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


后纵韧带
黄韧带(弓间韧带)
是连接相邻椎弓后部的弹性 结缔组织膜,由弹性纤维构 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参与 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厚 0.2-0.3cm,但其厚度和宽度 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 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 腰段最厚,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以 腰段为多见,常导致腰椎管 狭窄,压迫马尾,引起腰腿 疼。
翼状韧带
前纵韧带:
全身最长的韧带,很 坚韧,位于椎体的前 面,上自枕骨大孔前 缘,下达第1或第2骶 椎体,与椎体边缘及 椎间盘结合较紧。前 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 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的作用。
后纵韧带
位于各椎体 和椎间盘的 后面(椎管 前壁),它 较前纵韧带 狭窄,起自 枢椎,终于 骶管前壁。 它有限制脊 柱过分前屈 和防止椎间 盘向后脱出 的作用。
较细,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 椎下切迹。
椎孔: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全部椎骨的椎
孔连成一管,称为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椎上切迹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横突 椎下切迹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棘突
椎间孔:
椎骨迭连时, 上位椎骨的下 切迹和下位椎 骨的上切迹围 成一孔,称为 椎间孔(主要名 词),有脊神经 和血管通过。
乳副突韧带
上关节突的后缘, 有一卵圆形的隆起 称为乳突,横突根 部的后下侧,有一 小结节称为副突。 副突和乳突间有乳 副突韧带,韧带深 面有腰神经后内侧 支通过,该处韧带 肥厚或骨质增生, 均可压迫该神经。
髂腰韧带
位于L4、5横突与髂嵴、 骶骨上部的前面之间, 为一肥厚而强韧的三角 形韧带,起于L4、5横突, 呈放射状,止于髂嵴的 内唇后半。有防止L5椎 体的旋转、防止L5椎体 在骶骨上超前滑动的作 用,稳定了骶髂关节。
髓核 椎间盘
②韧缓冲压力,允许脊柱运动
椎间盘
终板
软骨终板
软骨终板有与其他软骨细胞一样的圆形细胞构成。软 骨终板在椎体上、下各一,其平均厚度为1mm,在中央 区更薄呈半透明状。软骨终板有许多微孔,是髓核的 水分和代谢产物的通道,在婴幼儿软骨终板的上下面 有微细血管穿过,在出生后8个月血管开始关闭到20— 30岁完全闭塞,故一般认为成人椎间盘是属于无血管 组织。软骨终板内无神经组织,故其损伤后即既不产 生疼痛,也不能自行修复。椎体上下的软骨终板如同 膝、髋关节的关节软骨一样,可以承受压力,防止椎 体椎骨遭受超负荷压力保护椎体,只要软骨终板保持 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发生吸收现象。软骨终板还 可视作半渗透膜,在渗透压下水分可以扩散至无血管 的椎间盘。
三、脊柱的骨性结构
脊柱的组成 由24 块分离椎骨、1块骶 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 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 脊柱的弯曲 颈曲:凸向前 胸曲:凸向后 腰曲:凸向前 骶曲:凸向后 脊柱的功能 保护、支持和运动
颈 曲
胸 曲
腰 曲
骶 曲
椎骨数目:
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 骶椎(5块) 尾椎(4-5块) 颈椎(7块) 成 人 胸椎(12块) 腰椎(5块) 总数26 骶骨(1块) 块 尾骨(1块) 总 数 - 块
33 34
幼 儿
椎骨的一 般形态
椎体(前面)
椎弓(后面) 七个突起(椎弓上) 椎上切迹
一对横突
一对上关节突 一对下关节突
棘突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横突 椎下切迹
棘突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椎体:
为椎骨的前部,呈短圆柱状, 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 质。椎骨的负重部位。 压缩性骨折 。
椎弓:是椎体后方的弓形骨板,弓与椎体连结的部分
• 纤维环 • 纤维环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 内层由纤维软骨带组成。各层之间有粘合样物质,使 彼此之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纤维环的前侧和两侧部 分最厚,近乎于后侧部分的两倍。纤维环前侧部分由 前纵韧带加强,纤维环后侧部分较薄弱,各层之间粘 合物质也较少,不如前、外侧坚实,但也得到后纵韧 带的加强。 • 纤维环的相邻纤维层呈交叉排列,可能与髓核对其所 施的内部压力有关,短纤维较长纤维更易遭受巨大的 应力,不利于两椎骨间的运动,可引起放射状撕裂。 纤维连接相邻椎体,使脊柱在运动时作为一个整体, 纤维环甚为牢固,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保持着脊 柱的稳定性。脊柱外伤时,必须有巨大的力量使纤维 环广泛撕裂,才能引起椎体间脱位。纤维环可使相邻 椎体可以有轻度的活动,但运动到一定限度时,纤维 环紧张,又起节制的作用,限制旋转运动。
覆膜
