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X线摄影检查技术
腹背方向 (ventrodorsal;V-D)
前后方向 (anteroposterior;A-P)
背腹方向 (dorsoventral;D-V)
后前方向 (posteroanteri精o品r课;件P-A)
冠状方向:X线束从被检者身体的左、右方向 射入,中心线并与冠状面平行。 右、左方向(right left;R-L) 左、右方向(left right; L - R)
2、
坐位
3、仰卧位 卧位
4、俯
5、侧卧位
6、右前斜位 位
7、左前斜
8、右后斜位 位
精品课件
9、左后斜
精品课件
二、四肢体位
1、屈、伸位 2、内旋、外旋位 3、内收、外展位
精品课件
一、一般摄影方向
矢状方向 冠状方向 斜方向 水平方向 轴方向
摄影方向
精品课件
矢状方向:X线束从被检者身体的前、后方向 射入,中心线并与矢状面平行。
体厚超过15cm或用60kV以
片均需加用滤线器。
精品课件
4.曝光条件的选择 X线机特性、暗室技术、胶片特性、增
感屏特性、滤线设备的使用及环境温度; 被检者的年龄、性别、体厚、体质、病变 性质及诊断要求等,都是曝光条件选择时 要考虑的因素。
精品课件
5.中心线与斜射线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中心线要垂直于暗
盒照射,使被照体的投影变形最小,但 对于某些部位,为避开影像的重叠或满 足于肢体的生理及病理弯曲,可将中心 线倾斜或利用斜射线进行投照。当倾斜 中心线照射时,要对暗盒位置做相应调 整。
精品课件
6.X线管、肢体、暗盒的固定 普通X线摄影中要获得清晰的
影像,必须在曝光时使X线管、被照体、 胶片三者固定。被检部位可用压迫带、沙 袋、棉垫及泡沫砖等固定,并满足拍摄体 位的要求及被检者的舒适。摄影位置摆设 完毕,要锁紧X线管和片盒托盘固定钮。
X线摄影标记
(一)标记内容 X线照片标记的基本内容有X线片
号、序号、摄片日期以及检查部位的方位 等,除此之外,医疗机构的名称以及被检 者的姓名、性别和年龄等也是X线照片的 标记内容。
精品课件
1.X线片号及序号
X线片号是按照被检者的就 诊先后次序编排的数字号码,而序号则 是同一被检者摄取2张以上以及在不同时 间所摄取的X线片的数字号码。每一位被 检者在同一个医疗机构只占一个X线号, 同一日
态:摄影完毕后,将
◆X线机安全状
上并固定,控制台各
X线管放至床面
最低位置,关机并关 精品课件
调节旋钮调至
▲胶片 采用透明薄片作支持体(片基),涂上卤 化银乳剂而制成的感光材料。 ▲照片 记录有被照体影像信息,并经暗室化学处理 后的胶片。 ▲胶片分格摄影 将一张胶片用铅板遮盖不曝光部分, 分别拍摄两张或两张以上的方法。
精品课件
二、四肢摄影方向
上肢 1.桡尺方向 2.尺桡方向 3.背掌方向 4.掌背方向
精品课件
下肢 1. 向 2. 向 3.
胫腓方 腓胫方 背底方
三、头颅摄影方向
颅骨矢状方向: 1、前后方向 2、后前方向 颅底轴方向: 1、颌顶方向 2、顶颌方向
精品课件
切线方向: X线束从组织、器官或病灶的边缘
3.耳垂额状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平面垂直线,将头 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冠状断面,称为耳垂额状面。
精品课件
脊
椎
第1颈椎
第2颈椎
第3颈椎
第4颈椎
第5颈椎
第4胸椎间隙
第6胸椎
第7胸椎
第7胸椎间隙
第11胸椎
第1腰椎
第3腰椎
第4腰椎
第5腰椎
第2骶椎
尾椎
脊椎体表定位表3-1-1
身体正面观所在平面 上腭
后前斜
(3)斜位片 根据X线穿过方向而定,
时“正放”。
位时“反放”,前后斜位
“正放”,上下方
(4)轴位片 下上方向时
精品课件 向时“反放”。铅字应 放置在距暗盒边缘
2.键盘直接输入法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
的数字X线摄影,如CR等。利用电子计算 机键盘,将X线片号、被检者姓名、性别 和年龄等照片标记内容输入到计算机内, 经计算机处理后可清晰地显示在照片上。
亦称解剖学上的颅骨基线,或水平线。 5.听鼻线:外耳孔与鼻中棘的连线。
此线约与上齿咬合面平行。 6.听口线: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连线。
精品课件
基准面
1.正中矢状面: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两部分的 切面。 矢状面:虽不位于正中,但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面。
2.解剖学水平面:经颅骨听眶线,将头颅分成上下两部 分的水平断面,称为解剖学水平面。
11.X线机使用完毕,应使机器处于安全状态,关 闭机器总电源。
12.机房要保持清洁干燥,要防止药物、尿液、有 害气体等具有酸碱腐蚀性的物质对机器的侵蚀。
制和交接班制
13.严格执行岗位责任
运行、故障及
度。对机器的使用、
维修,必须有记录。
精品课件
X线摄影原则
