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日汉语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日汉语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562011年五月刊

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希望被鼓励,初中生也不例外。表扬是老师对学生一种肯定,是学生成功的一种标志。 “ 好表扬 ” 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我在教育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是可以用点头表示肯定、赞许;用鼓励的话来激励。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的,有阶梯的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苦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我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教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总之,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我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

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我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结果反省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其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做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反思中实践时,我们找到理念和行为之间的差距,从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对于成长为新时期专业人才、复合人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有裨益。

摘要:日本近年来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但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人才极度匮乏,培养大量优秀的老师迫在眉睫。本文从实践出发,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给初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测与感想。关键词:语音 词汇 语法 文化 对日汉语教学

据中新社北京2006年8月14日电,中日双方将合作在札幌大学设立孔子学院,这将是在日本设立的第五所孔子学院。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先后在立命馆大学、樱美林大学、北陆大学、爱知大学,开设了四所孔子学院。目前日本约有一百万人在学习汉语,汉语已经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日本有八千多万部手机,其中三分之二可以传输汉字短信息。我们可以感觉到,一股“汉语热”的浪潮已在日本悄然掀起。与“汉语热”升温相矛盾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匮乏。有关专家估算,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万人,仅印尼一个国家,汉语教师的缺口就达到2万人以上。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人,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缺口将达500万。依照要求,从业者须通过《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拥有《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才真正具备教授对外汉语的资格和能力,但我国目前拥有该证书的人员仅有6000人。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汉语师资培训,培养大量优秀的合格老师已迫在眉睫。笔者曾经与一个日本留学生语伴交流学习了近半年时间,现将与该语伴进行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逐一列出,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对日汉语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借鉴:一、语音方面在语音方面,金敬华先生在《日本人学习汉语发音难的症结与解决方法》一文中已有详细的描述与解答,这里引用一下与该生情况类似的几个方面: “日本留学生出现发音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由于两国语言某些发音相近,不易区别,以致日本学生常常把汉语中的某一个读音读成与日语相近或相似的音。其二、汉语中的某些音素,如zh、ch、sh、r在日语中无近似发音,学生在学习中一是发不准,二是分不清。其三是普通话中的四声,也是日本学生感到的难点之一,往往掌握不住声调。”“汉语中有a、o、e、i、u、ü、er等主要元音,日语中有あ、 い、う、え、お五个元音,除去ü和er之外,日语的五个元音都能在汉语中找到读音相近或相似的元音。”“对日本留学生来说,元音发音对比练习中难度较大的是“u”与“う”,“e”与“え”,须更多下些功夫。”“日语中没有纯舌尖音,也没有卷舌音,发音部位比较集中在口腔的中前部,舌面较平。因而舌尖后元音“zh、ch、sh、r”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sh与r的发音,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段,气流从中挤出,摩擦发音。区别在于发sh音时声音不颤动,发r音时声音颤动。日本学生对这两个发音特别难。尤其是r的发音,如果是在音节里,可以说是日本学生的最大难点。究其原因,是受日语其中ら的影响。他们经常把r音发成l音,误以为r可能和相似的l音一样。l又和日语中的ら差不多。所以凡是汉语音节的r音,

对日汉语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王依尔(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重庆 400031)157教育教学研究

2011年五月刊日本学生一律读成l音。”金先生的这些描述都与该生在语音上出现的问题相吻合,不同的是该生还易犯f、h不分、o、 a不分的错误;及在对爆破音p,声调的把握上也存在着问题。小结:语音方面推荐利用手势法教学,例如在进行f、h;l、 r辨析时,可以一手化作上(下)颚,一手化作舌头进行发音演示。这样不仅能更加形象直观的对留学生展示,也能尽量避免诸如“上(下)颚”、“舌尖”“牙龈”等留学生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声调方面的教学更是如此,可利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图形。二、词汇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字词句的辨析。其中又分为:(1)近义词的辨析。主要有如下几组:“就”与“才”;“大概”与“大约”;“所有”与“一切”;“于是”与“所以”;“挑”与“选”;“热心”与“热情”;“纪念”与“记念”;“快……了”与“要……了”与“快要……了”与“就要……了”等(2)多音词的辨析。例如:得(de)和得(dei);了(le)和了(liao);差(cha)和差(chai)等。(3)关联词的辨析。主要有:“除了……,还有”与“除了……以外,还有”;“……,于是……”与“……,所以……”;“过……去”与“到……去”等。(4)意义相近句子的辨析。例如:“照了一次相”与“照了一张相”的区别2、词语使用有误(1)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使用有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例句为该生的错误用法):小偷暗暗偷了钱包。我昨天在房间里一个人叫苦。我的乐趣是看电影。住宿几天。在句式用法上,可以说:过马路来。但不能说:过公园(大使馆)来。(2)量词的使用有误。(3)重叠式词语的使用有误小结:这一方面的学习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词语的辨析最好能通过含有该词的不同句子间的比较来实现;而使用方面则可以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并要注意词语的色彩义等附加属性。同时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死记定义,不如在使用中培养语感。三、语法方面语法方面主要遇到的问题有:1、各类补语的使用。(1)趋向补语的使用例:①“寄过来”与“寄回来”两词的使用区别。 ②可以说:(他)跑进教室来、(书)拿进教室来 但不能说:“(面包)吃进教室来”。(2)结果补语前动词的使用。例:可以说:开汽车上山,汽车开上山去。但不能说:缆车坐上山去。2、“了”、“着”、“过”的用法。(1)“了”与“过”的区别例:“我只去过一次北京,还没去过上海。” 与“我只去了一次北京,还没去过上海。”的区别(2)“着”字的用法。例 可以说: 我(在)看着书。 但不能说: 弟弟(在)找着一个东西。 他们(在)结着婚呢。3、各类句式的使用。(1)存现句可以说:前面开过来一辆出租车。但不能说:桌子上放上去一个东西。(2)“把”字句(例句为该生的错误用法)例:我把海边的房间住两天。 我常常把晚饭吃在饭店里。1582011年五月刊

