是完全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汉语与日语中的同形异义名词。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词汇的分类:词汇的分类主要分为两类,即:理性义和色彩义。
实词都有一种和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还可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
[1]词义中通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词典对词目所做的解释,主要是理性义。
理性义的作用就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凡是该词所指的事物都包括在内,凡不是该词所指的事物都不包括在内。
[2]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也可称为附属义。
它附着在此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