1.大、小焦点的选择 根据摄影的 需要以及参照X线管的使用说明书要 求进行选择。一般在X线管负荷允许 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进行摄 影,以提高照片的锐利度。
精品课件
3.辅助法 在进行X线摄影过程中,如果
发生未 做任何标记现象,应及时采取 辅助法。用蓝、黑色墨水将X线片号及摄 影日期等基本标记内容书写在X线照片无 银盐沉积的透明区。这种方法也可用于 点片后的处理。
精品课件
X线机使用原则
1.使用前要详细阅读X线机使用说明书,掌握机 器的性能、规格和要求。
精品课件
◆X线管长轴:X线管阳极端至阴极端的中心轴线。 ◆遮线器:安装在X线管窗口下方,以控制铅板活动而 调节照射野大小的机械装置。 ◆中心线:X线束中心轴线上的 X线。 ◆斜射线:X线束中,中心线以外的X线称为斜射线。 ◆摄影床中线:摄影床上、下端中点的连线。 ◆阳极效应:X线管阳极端有效焦点面积小,射线量分 布少;X线管阴极端有效焦点面积大,射线量分布大。
精品课件
斜方向
1.X线束从被检者的矢状面和冠状面之间射入
背腹第一斜位
背腹第二斜位
腹背第一斜位
腹背第二斜位
2.X线束向头侧、足侧倾斜
精品课件
水平方向、轴方向
水平方向:X线束与地平面呈水平面平行 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检体时,摄影方向称 为水平方向。
轴方向:X线束与被检者的组织、器官长 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方向。
精品课件
人体各部位的方向和位置
一、一般方向和位置
1、上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后:腹侧和背侧 3、内侧、外侧:正中矢状面 4、近侧、远侧:心脏 5、浅深:体表
精品课件
二、四肢的方向和位置
1、尺侧、桡侧 2、胫侧、腓侧 3、手掌侧、手背侧 4、足背、足底
精品课件
体
位
一、基本体位
1、立位
精品课件
(二)标记方法
1.铅字法 铅字法是利用铅能阻挡X线的原理,将镂字的 铅字贴于暗盒,摄片时经X线照射投影于胶片上。由于 铅标记制作容易、放置简单,故为目前医疗单位常用 的标记方法之一。常规X线照片铅字标记方法为:
(1)正位片 前后位片“正放”,后前位“反放”。
(2)侧位片 躯干部摄影标记一律“反放”,方位标记 以近片侧为准,即左侧靠片时放置“左”字,右侧靠 片时放置“右”字。四肢摄影标记一般与正位片相同 放置。铅字排成与肢体长轴平行。
化选择。
被照体
精品课件
胶片a 胶片b
3.滤线设备的选择
(1)滤过板 滤过板的作用是吸收X线管产生的软 射线,减少被照体皮肤的受照剂量,降低照片的 灰雾,提高照片的质量。X线管窗口除固有过滤 外,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千伏值来选用附 加滤过板。
(2)滤线器 滤线器安置在被照体与暗盒之间, 一般
上管电压摄
▲屏-片组合 根据不同的摄影要求,选用不同感色 域胶片时应于相应的增感屏匹配使用。 ▲整体片 照片范围包括肢体或器官中某一重点观察 部分的X线照片。 ▲功能片 能显示关节活动情况及器官生理功能情况 的
X线照片。
片记录所发现的具
▲点片 在透视下用胶
变部位影像的过程。 精品课件
有诊断价值的病
二、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精品课件
2.焦-片距及物-片距的选择
根据投影的原理,在X线摄影工作中,被
检体应尽量贴近暗盒。而焦-片距从理论上讲,越远
越好,但实际上要考虑机器的性能、X线管的负荷、聚
焦式滤线栅的使用、物-片距的大小、
焦点b
被照体的厚度等因素。焦-片距
的选择应以被照肢体影像放大、
焦点a
失真及模糊不影响诊
断为宜,进行最优
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
人体直立 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双下足并拢,足尖向前 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
精品课件
基准轴线与面 垂直轴
基准轴线(体轴):人体位于标准姿势时的轴线。
垂直轴:上至头顶,下至尾端并垂直于
地平面的轴线。
矢状轴(腹背轴):自腹侧面到达背
侧面,与垂直轴线呈直角交叉,与地
冠
面平行。
状
3.曝光前,先做暗盒装片、被检者体位摆设等工
作,可使X线管有充分的预热时间。
影技术选择和
4.曝光前必须做好摄
曝光时禁止调动各
曝光条件选择,
阳极全速运转后方 精品课件
种调节器。旋转 可加高压。
5.使用中应通过看、听、嗅观察机器有无异常 现象,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停机,进行检修。
6.严格按X线管的规格要求使用,严禁过载使用。 连续使用时要注意观察X线管热储量,一般管 套表面温度不可超过50℃,以防靶面熔化,X 线管损坏。
通过,与局部凹陷或突出部位呈切 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