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扁椭圆形, 米粒大小的小体,是化学感受器。
面部深层 的血管神经
下颌支深面的 颞下窝
翼丛
上颌动脉分为3 段
⑴下颌颈深面 分支 脑膜中动脉
⑵穿越翼外肌
下牙槽动脉
⑶进入翼腭窝 眶下裂 眶下动脉
下颌神经 的分支
颊神经 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⑶ ⑵ ⑴
海绵窦
眼上V
眼下V 内眦V
面静脉
危险三角 颅内外静脉 相通途径之二
【翼丛】
面静脉
位于 面深部,
面深V
翼内、外肌之间,
由上颌静脉的属支
及其吻合支
交织而成。
头颈部静脉
腮腺导管 开口部位
位置分部
被膜
腮腺鞘
(成自封套筋膜)
② ① ③④
腮腺咬肌区
穿经腮腺 的结构
经腮腺的水平断层
①→④
颈部境界
和
体表标志
浅层结构
1 块肌肉 2 条静脉及周围的淋巴结 5 条神经 (4条颈丛皮支
⑸ 颅骨外膜
导静脉
颅内外静脉
(P 11)
交通途径之一:
板障静脉 (P 12)
颅内 硬脑膜窦
⑴
⑵ ⑶
⑷ ⑸
额肌 帽状腱膜
滑车上AVN
眶上AVN
第2层 AVN 分布特点
AVN 伴行
静脉 吻合成网,与颅内交通。 神经分布重叠。
颞浅AV 和耳颞N
枕肌
耳后AV 和枕小N
枕AV和 枕大N
面部浅层
的血管 淋巴 神经
鼻后孔 鼻咽 咽峡 口咽 喉口 喉咽
通连
食管
咽 消化、呼吸系的共同通道。 位置和上下界 位于颈椎前方 上达颅底,下至C6下缘 形态 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
鼓室
腭帆 后缘 会厌 上缘
分部及其分界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鼻咽癌
好发部位
腭扁桃体
梨状隐窝
C6
【咽淋巴环】
位于口腔、鼻腔与咽交界处的淋巴组织,
后: 颈交感干 颈上节
(颈中节 )
颈下节或星状神经节
•副神经? •颈外静脉?
颈动脉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
肩锁三角
颈根部
颏下三角
境界 内容
下颌下三角
内 容 境界
•下颌下腺 及周围淋巴结
•面动静脉 •舌下神经 •舌神经和
下颌下神经节
•甲状腺 位置:喉和气管
•甲状旁腺
前外侧
•气管(颈部)
•食管(颈部)
甲状软骨 中部
侧 叶峡
C2
C4
C6
(甲状腺最下动脉)
甲状腺的血管:
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颅—面部分界 头—颈部分界
额顶枕区 颞区
腮腺 咬肌区
头部肌肉—表情肌
颅 骨 侧面观 下颌 骨
和 颞下颌关节
组成 结构特点 运动
咬肌间隙
下颌支外面, 与咬肌之间
翼颌间隙
下颌支内面, 与翼内肌之间
咀嚼肌 和 面部筋膜间隙颅底内面和 海绵窦位置
内容
Ⅲ Ⅳ
Ⅴ1 Ⅴ2
Ⅵ
境界
上 :腭 下 :口腔底 后 :咽峡 前侧面:唇和颊
舌下神经及其降支( 颈袢上根 ) 副神经
颈血管鞘 内容
(上段〕
(下段〕
颈内动脉 和 颈总动脉 (内)
颈动脉窦 和 颈动脉小球
排
列
颈内静脉 (外)
关 系
迷走神经 (后)
及 出鞘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舌动脉
面动脉
胸锁乳突肌区
内容
• 颈丛及部分分支 •颈血管鞘 内容
及 前、后方结构
前: 颈袢(舌下神经袢)
+面神经颈支)
面神经颈支
颈部浅层
颈外静脉 颈前静脉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颈部 深层 肌肉
舌 骨 上 肌 群
二腹肌 舌 胸骨舌骨肌
…… 骨 肩胛舌骨肌
…… 下 胸骨甲状肌
……
肌 群
甲状舌骨肌
胸锁乳突肌
颈外 深侧 肌群 群
前斜角肌
中…… 后……
颈 深 筋 膜 和 筋 膜 间 隙
腋鞘
甲状腺上动脉 和 喉上神经喉外支的关系 甲状腺下动脉 和 喉返神经的关系
