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管理本科班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霍桑试验使管理的重点由物转向人
2.生产分类:物质型生产和服务型生产(服务型生产按与顾客直接接触程度分为:
3.A.纯服务作业 B.准制造作业 C.混合型服务作业)
4.生产管理的概念:也称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
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系统组成
5.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要素:人、物质、技术、资金、信息
6.生产系统构成要素:A.硬件性要素 B.软件性要素
硬件性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其组合关系,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企业内外协作关系等,以生产工艺和设备为核心。
软件性要素:在一定结构要素的框架结构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控制和质量管理等。
7.服装生产管理的要求和目的:
三要求:A.品种多样,产品质量高 B.产品成本低,价格合适 C.按期按量交货
五目的:A.降低成本 B.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C.增加产量和销售额
D.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半成品的库存量
E.减少成品的库存量
第二章
1.服装生产过程构成:A.服装生产技术的准备过程 B.服装主要生产过程(核心) C.服装辅助生产过程 D.服装生产服务过程
2.服装生产流程:九步骤A.服装设计 B.纸样与工艺设计 C.生产设备 D.生产与工作安排E.剪裁 F.缝制G.熨烫定型H.成衣品质控制I.后处理
3.服装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直线制、职能式和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第三章
1.物料管理的主要内容:A.用料计划与预算 B.物料采购管理 C.物料仓储管理
D.物料存货控制
E.在制品结存管理
2.采购方式:集中采购,分散采购
3.物料消耗的构成:指企业取得物料如面料、辅料、配件等开始,到制成成品为止的整个过程中物料消耗的去向。
由A.产品的有效消耗 B.加工工艺性消耗 C.非工艺性消耗构成
4.物料消耗定额的种类:A.工艺消耗定额 B.物料供应定额
5.影响物料消耗的因素:A.自然回缩 B.缩水率 C.疵点 D.段料 E.残疵产品
F.特殊面料
G.其他
6.ABC分类法:P55企业库存的物料按价格高低,用量大小,重要程度,采购难易分为ABC 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7.存货控制的基本内容:P60A.确定最高存货量 B.确定最低存货量(最低存货量=单位时间需求量×交货所需的时间) C.确定再订货存量
8.P74-75 大题:13题第一问14题一、二问
第四章
1.剪裁分配方案的实例:P84 P86例2考
2.拉布的方法:一般拉布法和对折拉布法
3.裁片分类:A.同件服装的裁片必须来自同一层布 B.同片裁片必须同一尺码 C.每扎裁片数量准确
第五章
1.单元同步生产系统:P130简称USPS,七特点如下
A.分为多个工作单元
B.每位操作员具有多种技能
C.用捆扎方式进行传送,数量一般为6~24件
D.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熟悉工艺流程
E.设备布局灵活,品种齐全
F.生产周期短
G.再制品库存量降至最低,进度管理容易,简化生产线的平衡问题
2.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组织主要包括:P138~144 注意P140~141的公式
A.确定流水线生产的节拍
B.组织工序同期化
C.计算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D.配备工人人数
E.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3.缝制生产线负荷平衡:P147 表5-7
4.混色混码装箱:P163 P166考14题考试自备直尺
第六章
1.服装生产能力的分析内容:P170
A.生产的品种分析
B.产品生产的流程分析
C.设备负荷分析
D.工时分析
E.服装面料、辅料的准备时间分析
F.场所负荷分析
2.生产周期的构成:加工、搬运、检查、停放
3.作业分配的内容:A.确定产品规格 B.准备所需物料 C.给操作者分配工作 D.安排上机
优先顺序 E.供给必要的物料 F.准备作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
4.缝制作业分配要领:A.操作者技能与分配工序要相适应
B.头道工序要选择有判断能力,工作稳定的人员担任
C.装领、袖、拉链等主要工序分配给技能熟练的工人
D.缺勤率高的人员尽量安排辅助作业
E.与主流结合的工序要安排注意力集中,且对前道工序有判断能力的
作业人员
F.准备作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
第七章
1.工序分析的目的:九点P214
A.把握工作系统的全貌,明确各工序的加工顺序,制成工序一览表
B.使加工方法更加明确,成品规格和质量要求简单明了
C.能按工序单元进行改进,可与其他工作进行比较
D.能形成作业动作改进的基础资料,找出改进重点
E.能成为生产组织设计的基础资料,体现工序编制,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情况
F.为工序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G.为作为作业人员或外加作业的指导书
H.能使整个作业流程合理化,简单化及高效化
I.能充分考虑节省作业分工的时间和费用
2.7S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内容:P245
概念: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
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前面的来自罗马拼音)素养安全节约(来自英语)
第八章
1.品质管理的发展:A.品质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C.全面质量控制阶段
考试题目类型: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10
三、多项选择题*5
四、简答题*5
五、材料分析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