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以案说法
论文题目:观《造雨人》有感而论
学院:*
年级专业:*
姓名:*8
学号:*
观《造雨人》有感而论
看了《造雨人》以后,我感想很多。片里部分律师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去为我们一
般人所不能接收的犯罪一方辩护,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律师的道德问题。
这部电影是部很典型的反应美国律师生活的电影。也集中反映了美国律师界面临的几
个道德问题。我想,随着中国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法制生活越来越现代,中国律师界迟早
会面临这些问题,甚至,已经面临其中几个问题的“拷问”。
1、在利益与正义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
2、为有罪者辩护的是非问题
论题一:在利益与正义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
现在人有两大极端,要么彻底不相信有正义,要么天真的相信有正义。正义到底有没
有呢?有肯定是有的,但不可能是绝对的。从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结局就说明了我们民族有个
集体天真幻想的习惯。西方喜欢悲剧说明了西方人至少冷静上比中国人是有点优势的。在利
益与正义冲突时该怎么做,一般人要么不讨论这个问题,要么很天真的说要正义。我们最要
不得的就是天真。也要不得彻底的“成熟”。正义是必须要追求的,如果人人都没有这个想
法,或都不认同这个想法,那还真是悲哀。可正义确实很难完全的实现,总有不如人意的地
方。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
对于律师追求利益我觉得无可厚非,律师本来就是商业活动的一员,他必定要追求利
益。什么样的追求利益才是正当的,这没有标准,或说无法定出标准。对于律师的义与不义,
我们困惑、无力。而这又能怎么样呢?如果律师追求利益是必然的,那么正义又如何去保障?
法人客户有财力去供养一帮高级法律爪牙,那么个人用户难道只有祈求上帝?在现阶段,我
们如何去保障个人的权利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正义的天平究竟如何托起,我们毫无答案。
电影里面主人公最开始是追着救护车而动的律师。这不是美国式的幽默,而恰恰是美国
的现实。美国确实有一帮小律师,叫疏忽过失案律师。大家或许觉得这种人可笑,而他确实
存在,并发挥作用。也许有像男主人公那样为正义而战的律师。而更多的是像彪汉那样以此
为生的“讼棍”。但最基本的正义,却来自他们。美国律师成本之高昂让一些中产阶级以下
的人根本无力承担。而这些律师,以他们对财富的鬣狗般追求,实现了部分的正义。其实我
们要明白的是,人类社会现实中只有部分的正义,而且还需要为之努力。而这种人,或这些
帮助小人物的人,往往有惊世之才。
预期将自己放在正义的大位上,不如把自己放在现实的泥土中,那样你会轻松一点。那
么,我们究竟还要不要正义,还要不要利益呢?世界上不一定总是只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
择正义而且是会带来利益的正义。因为帮一个当事人赢得诉说无论如何都足以称得上正义。
难道不是吗?只有小人物才配赢得官司?只有弱小者才有正义?这样的规则难免对强者太
不公平了。对弱者的过分同情与溺爱怎能不是一种不正义的想法。
我对此的态度是,当为一个客户服务时,就该为其尽全力取得他期望的利益。而是否
正义,不是律师工作的必然标准。那么律师就是一群可以随意雇用的杀手吗?当然不是,我
之前的话与其说是在为“好利者”辩护,不如说是对正义绝对论者的批驳。如果,一个人,
很不招你喜欢的人来找你代理官司,你完全可以拒绝。所以,所谓正义只是人心中的一杆称。
人心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统一对正义的定义。
论题二:为有罪者辩护的是非问题
在无知之幕下,没有好人坏人的资料,没有对犯罪的仇恨与偏见。大家必定会选择一
个既能让好人有好处也让坏人有好处的规则,准确的说,既保护好人,也要保护坏人。因为
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好还是坏。这才是正义的原则。我们要有一个认识:拯救一个人,总是正
义的,哪怕他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我们对罪犯的厌恶明显来自我们将自己想象为被害人所来了的恐怖的想象拟制。由于
在对被害场景的想象是片面和不真实的,反而有巨大的恐惧感。正是由于这种恐惧感,我们
同情被害人而痛恨罪犯。
我们并不是在这争论是否该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对犯罪行为
不加以惩罚,社会的风气必然向灾难方向倾斜。所以惩罚是必要且正当的。但我们争论的是
何种程度的惩罚才适当。对于一个让人憎恶的杀人犯,强奸犯或贪污犯,在他们有可能在法