我把一台电脑拿到桌子上(3)被动句(4)反问句与疑问句的辨析。例如:—那个人正在笑呢。 —他笑什么? 又如:都十二点了,你还不睡觉?此类问句即使结合前后文语境,留学生也难以分辨该句式究竟是反问句还是疑问句。小结:语法方面是绝对的重点,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对任何一个语法点的把握都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既成结构之上,然后以这个构式为出发点,配合例句由易到难的讲解,这样对留学生而言才不至于那么抽象。四、文化方面。文化方面相对容易一些,也是留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毕竟大部分外国人选择到中国留学都与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因而即使仅仅进行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学生也一般不会感到厌烦。但如能在讲解汉民族文化时穿插着留学生本国文化,并与留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对比两国文化的差异,则更容易促进留学生的理解记忆。有时文化的引入不用太过刻意,在适当的时机因势利导即可。例如该日本留学生想去成都和西双版纳旅游,这时就可以趁机引入“天府之国”、“傣族”、“泼水节”等中国民俗文化。该生的某次作文里提到了日本火锅,就可以顺势引入“中国火锅”,等等。五、感想与总结1、教学方式。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应该多种方式并用,除了传统的板书,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1)画图法。例如在讲解“没一会儿”“一会儿”“过一会儿”三词辨析时,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画短、中、长三条直线,分别表示“没一会儿”“一会儿”“过一会儿”三词,而直线之间的长度差则分别表示“没”“过”之义。(2)动作展示法。此类方法主要用适用于有明显位置(姿势)变化的词汇或语法点。例如:放下来,拿过来,拿出来等等。(3)溯源解释法。此类方法多用于对词汇,尤其是成语的教学。例如在解释成语“名落孙山”时,可以结合画图法画出一幅榜文,在右下角写着“孙山”二字,再借着该图解释此成语。此类方法可以使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记忆该词语的涵义,避免死记硬背。此种方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画图的过程会花费一部分时间;增加了留学生词汇记忆的负担;易转移留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该生记住了“孙山”这个名字,但将其与“孙中山”混淆,因而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视情况慎重使用。2、教学感想。(1)对外汉语教师所接触的学生可能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各个不同国家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文化上,也会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难以预测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自己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2)对外汉语教学者的技能应该多元化,对于中国的各类文化风俗至少应略通一二,这样不仅能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错,也会避免学生的提问切中自己的盲点。同时知识面要尽可能广博,这样易找到与学生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打开局面,活跃气氛。(3)学习一门或多门外语非常重要。虽然教学过程要尽量坚持中文授课,但懂得一门或多门外语不仅能在交流中让留学生感受到亲切;也能够在留学生无法顺利用中文表达时听懂对方的意思;同时可以站在对方母语的位置,理解对方可能会出现的语言错误并设法加以改正。(4)平时要准备一些辞书类参考工具,以应对留学生提出的某些词汇或语法问题。这里推荐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彭小川,李守纪,王红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王还主编《汉语近义词典》,以及于鹏主编《留学生常用词语辨析500组》。(5)该生平时会随身携带两个小笔记本,记录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明白的词及成语。此种方法是好的,但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不要让其记录一些口语词、方言词等不规范的词,例如“玍古”、“您们”“要得”等词语。如发现,要及时加以纠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