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l X1 1 M 1图 B X 2 1
M 2图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按叠加公式 M =`M1 X1 +`M2 X2 +MP 作弯矩图。
计算控制截面弯矩:
MCB
1 14
ql2(上拉)
M AC
1 28
ql2(右拉)
1 ql 2 14
q
B
C
5 ql 2 56 A 1 ql 2 28
M图 ( kN m )
第六章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建筑工程系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一、2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C
用力法计算图(a)结构并作M图: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条件:
1 0
A
(1)
2 0
Δ1 是基本体系在X1作用点(B点)沿X1方 C 向的位移,即B点的竖向位移;
Δ2 是基本体系在X2作用点(B点)沿X2方
向的位移,即B点的水平位移。
A
q
B
l
l
(a)
q
B X2
X1
(b)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一、2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分别计算基本结构在每种力单独作用下的位移:
(一)荷载单独作用时,基本结构
C
q
B
的相应位移为:Δ1P、Δ2P。
1P
A
(c) 2P
(二)单位力`X1=1单独作用时,基 本结构的相应位移为:d11、d21。
δn1X1δn2X2 δnnXnnP 0
这就是n次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力法方程的一般 形式,常称为典型方程。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δ11X1δ12X2 δ1nXn1P 0 δ21X1δ22X2 δ2nXn2P 0
δn1X1δn2X2 δnnXnnP 0
推广到一般:
Δ1、Δ2、Δn 为原结构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已知位移。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二、n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的典型方程:
从原结构中去掉n个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多余未 知力X1、X2、…、Xn后所得到的体系沿多余未知力 方向的位移应与原结构中相应的位移相等。
根据叠加原理,n个位移(变形)条件通常写为:
δ11X1δ12X2 δ1nXn1P 0 δ21X1δ22X2 δ2nXn2P 0
B X 2 1 δ12
未知力X2单独作用时,相应位
移为:d12 X2 、d22 X2 。
A
( e ) δ22
由叠加原理,得: 1 δ11 X 1 δ12 X 2 1 P
2 δ21 X 1 δ22 X 2 2 P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一、2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由叠加原理,得: 1 δ11 X 1 δ12 X 2 1 P
C
δ21 B δ11
基本未知量X1单独作用时,相
应位移为:d11 X1 、d21 X1 。
A
X1 1(Leabharlann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一、2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q
B
C
C
1P
δ21
B δ11 X1单独作用时, 相应位移为:
A
(c) 2P
X 1 1 d11 X1 、d21 X1 。
A
(d )
(三)单位力`X2=1单独作用时,基 C 本结构的相应位移为:d12、d22。
思考:计算图示结构,作出M图。
P
P
2EI
EI
EI
l
(2)
δ21 X 1 δ22 X 2 2 P 0
1 2
ql2
C
(c)
作出`M1、`M2和MP图:
A
δ11
4l 3 3EI
l3
δ12
2EI
d21
C
(d) l
δ
22
l3 3 EI
1P
5ql 4 8 EI
2P
ql 4 4EI
A
系数和自由项代入方程(2)求解 基本未知量:
C (e)
得:
lA
q
B
MP图 B
(二)dii:主系数,都为正;
dij:副系数,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dij = dji (i≠j)
ΔiP :自由项。
位移互等定理
小结
n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的典型方程:
δ11X1δ12X2 δ1nXn1P 0 δ21X1δ22X2 δ2nXn2P 0
δn1X1δn2X2 δnnXnnP 0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δ11X1δ12X2 δ1nXn1P 1 δ21X1δ22X2 δ2nXn2P 2
δn1X1δn2X2 δnnXnnP n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δ11X1δ12X2 δ1nXn1P 0
特点:
δ21X1δ22X2 δ2nXn2P 0
δn1X1δn2X2 δnnXnnP 0
(一)有多少个多余约束就有多少个位移条件,就能 建立多少个方程。
2 δ21 X 1 δ22 X 2 2 P
由位移条件式(1) 1 0 (1)
2 0
得: δ11 X 1 δ12 X 2 1 P 0
(2)
δ21 X 1 δ22 X 2 2 P 0
这就是两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方程。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一、2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δ11 X 1 δ12 X 2 1 P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