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采区地质说明书

设计采区地质说明书


(2)新 F7 断层位于 86 勘探线东部,正断层,走向 155o,倾向 65o,延伸长度约 350m,落差 0-30m,由海眼烟煤矿巷道及采区揭露,该断层已控制。
②水文地质: 区内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北倾斜,南部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北部为二叠系碎屑 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新近系坡、洪积坡地。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仅 在 88 勘探线以东约 200m 处发育一倾向正断层新 F6,落差 0~50m,区内最大落差 邻 12m,由浅而深落差逐渐减小,至+350m 左右尖灭;在 86 勘探线以东+250m 附近发育 区 新 F7 断层,落差 0~30m。断层规模均较小,对地下水的运移影响也较小。地质构 情 造上,本区属嵩箕山间向斜构造水文地质单元,矿区处在向斜蓄水构造南缘西白 况 栗坪—告成水文地质亚单元浅部补给区。 14 采区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为中粒砂岩,一般发育 2~5 层,累计厚度约 0~30m,一般 20m 左右,岩性完整致密,裂隙不发育,且部分被方 解石脉所充填,仅在浅部风化带裂隙较为发育。在勘探阶段,未对本区含水层段 进行抽水试验工作。据新新勘探区二叠系砂岩层段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 量为 0.019 L/s·m,渗透系数为 0.061m/d,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Mg·Ca 型,矿 化度 0.442g/L,PH 值为 6.75~8.10,说明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在矿井生产中,该 含水层水多以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周邻矿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200m3/d 水量小, 易于疏排。
石英细砾
(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系指煤层之上 60m 范围内所含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为中粒砂岩,一般发
育 2~5 层,累计厚度约 0~30m,一般 20m 左右,岩性完整致密,裂隙不发育,且
煤 部分被方解石脉所充填,仅在浅部风化带裂隙较为发育。在勘探阶段,未对本
层 区含水层段进行抽水试验工作。据新新勘探区二叠系砂岩层段钻孔抽水试验资
综上所述,五 3 煤层层位稳定,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为大部可采的较稳 定型薄煤层。
煤 层 赋 存 情 况
特 征 参
煤层名称
煤厚 (m)
倾角 (°)
结构 层间距
Km
r
稳定性

0.25~1. 25°
五3
00 ——
~31° ——
合层

平均值 平均值
较稳定
煤层 颜色 物 理 特 五 3 黑色 征
光泽 玻璃光泽
煤底标高 (m)
煤厚 (m)
终孔层位
封孔质量 备注
8021 五 3 +296.48
0
区 内
8202
五3
-108.26
0.97
地 8502 五 3
+358.63
0.69

勘 8604 五 3
-100.88
0.69
探 8702 五 3
+401.51
0.75

况 8803 五 3 +278.08
0.30
8902 五 3 +409.17
主 由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组成,下部为香炭砂岩(Sx),厚 要 1.45~9.22m,平均 5.23m,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为本区主要标志 标 层之一。 志 层
三、煤层
五 3 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五煤组中部,走向近东西,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 煤层厚度 0.25~1.00m,平均 0.65m,倾角 25~31o,平均 28°;结构简单,不含夹 矸或局部含一薄层炭质泥岩夹矸,区内大部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为灰~灰黑色砂 质泥岩及泥岩,厚度 0.30~11.85m,其上大部为细粒砂岩,厚 0~9.95m,底板为灰 黑、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厚 0.88~8.27m。煤层埋深 5.00~607.00m,底板标高 +520~-150m。五 3 煤层下距二 1 煤层 227.00~260.00m,平均 254.12m。上距田家沟 砂岩 102.00~123.00m,平均 115.36m。
征 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以正断层为主,并伴有少量逆断层。
本区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老窑水、顶底板砂岩裂隙承压
水、钻孔水以及与断层有关的各因素等,矿区的充水因素主要为含水层富水性
及采掘活动因素。
充水因素分析①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新近系潜水,本区为低山丘陵地形,
地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大气降水迳流排泄条件好,因而无常年性地表水
提交说明书时间:2011 年 2 月 14 日
14 采区地质说明书
水平 -100 翼 双
位 东至
置 南至
及 西至 范
围 北至
上限标高
+60
一、概况
采区 14
系 (组)

