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水层
含水层:2号煤上部发育有下石盒子组(K9、K8)砂岩含水层,厚4.42—8.59m,K8为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灰绿色、黄绿色厚层状石英长石石砂岩,多为钙质胶结,埋藏较浅时,裂隙发育,成为良好透水层及含水层,随埋深增加裂隙逐渐变稍发育,钻进消耗量0.04——0.35m3/h,因此含水层为较弱裂隙含水层。
二、隔水层
隔水层:2号煤至K2石灰岩之间隔水层,由致密的粉砂岩、泥岩等致密岩层组成的隔水层,一般厚76.40m,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断裂及陷落柱贯通情况下,垂直方向使2号煤经上含水层与K2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
2号煤以上各砂岩含水层,由于其间存在厚度较大的粉砂岩、泥岩等致密岩层组成的隔水层,厚度变化大,随地形变化,西北薄,东南厚,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风化裂隙及断裂贯通的情况下,垂直方向2号煤以上各砂岩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
综上所述,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一、含水层
含水层:1号煤上部发育有下石盒子组(K9、K8)砂岩含水层,厚4.42—8.59m,K8为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灰绿色、黄绿色厚层状石英长石石砂岩,多为钙质胶结,埋藏较浅时,裂隙发育,成为良好透水层及含水层,随埋深增加裂隙逐渐变稍发育,钻进消耗量0.04——0.35m3/h,因此含水层为较弱裂隙含水层。
二、隔水层
隔水层:1号煤至K2石灰岩之间隔水层,由致密的粉砂岩、泥岩等致密岩层组成的隔水层,一般厚76.40m,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断裂及陷落柱贯通情况下,垂直方向使1号煤经上含水层与K2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
1号煤以上各砂岩含水层,由于其间存在厚度较大的粉砂岩、泥岩等致密岩层组成的隔水层,厚度变化大,随地形变化,西北薄,东南厚,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风化裂隙及断裂贯通的情况下,垂直方向1号煤以上各砂岩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
综上所述,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