肌 三 角
内 容
甲状腺 上、中、下
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
甲
状 腺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
囊
喉外支伴行,靠近甲状腺
悬
上极时,二者分开。
韧
带
甲状腺下动脉 在甲状腺
侧叶后面与喉返神经交叉。
甲状腺 被膜
甲状腺囊(假被膜) 甲状腺鞘(真被膜)
口腔
分部
口腔 前庭
第三磨牙 后方
固有 口腔
(上壁)
腭
前2/3 后1/3
= 硬腭 + 软腭
后部 称为
腭帆
口腔底
(下壁)
咽峡
(后界)
口腔
唇
腭扁桃体
颊
腭垂 腭咽弓 腭舌弓
【咽峡】
是口腔的后界,由腭垂、 腭舌弓和舌根构成。
舌
舌根
界沟和舌盲孔
是舌的
分部
标志
舌扁桃体舌根粘膜内
的淋巴组织
腭扁桃体
轮廓乳头
舌体 和
面动脉 面静脉
面神经 5条 表情肌支 三叉神经 3条 终末支
头颈部动脉
颈总动脉 起止 行程中无分支
颈内动脉 颅外无分支
颈外动脉的分支分布
①-⑤
锁骨下动脉 的 起止分支
①-③
❖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 动脉起始处管腔膨大,
①
②
管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分叉处后方的,
*③
颈深筋膜深层 (椎前层) 颈动脉鞘 颈深筋膜中层( 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椎前 间隙
咽后间隙 气管前间隙
气管前间隙
胸骨上间隙
筋膜间隙及蔓延
封套层 形成结构
咽后间隙
腮腺鞘 下颌下腺鞘
椎前间隙
腋鞘
腋窝
T3
食管后间隙
后纵隔
颈前区
下颌下三角
颈 部
舌骨上区 颏下三角
分
区
舌骨下区 肌三角
舌尖
形态
舌上面-舌背
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丝状乳头
舌下面
4 种舌乳头 中,上3种含有味蕾
构 铀质 造 牙本质
牙腔
由神经血管 含
淋巴管和结 牙髓
缔组织构成
粘合质 牙根管 牙周膜 牙尖和 根尖孔
表示左上
Ⅳ 第4个乳牙
牙冠
牙颈
牙根
分部
牙式
记录病牙 位置的格式
5 表示右上
第5个恒牙
牙列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牙
是消化、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 包括:
① 舌扁桃体 舌根背面粘膜内 ② 腭扁桃体 腭舌弓和腭咽弓
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③ 咽扁桃体 鼻咽部后壁粘膜内 ④ 咽鼓管扁桃体鼻咽部侧壁,
咽鼓管咽口周围的粘膜内。
C6
咽
额顶枕区 层次
垂直纤维束
头皮
⑴ 皮肤
⑵ 浅筋膜
⑶ 帽状腱膜和额、枕肌
⑷ 腱膜下疏松组织(危险区)
甲状旁腺
侧叶后方, 中上、中下1/3处,
囊鞘间隙内。
甲状腺 被膜
毗邻
后内— 喉与气管、
咽与食管, 喉返神经。
后外—颈血管鞘、
颈交感干。
前— 即前面的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包括颈阔肌、皮神经、颈前静脉等) 3 封套层(颈深筋膜浅层) 颈血管鞘内容的排列关系 4 舌骨下肌群 5 气管前筋膜
颈动脉三角
迟牙或 智牙
出
6个月 2.5--3岁 6岁左右 13--14岁
牙 换
20 乳牙
萌出
出齐
开始逐个脱落
牙 32 恒牙
萌出
出齐
开口部位
腮腺的开口
第二磨牙根部的 颊粘膜
组成
开舌口下部阜 位
舌下腺(大导管)
和下颌下腺的开口
舌下腺 下 颌 下 腺
腮腺管
腮腺
浅部
下颌下腺
口腔腺 组成 共3对
咽前壁
(后面观)
鼻腔 口腔 喉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