为 后 纵 韧带向上 的延续, 覆盖在齿 突后方, 向上附于 枕骨斜坡, 有防止齿 突后移, 保护脊髓 的作用。
翼状韧带
位于寰椎横韧 带的前上方, 张于齿突与枕 髁之间,有限 制头部过度前 俯和旋转运动 的作用。 寰椎横韧带和 翼状韧带有合 称寰枢韧带复 合,有稳定寰 枢关节和寰枕 关节的作用。
寰椎横韧带 位于齿突后方,较 坚韧,有限制齿突 向后方移动的作用。 寰椎十字韧带 寰椎横韧带中部向 上、下各发出一纵 行纤维束,分别附 于枕骨大孔前缘和 枢椎体后面,有限 制齿突后移的作用, 当暴力损伤韧带时, 齿突向后移位,可 压迫脊髓有致命危 险。
寰椎横韧带
齿突尖韧带
位于寰 椎横韧 带深面, 张于齿 突尖与 枕骨大 孔前缘 之间。 甚薄。 可限制 枢椎向 下移位。
髓核内的压力分布
韧 带
• 寰枕前膜 位寰椎前弓 上缘与枕骨 大孔前缘之 间的结缔组 织膜,宽而 致密,中部 有前纵韧带 加强,并与 之愈合。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寰枕后膜
• 位于寰椎后 弓与枕骨大 孔后缘之间, 位于枕下三 角深面,其 外侧部有椎 动脉和第一 颈神经穿过, 成人皮肤至 寰枕后膜约 4~5cm。
横突间韧带
• 横 突 间 韧带 分 为 内外 两 部 , 内侧 部 呈 腱弓 排 列 , 保护 脊 神 经后 支 及 血 管, 其 厚 度由 上 向 下 逐渐 增 厚 。 在 上 腰 椎 横突 间 隙 , 外 侧 部 发 育不 良 , 仅为 薄 的 筋 膜层 , 在 下两 个 腰 椎 横突 间 隙 , 参 与 构 成 髂腰 韧 带 , 在 腰5骶1之间,横突间 韧 带 即 髂腰 韧 带 的腰 骶部。
• 髓核
• 出生时的髓核比较大而软,位于椎间盘的中 央,不接触椎体,在生长发育中髓核的位置 有变化,到成年时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髓 核约占椎间盘横断面的50—60%。 • 依据年龄的不的同,水的含量可占髓核的 75—90%,在承受压力下,髓核使脊柱均匀 地负荷,在相邻椎骨的运动中,髓核具有支 点作用,如同滚珠,随脊柱屈伸向后或向前 运动。髓核虽不能被压缩,但具有可塑性, 在压力下可变为扁平,加于其上的力可平均 向纤维环和软骨终板各个方向传布。 • 髓核在椎体与软骨终板间起液体交换的作用, 直立时压力加大,其内含物中的液体可借渗 透压扩散至椎体,躺下时压力消除,肌张力 减小,液体经终板渗透至髓核。髓核的营养 靠软骨终板渗透,软骨终板与松质骨紧密相 连,椎体的松质骨内有丰富的血供。
关节突关节 • 各关节囊松紧不一,颈部松弛易于脱位,胸部 较紧张,腰部紧而厚。前方有黄韧带,后方有 棘间韧带加强,关节突关节参与构成椎间孔的 后壁,前方与脊神经相邻,颈段还有椎动脉穿 行。关节突关节有脊神经后支分支支配,该神 经受压或被牵拉,均可引起颈背腰痛。
颈椎关节突关节
• 颈椎关节突关节与全身各 种大关节一样属滑膜关节, 由上、下两关节突组成。 关节突与椎体平面约呈 40°~45°,关节面平滑, 覆有透明软骨,关节囊较 松弛。颈椎间小关节有引 导和限制运动节段的运动 方向的作用。如颈椎前屈 时,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 在下位颈椎上关节突上向 前滑动,但关节囊限制其 过度前屈。颈椎小关节排 列虽有利于屈伸活动,但 较不稳定,易受损伤。
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由3-7颈椎的椎体钩与上 位椎体的唇缘所组成。5岁以后随着颈段脊柱的运动而逐 渐形成,是由直接连结向间接连结分化的结果。
骶尾后浅韧带
棘上韧带的延续,几 乎封闭骶管裂孔。
关 节
寰枕关节 由枕骨髁与寰 椎上关节面构 成,关节囊松 弛,可使头作 前俯、后仰和 侧屈运动。借 寰枕前、后膜 加强关节的稳 定性。
寰枕关节
• 寰枢关节 • 包括3个关节,两侧由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 寰枢外侧关节,左右各一,相当于其他椎骨间的关节突关 节。 • 中间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构成的环齿关节; 枢椎齿突与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可使头 旋转。
椎下切迹 椎上切迹
椎间孔
各部椎骨的特征
颈椎:椎体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第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 有明显向上的嵴样突起, 称椎体钩,下面侧缘的相 应部位有斜坡样的唇缘, 两者构成钩椎关节,椎体 钩的作用是限制上一椎体 向两侧移位,增加椎体间 的稳定性,并防止椎间盘 向外后方脱出。 椎体钩
颈椎横突根部有横突孔,孔内有椎动、静脉和交 感神经丛通过。横突末端分为横突前、后结节,第6颈椎前 结节前方有颈总动脉,结节间有脊神经通过,前结节是肋骨 的遗迹,有时第7颈椎前结节长而肥大,形成颈肋,可深达 斜角肌间隙或第一肋上面,压迫臂丛、锁骨下动脉和静脉。
横突肋凹
下肋凹
胸椎棘突细长向后下方 倾斜,彼此掩盖成叠瓦状。
腰椎
椎体粗壮椎孔呈三角形,比胸椎大,但比颈椎小。棘突 短、宽,水平伸向后方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上常在此 作腰椎穿刺。第3腰椎横突最长,有较多的肌附着,穿行 于肌筋膜的腰神经后外侧支,可因肌筋膜损伤而引起腰 腿部疼痛,即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第4、5腰椎横突逐渐 变短,第4腰椎横突略向上翘,第5腰椎横突变得粗大。
横突
第1颈椎又称寰椎,主要特点是无椎体,横突较长。 第2颈椎又称枢椎,主要特点是有齿突,棘突粗大。
椎动脉沟
胸椎:
椎体呈短柱状,横切面呈心形,其矢状径比横径长,在椎体的 后外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上肋凹(大),下肋凹 (小),上下位椎骨的肋凹与肋骨头相关节。横突末端前面有 横突肋凹。 上肋凹 横突肋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