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夫熊猫视听语言分析

功夫熊猫视听语言分析

《功夫熊猫》视听语言分析姓名:高迪学号:200709154061011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这部以熊猫为主角的三维美国电影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还未观看这部电影之时,关于熊猫、关于中国文化、关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动画片这类问题已经炒的沸沸扬扬。

仿似被借用了国宝熊猫形象就像被偷窃了文物一般重要。

而老早在日本借用西游记中人名物设做出《最游记》时,这类所谓的文化思考的拷问式文字就已泛滥国内。

当然我们确实缺少创新缺乏对自身文化的重视,但相对抱怨而言,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反省借鉴学习提高吧。

认真看这部电影,会发现其实大体的内容框架跟早年的香港武侠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默默无闻淹没人群中的主角,机缘巧合被寄予厚望,再厚积薄发取得成功。

这样看了不下百遍也有几十遍的老调题材为什么能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呢?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运用得道的中国元素。

整场电影下来我们不难听几个清楚发音字正腔圆的中国词,诸如豆腐、乌龟、针灸……再者中国的熊猫、反古的建筑、古老的功夫、筷子高跷等无一不是吸引外国人的元素。

在这个流行歌曲都唱到“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的大潮流下,这样的应景作品实在是讨巧又讨喜。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动画中的人物设定,主角熊猫肥波为一只心念功夫的面馆继承人,面对父亲鸭子的殷勤寄望显得脱力又无奈。

选择中国国宝的熊猫来作为片中主角大抵源于外国人对熊猫的稀奇,肥波这个角色在造型上基本遵循了大熊猫的基本形态,只是稍显臃肿,也只是为了剧情服务。

另外一位以智者形象出现在片中的龟仙人,这个角色的设定相对熊猫和浣熊师傅这样的随意为之而言更加贴近中国文化。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乌龟一直是长寿的标志。

以这样的动物来塑造一个智者的形象无疑是贴切的。

而片中很多广为传颂的经典名句也大都出自这位龟仙人之手,可见这个形象深入人心之时更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可。

其次片中代表一流功夫的盖世五侠的设定也是沿用中国功夫之名,蛇、螳螂、猴、鹤都是有名的拳法代表,而老虎则不用说是中国文化中的威武王者形象。

整场动画下来,它们的举止决定都完全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义字。

不难看出为了这么部动画,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专研也是很到位的。

整个故事的展开因为龟仙人的预言,而这个预言在后面证实之前龟仙人的那句话“子欲避之,反促遇之”,被视为威胁整个小镇乃正更广泛地区安危的豹子太郎将越狱成功,给整个武林带来腥风血雨,而唯一可以作为抵抗手段的是选取继承大统的龙战士。

而此时我们的主角熊猫先生还在做着功夫梦,却不知道不远的将来有那么多的际遇等着它。

将抗敌大业和平凡无奇的肥波联系在一起的契机正是龙战士的指定仪式。

而熊猫肥波也自此就开始了它宿命的拯救旅程。

从一个毫无基本功且身形欠佳的初学者姿态走到最后的大师人物,怎么看都是典型的励志故事。

其间各种曲折坎坷也只是为了最后的成功做了铺垫。

而故事的场景集中地为高高在上的极宫,整个宫殿的设计走的是中国古风,不管是多条雕龙柱子支撑的大厅,还是围墙圈起的院子都可见隆重的中国风。

特别是太郎和肥波打斗的那一段,一直从大殿打到院子,再从院子跳下了极宫,基本上带领观众浏览了整个场景的设计。

虽说场景上的复古做的确实中国,但诸如那面柱头龙头衔了卷轴的最后倒塌了的墙,一看就是江南水乡的作品,凑在一起实在谈不上和谐。

再者极宫内卧房房间布局的设计明显是日本式。

纵然偶尔有这样瑕疵般的文化盲点出现,但总体我们看功夫熊猫的场景设计却也是赏心悦目的。

最后丢开故事不说,单看三维设计的精致画面,就是国内从业者无法望其项背的。

在这点上妄图与之匹敌可能我们还要走过很长很长的路。

但如若仅仅是在吸引外国人眼光的中国文化上,比起这部电影中的故意为之,我们的电影还没在这方面有所觉悟,或许你可以在《无极》里面包含一个无极生万物的内涵进去,但他们不能明白究竟满神是这么回事的一个女人。