煤层 3
下限标高
-100 地面标高
430~500
走向
3721
倾向长
268
面积
997228 ㎡
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 ①构造:(本区位于颖阳~芦店向斜南翼,区内构造形态为走向近东西,向北倾斜 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 25-31o。区内发育断层两条,均为正断层。构造复杂程度 属中等构造。 (1)新 F6 断层位于 88 勘探线东部,正断层,走向 15o,倾向 285o,区内延伸长 度 420m,落差 0—50m。自采区向南西延伸出区外,区内已控制。
素 之一。由于该含水层单层厚度较薄,裂隙不甚发育,且补给条件差,裂隙水储
及 威 胁
存量有限,导、富水性弱,生产中易于疏排。③五 3 煤层底板砂岩裂隙承压 水:该含水层厚度较小,裂隙不甚发育,且极不均一。补给量不足,故而其富
程 水性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对开采五 3 煤层影响不大,以往开采生产过程中也
度 未发生过充水现象。④断裂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本区发育的主要断裂构造
采掘情况:14 采区南翼为已回采完的上水平采区,该矿西南部有约 0.33km2 的老窑 采空区,东、北(下)翼为未开采采区,西翼为正在生产的大金店镇新新煤矿。
自然灾害及其它:登封市三旺煤业有限公司经整合后,范围包括原登封市海眼烟 煤矿和登封市桑楼北沟烟煤矿
地面建筑、设施等: 工作面上部 300 米范围内无村庄及零星村民居住,不存在搬迁问题。
涌 水 量 预 测 及 依
矿井充水水源以顶板砂岩裂隙淋水为主,涌水量相对较小,易于疏排,由于本 区无地表水体,且含水层间有隔水层相阻隔,断裂构造也不发育,故含水层间 无水力联系,本矿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应为二类一型,即矿坑充水以顶板裂隙水 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矿床类型。 据上述,区内五 3煤层矿坑正常涌水量一般小于 10m3/h,最大涌水量一般小于 50m3/h,水量较小,生产中易于疏排,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相对较简单,当前矿井 涌水已反映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1)新 F6 断层 位于 88 勘探线东部,正断层,走向 15o,倾向 285o,区内延伸长度 420m,落差 0— 50m。自采区向南西延伸出区外,区内已控制。
(2)新 F7 断层 位于 86 勘探线东部,正断层,走向 155o,倾向 65o,延伸长度约 350m,落差 0-30m, 由海眼烟煤矿巷道及采区揭露,该断层已控制。
顶 料,单位涌水量为 0.019 L/s·m,渗透系数为 0.061m/d,水化学类型为 HCO3-
底 板 变
Na·Mg·Ca 型,矿化度 0.442g/L,PH 值为 6.75~8.10,说明该含水层富水性较 弱。在矿井生产中,该含水层水多以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周邻矿井涌水量
化 一般小于 200m3/d 水量小,易于疏排。该层为五 3 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情 况
(2)煤层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由 1~2 层中粒岩屑砂岩组成,厚 2.39~11.09m,平均 5.70m,泥质胶
结,局部含泥砾及石英细砾。砂岩致密坚硬,裂隙不发育,含富水性弱。为五
3 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3)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六、地质构造(含陷落柱、岩浆岩及古河床冲刷等)
本区位于颖阳~芦店向斜南翼,区内构造形态为走向近东西,向北倾斜的单斜构 造,地层倾角 25-31o。区内发育断层两条,均为正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构 造。
顶 板
直接顶
砂质泥岩
5.71
灰~灰黑色砂质泥岩及泥岩,夹细 粒砂岩
五3
伪顶
泥岩及砂 质泥岩
0~2.27
灰至灰黑色,中间夹约 0.2m 碳质 泥岩
直接底
底 板
老底
泥岩 砂质泥岩
3.35
灰至灰黑色,中间夹薄层碳质泥 岩,含少量植物根部化石
灰黑、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中粗粒 5.81 岩屑砂岩泥质胶结,局部含泥砾及
本区五 3 煤段上、下煤层均进行过采掘活动,煤层赋存较为稳定,顶板为细砂 岩,硬度系数中等,根据以往开采情况工作面采动后不会大面积塌陷,对地面不 会造成影响。
概述: 采区内及附近有 2 条勘探线通过,有钻孔 10 个,其中其中有 个钻孔在采区
边界以内,有 个在采区边界附近,具有参考价值。
孔号 煤层
位于矿区浅部的新 F6 和新 F7。⑤老窑老空水:矿区浅部为五 3 煤层采空区,推
测会积存有老空老塘水,其浅部采空区最低标高约+100m 左右,是威胁矿井后期
生产的潜在危险因素。⑥钻孔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工作面附近无钻孔,掘进时
不会受到钻孔水的影响。
据矿井生产资料,矿井生产中, 矿坑正常涌水量 5-10m3/h,最大涌水量 50m3/h。
四、煤质
硬度
容重
1.49t/m3
煤岩类型 暗型~半暗型
工 煤层 M 业 指 标 五 3 0.79
A
V FC S
P
Q
Y
8.66
17.07
固定 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