律上无罪或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象的那种程度的罪时,我们的态度明显表现着我们的文明程
度。当然文明不是伪善,但文明更不是野蛮。
我们对罪恶的仇恨既产生于我们善良的心灵也产生于我们对罪恶的报复心。而这报复
心确确实实是种不太文明的态度。无论如何,报复的心理总是不够光明磊落与文明开化的。
我们总希望对我们所痛恨的罪犯进行我们所喜爱的,最能发泄我们愤怒的刑罚。我们泄愤的
想法绝对没有站在道义上的至高点。我们永远需要明白一点,刑罚的设立与其说是为了报复
犯罪到不如说是为了震慑犯罪。以报复为目的的刑罚明显会有失公允。也许人们说我在教人
做东郭先生。事实证明,如果对一个狼进行姑息,确实会纵容一只狼;但对一只狼残酷,确
实也无法震慑其他狼不犯如此的过错。那么我们是否还有理由对一只可恶的狼进行严酷的惩
罚。对狼的宽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狼得到更好待遇,而在于对自己的灵魂救赎与自己的
文明进化。让自己变得伟大与崇高,是我们宽容犯罪的原动力。
所以,对一个罪恶的人施以援手,绝对不是愚蠢的,恰恰是崇高的,因为他克服了人
心对伤害的报复心。所有反感罪恶的人,总在心理潜意识的认为自己是不会犯罪的。我们在
评估犯罪时,也总将自己放在正义天平的顶端,仿佛自己不偏不倚。而实际上确并非如此,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自认为清白体面的人对犯罪的评价永远不会是公平的,因为他心中有对
犯罪难以掩饰的厌恶。我们再分析下罪犯与自由人的区别。事实证明,犯罪的人,天生的、
无可逆转的是个爱破坏的变态的概率是极低的。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与能力去寻找另一种比
犯罪更体面与合法的“工作”。犯罪的人确实以其犯罪的行为为生,并心里也认为这是自己
的工作。
我们也需要承认有一部分罪犯确实心理变态,他们犯罪的原因确实是邪恶无比。那么,
我们该怎么做?每一个自认正义的人都会主张对其进行严惩。而我却踌躇不前,因为我困惑
于主持正义与野蛮报复的界限。它到底在哪?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评价自己对有罪者
辩护的行为。纽约有一位优秀的刑事辩护律师——马丁·厄德曼。过去25年间,他为超过1
0万的罪犯辩护。让他们在监狱里少待了成百上千年,而在这些年中,他们又抢劫、强奸、
夜盗与谋杀了数以万计的人。想到自己曾插手这些坏人的伤害,使马丁深感无聊与无关。“我
与正义无关,”他说,“正义甚至不是天平的一部分。如果你说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道德
反应,那你是对的。”
我们该如何评论这为杰出的律师?称他是正义的天使还是邪恶的恶魔?我想对这两种
称号,他同样没有兴趣。我们一直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到底维护一帮无耻的、卑鄙的、让
人痛恨的罪犯的权利的意义在哪?如果说这是正义女神的要求,那么他们继续伤害了别人我
们该如何解释正义在这里面的责任?如果我们害怕维护了一个罪犯的权利,而使更多人受
害,那么这种思想的不正义性往往被我们自己所忽略。我们因何以认定这帮罪犯还会继续犯
罪。因为我们对这帮恶棍的正确的理智的分析?我们对这群无赖的直觉?以往无数的事实案
例?甚至一份证明他们有报复社会心理的心理分析报告?我只能说,在没有事实证据下,在
罪恶还没发生前,对一个潜在罪犯的定罪是不义的。
我们没有权力去给一个没发生的犯罪进行审判 ,尽管这只是在我们心中的。但这样想
依然会让那帮被我们在心中审判过的人蒙受我们的偏见以及由偏见而带来的不公。如果说对
一个惯犯的一再宽容是种持之不懈的感化的话,我相信,哪怕我们宽容一百个罪犯只有一个
变好了。这种成就的善足以让我们坚持这么做。
每个罪犯,无论他现实中是多么的罪恶,我们如果发现他法律上并没有犯罪,就应当
为其做无罪辩护。我们要明白的是,以主观情绪进行的正义解读必定发现不了正义的真正涵
义。特米斯蒙上双眼为的就是不眼睛带来的偏见所困扰。我们坚持对犯罪的惩罚,一但不正
当或超过正当范围,就不会匡扶那女神手中的天平。如果说法律有漏洞而没有惩罚一些犯罪
行为,这样的责任是立法者的问题,不是执法者的问题。执法的人不该去为立法的漏洞去修
补。有人问难道就要放过一个罪犯,让社会失去安定、道德伦理陷入混乱?我只想说,如果
我们惩罚了一个法律上没罪的人,哪怕他事实上罪犯滔天,那么不义的是我们而非他。我们
的做法才让社会失去安定,道德伦理陷入混乱。也许,你无法赞同我说的话,我要说的是,
你总有一天会明白,程序正义也许比实体正义更有意义;正义的树立,不应该来自情绪。
对于律师们的道德问题,我们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去衡量。但律师们应该有作为
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尽自己的所能去维护正义,即所谓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