想走出国门更多的应该是浅入深出,而绝非故作高深姿态最后却空无一物。

《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早已是中国观众熟知的了,它的成功让我们很难不去思考它成功的原因。

尤其是它成功塑造了一个迟钝却又惹人喜爱的梦想家——熊猫阿宝。

说道梦想家,从古到今环绕整个地球,梦想家的产量应该名列前茅,因为作为有思想能力的人类都必须怀有梦想,梦想家不一定总坚持自己的梦想,但是有梦想总是好的。

阿宝就是一个梦想家,他的生活平凡的有点没特色。

阿宝,一个傻傻笨笨的熊猫滚来滚去、滚来滚去地做着自己成为一代大侠的春秋大梦,却真的在一次武林大会上阴错阳差的成为驱赶太郎的神龙大侠,突然而来的梦想成真让这只还没搞懂状态的熊猫有点诧异,面对师傅、五侠和众人的鄙夷,阿宝想要逃避自己的的英雄身份,但历经磨砺,阿宝最终战胜了自己,悟到了功夫的真谛,也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活宝阿宝——阿宝的造型分析影片的角色很多,如:五位大侠分别是猴、虎、鹤、螳螂、蛇,他们风格各异,分别代表了五种中国功夫的原型。

五侠戏剧性的拜了一只老鼠作师傅,他们的祖师爷是一只活了千年的老乌龟。

而兔子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影片里跑尽了龙套,一笔带过又不乏特色。

最令人诧异的角色可能是阿宝的爸爸了,他是一只感性而唠叨的鸭子,这成为整个影片中最滑稽的一点。

影片中的角色设计都很精彩,但最精彩的还是这个主角——熊猫阿宝。

阿宝,他作为全村唯一一只熊猫,他的国宝身份似乎也预示着他的一生将是不平凡的一生。

阿宝的造型很讨人喜欢:作为一只熊猫,本身已经让人很容易对他产生好感,加上阿宝可爱的圆滚滚的身材,搭配着不大灵活的动作和脸上丰富的表情变化,这个肉滚子可爱滑稽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英雄阿宝——阿宝的角色内涵传奇的故事大多数是离不开英雄主义,而英雄有很多种,阿宝的角色的成功来自梦工厂式的英雄主义。

《功夫熊猫》的制作团队来自梦工厂,而梦工厂这家公司致力于为这种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们造梦工作,尤其是老少皆宜的“笨蛋变英雄”的励志故事。

很多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做过相似的梦,而这类以逗乐为主的动画大片,正好可以让他们产生某种移情作用。

阿宝的梦很多人都有过,但是最后战胜现实的并不一定很多,这样的阿宝成功的完成了梦工厂式的英雄主义。

连导演John Stevenson 强调他们的创作是想带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的正面讯息,希望透过熊猫阿宝鼓励学生和年轻人,只要努力坚持梦想,一定会成功。

正如配音阿宝的杰克·布莱克所言:“阿宝其实是一个大小孩,所以小朋友和年轻人都会与这角色产生共鸣,投入他的成长之旅。

”(三)活生生的阿宝——阿宝的性格分析之所以阿宝如此让人喜爱、感亲切,源于其性格实在有太多平凡梦想家们的影子。

阿宝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平凡的熊猫,其实他在梦里当个英雄,再在现实中追追星,自己就感觉不错了,虽然对当个伙计他有点不满,但是也不至于对生活发出反抗。

阿宝和很多人一样,当狗屎运到来时,会有点怀疑,觉得别人可能比自己更应该碰到这样的运气。

阿宝和许多平凡的我们一样知道一种自嘲式的幽默感,身体不够灵活没关系,反正被凑惨点也不怎么疼,关键时刻肚子也能当武器。

阿宝身躯庞大但内心柔弱,心灵受了伤,就开始和许多失意人一样暴饮暴食,以吃来排解自己的痛苦,一点饼干,一个包子,一只桃就能安慰好自己,重新获得满足,而且从来不担心身材问题。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熊猫也有原则,这就是阿宝的原则,而师傅发现了阿宝对吃的执着,于是练功夫就这样从抢包子开始了……太多来自平凡人的取材,让这个角色的性格活生生的呈现出来。

