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58页PPT文档

环境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58页PPT文档

§1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2 水循环 §3 气体型循环 §4 沉积型循环 §5 有毒物质的迁移和转化 §6 放射性核素循环 §7 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19.08.2019
§1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生物地化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19.08.2019
生物地化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
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它们 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 和交换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即物质循环 (cycling of material) 。
19.08.2019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 是循环的;
②消费者:异养生物,主 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 种动物。
③分解者:异养生物,把 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无机物,包括细菌、真菌、 放线菌和动物等。
19.08.2019
生产者(producers)又称初级生产者 (primary producers),指自养生物, 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 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 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 的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初 级生产者也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 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媒介。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 的状态,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 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 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 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 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
19.08.2019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 一方面是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 ,即抗 干扰的能力(抵抗力resistance);
③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 的平衡状态。
④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 生物放大现象。
19.08.20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生物积累(bioaccumlation):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进 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 的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
19.08.2019
§4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 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19.08.2019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
(据周立志)
生态系 统的营 养结构 (物质 循环)
②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描述。库 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 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前 者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时间长,流动 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 滞留的时间短,流速较大。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 (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称流通率。
“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据周立志)
食物链
食物链(food chain)和营养级(trophic level) 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在 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似链条式的 关系,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 级一级地转移到大型食肉动物。食物链上 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阶层或营养级,指 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 和。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9.08.2019
§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ecosystem)的定义: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
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 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提出)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
19.08.2019
19.08.2019
知识点回顾
个体生态
生物与环境
种群生态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种内、种间关系
群落生态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动态 生物群落的分类
19.08.2019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 气体型循环 沉积型循环
19.08.2019
§2 水循环(aquatic cycle)
水循环的意义: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水循环的途径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空气污染和降水; 改变地面,增加径流; 过度利用地下水; 水的再分布。
环境 (土壤、空气、水)
生产者 (绿色植物)
还原者 (细菌、真菌)
消费者 (动物)
生态系 太 统的营 阳 养结构 辐 (能量 射 流动) 能
放牧系统
净初级 生产
呼吸散失
分解系统
呼吸散失
能 流
死有机物


19.08.2019
19.08.2019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
食物链越长,最后营养级位所获得的能量 也越少。因为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营养级 越多,其能量损耗也就越大;
19.08.2019
食物链的特征
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直接相关;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它 不仅在进化历史上有改变,在短时间内也 会发生变化。
19.08.2019
19.08.2019
食物链的类型
捕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又称捕食食 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如草食动 物、各级食肉动物。
牧草→ 羊、牛→ 狼
以绿色植物为起点,是活的生物体。 腐食食物链(detrital food chain):又称碎屑食
物链,从死亡的有机体或腐屑开始。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指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 级上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 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 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 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 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 体中该类物质的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19.08.2019
19.08.2019
19.08.2019
19.08.2019
19.08.2019
19.08.2019
19.08.2019
19.08.2019
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 究计划均把焦点放在生态系统
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其中心研究内容 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等) 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 倾向 ,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恢复力 resilience)。
19.08.2019
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生态系统具有自 我调节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自 然生态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控制论系统, 因此,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调 节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 要的作用。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重点研究人类活动 与生物圈的关系;
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中心任务是研 究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维持改进生态 系统的生物生产力。
19.08.2019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5个方面: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 究 全球性生态问题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动植物残体→ 腐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顶级肉食动物
以动、植物残体为起点,数量越来越少。
19.08.2019
食物链的类型
寄生型食物链:以活的生物为寄主,夺取寄
主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生存。体型越来越小, 数量越来越多。
植物 →动物 →寄生物 →更小的寄生物
19.08.2019
食物链的特征
食物链的长度通常不超过6个营养级,最 常见的4—5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沿食物链 流动时不断流失;
19.08.2019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六大组成成分
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 非生物成分
气候因素
生产者
(producer)
消费者
(consumer) 生物成分
分解者
(生物群落)
(还原者)
(decomposer)
三大功能群
①生产者:自养生物,主 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 括蓝绿藻和一些能进行光 合作用的细菌。
燃料
扩散
水生植物 光合作用
CO2
19.08.2019
腐烂
腐烂
碳化作用 泥碳 煤化 石油
氮循环(nitrogen cycle)
大气库
闪电
大气库
HN3,NO,NO2,
化学反应
降 脱氮N2O , 火水
工业固氮

(汽车,化肥,电厂)
N2 大气
生物固氮

动植物
用 土壤
活体 共生或 自由生活
蓝藻
其它 动植物
中无 机氮
19.08.2019
水循环示意图
西德地区的水循环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