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案说法论文

以案说法论文

以案说法
所在院系:测绘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姜凤宇
学生学号:0614112**
任课教师:张强
漫谈大学生恋爱暴力
一、大学生恋爱问题现状
近年来,受西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国人对恋爱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加之各大高校逐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也由于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已是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均趋于成熟。

他们都渴望与异性交往,渴望一场浪漫的爱情,所以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均有很大提升。

据调查:大学生群体中恋爱发生率为42.4%,性行为发生率为10.4恋爱群体中43%以上的个体有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恋爱经历;大学生恋爱群体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65.6%躯体暴力发生率为36.3%,性胁迫发生率为11.0%,有恋爱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中,50%以上的个体同时经历两种以上形式的暴力。

精神暴力、躯体暴力、以同时有有施暴和受虐经历者最多,性胁迫中施暴者最多。

有恋爱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暴力行为存在差异,女生的精神暴力和躯体暴力施暴多于男生,男生的精神暴力和躯体暴力受虐多于女生;男生更多性胁迫行为,女生更多性胁迫受害。

二、恋爱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恋爱暴力的产生可以算是偶然中的必然,它主要可以分为躯体暴力和冷暴力。

躯体暴力主要是指采用各种方式比如拳打脚踢等形式进行的身体上的实质伤害;冷暴力是易语言为工具的或是减少甚至停止语言交流,或是讽刺挖苦、侮辱性的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或威胁恐吓等形式表现出来。

1,恋爱暴力的特征:
普遍性和集中性、行为多样性、隐蔽性。

恋爱暴力的普遍性表现在它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恋爱伴侣中,集中性主要表现在它在某些个体中表现尤为突出。

行为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它可能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隐蔽性主要体现在它有时是很隐蔽的,隐蔽到让人感觉不到是在实施或受到恋爱暴力。

2,恋爱暴力的影响:
对恋爱暴力行为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暴力行为的影响、后果的重视。

躯体暴力和性胁迫可以受害者造成了直接的躯体伤害。

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中,至少1/3的躯体暴力和性胁迫造成了躯体伤害。

程度较轻的伤害如碰伤、扭伤、割伤和造成身体痛楚发生率最高,导致晕厥和骨折的严重伤害行为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暴力伤害行为发生频率也更高。

暴力伤害的反复发生,更说明某些暴力行为已是个体习惯的故意伤害,而非偶然的失手。

一次严重伤害可能造成永久的影响,持续的伤害的行为会导致慢性健康问题。

暴力问题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也可能愈演愈烈、不断升级,造成更多严重的后果。

除了躯体伤害,暴力行为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关系也非常密切。

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都可以引起个体适应不良,还可能引起个体适应不良,还可能引起情绪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残自杀、物质滥用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抑郁是暴力行为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同时经历恋爱暴力和性胁迫经历者抑郁程度最重。

恋爱暴力行为作为负性应激可能使个体产生自责、无助和自卑感,导致抑郁的发生。

由于恋爱暴力问题,近年来校园犯罪数量成迅速上升趋势。

三、恋爱暴力产生的原因
恋爱暴力的产生与年龄、性别、民族、家庭收入等社会人口变量均有一定
相关,恋爱暴力的施暴者所经历的暴力虐待和个体的心理特征与恋爱暴力也有很大相关。

据研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恋爱暴力的发生也越来越多,但又在三十岁后呈下降趋势。

躯体暴力的施暴者多为女性,性胁迫的施暴者多为男性。

另外,家庭经济状况对恋爱暴力也有一定影响,家庭收入过低者会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而心情烦躁压力过大,也就增加了恋爱暴力发生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家庭条件极为优越的“富二代”也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

恋爱暴力的发生与施暴者所受的教育有关的,由于受到错误引导,他们犯错也就显得极为平常。

童年的经历往往会给人留下久久不能抚平的伤疤,如果童年遭受到了过多的家庭暴力或来自其他方面的欺侮,那么长大后成为恋爱暴力施暴者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还有句话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经常看暴力影片或是社会上的暴力事件或是身边时常发生暴力事件,那么耳濡目染时间久了也就可能受到影响从而成为恋爱暴力的施暴者。

除上述外,恋爱关系本身与恋爱暴力的发生也有一定相关。

如果恋爱双方是同校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的几率就会相对较高,恋爱时间越长,精神暴力和躯体暴力发生率也就越高,但性胁迫有增高后下降的趋势。

既往恋爱次数对恋爱暴力也有影响,恋爱次数越多,躯体暴力发生率也就越高。

四、大学生恋爱暴力问题的解决
解决一个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

要解决大学生恋爱暴力的问题,我们还须从它产生的原因入手。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无法去改变,我们只能改变它的影响。

大学生通常都是成年人,并且有自己独立意识和判别是非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暴力问题呢?究其原因,则有可能是心理扭曲或是心理变态,也有可能是形成了一种施暴的习惯。

对于此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教育,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爱情观,让他们学会区分爱与控制。

嫉妒表面上似乎是因为爱的过深,实质上嫉妒和爱没有太大关系。

进行恋爱前要学会选择,了解对方的品行、性格,如果不合适的地方要说服引导,不能蛮横干涉,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教他们学会尊重、珍惜和感恩,让他们学会宽容与呵护,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绝对不行的。

在教育的同时可以对他们做一下实验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人往往在自己受到同样的待遇后才明白自己的做法是多么的可笑。

另外我们还应该限制暴力影片的传播,增加爱的教育。

同时我们也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毕竟家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家庭和睦,子女对恋爱伴侣施加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就会小不少。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的社会,如今的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对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携起手来去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让我们的世界跟暴力说再见!
五、大学生恋爱暴力问题的反思
如今的大学生实在我们大肆鼓吹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那么既然教育很好,就应该谨慎正确的处理事情。

他们处理事情为何那么冲动、不计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反思一下了。

“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说每个人刚出生都是一样的,没有那个人一出生就是恶贯满盈的坏蛋。

他们之所以后来变坏大都是受后天的影响。

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恋爱暴力的发生非常的普遍,但也许我们不知道家庭暴力的发生也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

据调查:很多恋爱暴力的施暴者都是见惯了或受到了太多的家庭暴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环节的问题,
就要对那些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的父母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白什么是道德,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当所有人都不那么自私,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宽容以后,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片和谐景象。

人离开家以后接触的就是社会,社会对人的成长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

如今我们的社会缺乏爱的教育,只是教育学生们该怎么学好课本上的东西,怎么取得高分,把他们都培养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却忽略了本应放在首位的爱的教育。

我们应该改变现状,把缺失的部分补上。

一个人没有信仰无所谓,但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一个既没有信仰又没有爱的民族是不敢想象的。

现在我们不是没有爱的民族但我们是缺乏爱的。

除了爱的教育之外,我们还要控制暴力影片的存在与传播,人们都有模仿的心理,即使是不想做的,认为是不对的事情,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就会不自然的去做,做得多了就不再认为这是错的了,总之,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很多需要改变的问题。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在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可以相信这一问题终将会得到解决,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的美好、和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