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周第 2 课时授课时间课题1-2 看看我自己、故事的启示教学目标1.让学生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指导学生通过同学的反馈和评价增进对自我的了解。
3.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形容词。
2.学生相互试着对自己填写和选择的内容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难点1.教师正确解释、说明书上个性各形容词含义。
2.自我评价和他人反馈信息使学生对个性特点了解更深刻。
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预案预案修改(结合集体备课)学习《看看我自己》(一)导入新课:1、回顾三年级学习过的“情绪”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情绪是个性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会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式。
(二)了解个性1、教师请学生翻开课本1、2页,并逐一解释、说明书上各形容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符合自己的个性形容词,并在相应的圆圈内打勾,没有适合自己的,可以在空白的圆圈内填写。
3、教师说明接下来的找“见证人“活动。
4、引导学生思考: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有哪些异同。
5、互相说一说对彼此的看法。
(三)合作学习1、分组合作,结合图意,相互说说自己个性,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用选择课本上第4页““学习者评估”的相关内容。
3、同桌或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教师点评。
4、发现自己个性中的独特之处,认真思考对自己更有相信。
(四)发展活动:不同的我和你。
1、教师根据课本上的两个问题提问,学生选择答案举手,教师统计并说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出于不同的原因而选择不同的答案。
2、体会每个人想法、个性等方面差异会很大,了解自己的个性很重要,不同的个性对同意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处世态度,但不影响我们彼此的尊重和接纳。
好朋友真诚的建议,我们应乐于接纳。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4 周第 3 课时授课时间课题3-4 情绪你我他、雨过天晴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试着体会失去爱心东西是的感受。
2.帮助学生认识情绪、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
3.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改变想法可以改变心情。
2.让学生了解不良情绪也有缓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
2.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预案预案修改(结合集体备课)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常、很平凡,但往往会因为个人的认识、既往的经历和思维方式不同而给人得身心健康和行为方式造成不同的影响,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准备活动1、教师讲述《兄弟俩的故事》。
故事中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和情绪。
在丧失重要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难过、伤心、后悔等情绪。
故事中的角色在面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想法,有积极和消极的俩方面。
2、请学生根据学生用书P14的问题自由发言。
3、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4、请学生将自己给P14故事起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三、发展活动1、请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曾遭遇过的困难和挫折。
2、学生回忆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静静地办法及带来的后果。
3、小组分享后写在课本P15的空白处。
4、经过刚才的讨论,思考如果事件发生在现在可以怎样做,学生写在P15的空白处。
5、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被冤枉了,心情很不好,你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呢?请用改变行为的方法试一试。
四、综合活动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有些人会针对时间用理性的方法对待,并思考较好的处理方法,有些人却深陷其中怨天尤人,让自己的心情更差。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的心情相遇后天晴的天气那样美丽而清新。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8 周第 4 课时授课时间课题 5-6 伸出援手,把快乐带给大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困难与需要2、引导学生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并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2、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
2、鼓励学生增进学习信心,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教学预案预案修改(结合集体备课)过程设计4、教育目标:5、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活动,明白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别人,同时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别人帮助,走出困境,摆脱烦恼的快乐。
6、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认识帮助别人自己才快乐的道理,学会如何把快乐带给大家。
7、一、导入8、让学生先看课本P21-P22上的三幅图:第一幅画:小丽手里拿来起50分的成绩单哭了。
第二幅画:一位老奶奶摔倒了。
第三幅画:壮壮生病躺在床上。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一遍。
教师讲李素丽阿姨“肋人”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路娜同学和李素丽阿姨且人的故事中,已经看到并认识到,只要你把快乐带给了人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发现老人、残疾人行走时有困难,就立刻去帮且;发现同学学习有困难,主动去帮助;发现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要关心、疼爱和照顾他们。