毫无疑问虚构的人物,却感动了许多人。

笑过之后,发现这熊猫某个小动作小念头有点似曾相识。

阿宝无疑是成功的,他赚足了观众的笑声和电影票,从分析阿宝这个角色,也让我们注意到这个世界上梦想家这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将永远是观众席上的常客。

该影片讲述了由于恶魔太郎的冲出江湖,所以乌龟大师不得不举办武林大会选出一名代表,一个笨笨的熊猫阿宝,阴差阳错一个局外人居然变成了核心人物,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太郎。

全片中充满笑料,幽默,不乏人生哲理。

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

最核心的观点是宣扬一种精神胜利法——无论起点多么低,希望是永存的,只要不放弃,敢于做梦想,最终必能梦想成真,生活没有意外,成功没有秘密,秘密就在于选择相信;面对困难,乐观幽默,时不时自我解嘲,它都是克服困难的好办法。

阿波成功了,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因为他不仅仅只有一颗伟大的心,他还有一份对武学的敬畏,也只有怀着对武学的敬畏之心,他才能破窥天机,才能一悟得道。

如同迪斯尼的米老鼠诞生在二战、经济危机的时候,米老鼠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因为它的故事带给人们乐观和希望,让人相信,面对残酷的现实,要选择相信未来,心怀希望,乐观。

美国的这部动画片继承了一贯的唯心观、美国梦、阿甘等乐观主义精神,在幽默和搞笑的氛围中,让你受益很多,很受启发。

影片人物刻画、场景设计、风格选材雪山玄豹(片中太郎),中国概念里的一个名词,挺喜欢的一个角色,可惜是个反派,功夫是传说中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

五杰,中国功夫里代表性的几个派别。

虎妞代表的是中国功夫里的虎拳,她结局里对肥波作揖的那一句“Master”让我感觉特别有味道,她是口服心服的承认肥波大师。

螳螂是螳螂拳,在与雪豹一战的时候,这小虫的臂力不小哈,一个人拉着个大吊桥供他们五个在耍杂技,我看得汗哒哒;还有就是他给肥波扎针的片段,洋人对中的针炙还有研究呢,不过片中螳螂的针炙我看还不到火候,扎得熊猫变刺猬了。

还有蛇,貌似她的尾巴比毒牙厉害,能当鞭子抽,速度不错,特别是他用尾巴绑着雪豹的着手打雪豹自己的时候。

鹤是一大才子哦,文武双全呢,毛笔字写得不错,还喜欢戴一小帽,感觉很有隐士的味道。

猴子他跑起来的样子令我印象深刻,不过影片里没有过多的去表现他,也让我感觉他少了中国猴子的灵气和顽皮,不是很突出的一个角色。

影片里的大师是乌龟,可以理解,在中国文化里,乌龟都很长寿,很智慧的一动物,他阻止雪豹偷龙之旨的那一段虽然短,可是很精典呢,那点穴手法,真让人记忆犹新,还有就是他和师傅的一番谈话,感觉就是中国古代圣人的形象。

不过师傅是一小熊猫,让我有点不理解,可是教的龙之武士是大熊猫就感觉很理解了,呵呵,还有他对肥波的一些无奈的表情和眼神(虽然有点西式),让我感觉这是中国动漫里最最缺少的细节特写,也是让我感觉中国动漫缺少生动和人性化的一重要原因。

师傅这一形象让我想起很多老一辈的中国功夫片里的师傅(蛇形雕手,醉拳等等一些),花白头发,老皮老肉的,训练徒弟都感觉他们想变相的玩死徒弟一样,变着方儿的。

肥波,他的语言和表情还有动作(除了功夫)感觉完全是西式的,偷桃酥那段,还有和师傅抢包子的那一段,和雪豹抢龙之旨的那些镜头(被弹到或摔到空中的一些大叫声“哇噢~~啊哈~~哟吼等等”)这些加在一起让我感觉这只“不寻常”的熊猫是在国外长大的,或者可以理解成一个外国小青年学习中国功夫的故事情节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