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案

(完整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案

9、有趣的不倒翁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教学目标】
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能够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方法解决。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有些物品不容易倒这些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教学难点:研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不倒翁的各种材料、相关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不倒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引导: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个谜语怎么样?请听题: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

(师板书:有趣的不倒翁)。

2.出示实物:看,老师已经把它们带来了!想玩吗?我们今天就先来玩玩不倒翁。

可以交换着玩,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更多问题,开始吧!
3.生玩不到翁。

4.教师引导: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5.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如:我怎么推它,不倒翁都不倒,为什么它不倒呢?我把它倒过来放,结果它一会就正过来了!我们的不倒翁虽然模样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大肚子”。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1.教师引导进行猜测:同学们在游戏中也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科学家们也是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开始研究的。

那为什么不倒翁总是不倒呢?我们先来猜一猜。

2.学生根据研究情况猜测。

如:我想可能与不倒翁的“大肚子”有关吧。

它都有个小头大肚子。

3.教师提问:举起你们的不倒翁,咱们一起来看看不倒翁的样子,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4.学生活动:对比着观察不倒翁的外观,认为它的底面都是半球形的。

5.教师提问:底面是半球形的就一定不会倒吗?我的杯子盖也是半球形的。

(出示杯盖)。

看来,不倒翁不倒还有其它的原因,但从外观上我们看不出来,怎么办?
6.学生回答:打开看看。

7.教师引导:有同学说把它打开这也是研究问题的一个办法!我们称为解暗箱。

下面就按你们的想法快开始咱们的研究吧!
8.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汇报: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3.出示微视频: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4.教师板书: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师小结:你们真善于观察,像个小小的科学家,在短短的时间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发现了不倒翁不到的原因是:底面是半球形的,上轻下重。

你们真了不起。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2.学生进行文字及图片的交流、说明。

如:电话、电灯等。

3.教师提问:它们与不倒翁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4.学生根据理解总结。

5.课后观察: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自我检测
1.不倒翁的外形特点是上下,底面的形状是,不倒翁的重量集中在,这是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因。

2.我们对不倒翁的研究过程就是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3.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它的重心。

(1)发生改变(2)不发生变化(3)不确定
4.不倒翁的重心在,足球的重心在。

(1)底部(2)顶部(3)中心
七、板书设计
9、有趣的不倒翁
底面是半球形的
上轻下重
八、教学反思
“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
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措施: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好动爱玩是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只有尊重这种发展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因此,在活动安排上、教法与学法设计上采取了猜谜导入、玩中思考、大胆猜测、动手实践等方式,寻求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喜欢探究,主动学习。

即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仅仅围绕孩子的特点设计、展开、推进,学生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之上,能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2.尊重学生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合理探究。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对于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认识事物的层面上需要老师的正确、有效的引导。

本节课在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一环节,就考虑到学生这一认知水平,采取了探究问题的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研究问题、验证结论、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有了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为今后的探究提供了方法。

3.探究为主,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学生们在探究中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很自然地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这些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相应得到一定的发展。

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是我不断追求的课堂目标。

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师必须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得以发展。

例如,在教学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时,为学生提供的不倒翁很多是不容易拆卸的,学生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影响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提供一些容易拆卸的不倒翁,并多考虑几种情况,提供丰富的不倒翁材料供学生反复验证,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

今后需要注意改进。

另外,对于教学时间把握的也不是很好。

需要根据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