三、课堂活动1、想想议议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讨论题为:A、路娜怎样把快乐带给别人?B、你向李素丽阿姨学习什么?C、你想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大家的人吗?目的是让同学们知道向李素丽阿姨和路娜同学学习什么,鼓励学生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
2、想想说说教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分钟,然后说说你怎样把快乐百叶窗给同学?怎能样把快带给爸爸妈妈?怎样把快乐带给老师?目的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把快乐带给自己周围的人。
3、观察论谈教师将一件事的两种做法编为“情景一”和“情景二”,并写在纸板上挂到黑板上。
教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红红,请一位同学扮演妈妈,我旁白,我们三上人把纸板上的故事念一遍。
教师:“情景一”中,红红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情景二”中,红红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红红的做法对与不对。
4、想想谈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A、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他们什么时候最高兴?B、你何时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当时你的心情如何?C、被你帮助的同学为取得成功而快乐时,你有什么感受?教师:请大家想一分钟后,再谈谈上面三个问题。
目的是让同学谈谈自己帮助别人后的情感体验。
5、想想填填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先默读一遍,然后在空白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字。
通过填字游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四、实践指导1、故事接龙教师:现在我们请五位同学到讲台来,每人在讲台上抽一张卡片,然后的卡片上A、B、C、D、E的顺序站好,用两分钟时间将卡片上的一段话记熟。
最后五个人衔接着讲完一段完整的故事。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把快乐带给别人。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2、演讲教师把演讲的题目和内容要求写在黑板上。
演讲的题目:《如何把快乐带给大家》。
演讲的内容:A、关心他人,使人感到快乐。
B、帮助别人成功,使人快乐。
C、同情、宽容他人,使人快乐。
D、有且人为乐的情感。
E、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目的是了解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五、教师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大家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
我们有困难时,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主支地以帮助别人,使他们获得成功。
这样做,你就把快乐带给了大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10 周第 5 课时授课时间课题 7-8 快速记忆有妙法、记忆高手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帮助学生了解有目的、有意识记忆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了解记忆需要方法并实践记忆的方法。
4、增强学生将记忆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的意愿。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谐音记忆法”。
教学难点1、体会实践记忆的方法和谐音记忆法。
2、能较为具体地将记忆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
教学过程教学教学预案预案修改(结合集体备课)过程设计教育目标:教师:解和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让学生认识记忆的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学生:教育学生不要抱怨自己“笨”、“记性”不好等,让他们知道好记性是可以培养的,还要掌握记忆的方法。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都愿意自己有个好记性吗?这节课,老师就教大家怎样做,才能获得好记性。
二、讲授新课教师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
教师:你们都愿意像王粲那样有个好记性吗?如何让自己有个良好的记忆力呢?首先,要明确记忆的目的,还要有信心。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背诵一篇短文,对第一组学生提出两天后检查背诵结果,对第二级学生未提任何要求。
两天后检查背诵结果。
结果第一组学生记忆效果明显地高于第二组。
这说明,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学生的记忆效果越好。
其次,要边想边记。
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不都是那么有趣的,在背诵一些枯燥的学习内容时,同学们要开动脑筋,找出记忆内容的规律。
要边思考边记忆。
第三,要重视遗忘规律。
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学完的知识一定要及时复习,然后放慢速度复习。
第四,要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如游戏、比赛、演讲、表演、讨论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记忆是一种乐趣。
第五,学会记忆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教师:我们现在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各组选派代表在班上发言。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讨论题:A、哪件事证明王粲有非凡的记忆力?B、爱迪生十分健忘,为什么他能成为大发明家?C、如果你老爱忘事,怎么办?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好时,不能抱怨自己没有好记性,良好的记忆力是可以培养的。
2、背一背教师:谁能一口气将圆周率背到第九位?在两分钟内,你能背熟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目的是让学生装懂得,要记住所学的各门知识,有时机械记忆是必要的,不能一概说是呆读死记。
3、赛一赛教师:各组选派两人参加背乘法口诀的比赛,背得又快又准确的同学为胜者,并颁发奖品。
教师和班长每人拿两块秒表为赛手掐时间。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兴趣,活跃课堂后发气氛。
4、记一记教师展示一组数字:19,让同学们记20秒,然后上起数字卡片。
教师:(学生回答后)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教师提示:这三个号码实际上是匪警电话、急救电话及火警电话的号码。
教师将三组数字展示给学生:6 12 24/18 36 72/54 108 216,让同学们记30秒钟,然后收起。
教师:谁能说出刚才看到的三组数字,请举手。
教师提示:从横向和纵向看数字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