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史-第五章-设计改革教学内容

工业设计史-第五章-设计改革教学内容

美国送展的农机和军 械等。这些产品朴实无华, 真实地反映了机器生产的 特点和既定的功能。
但从总体上来说,这 次展览在美学上是失败的。
促成设计改革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
(1) 出于对粗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反感; (2) 设计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 ;
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 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例如法国送展的一盏油灯,灯罩由 一个用金、银制成的极为繁复的基座来 支承。
又如:一件女士们做手工的工作台 成了洛可可风格的藏金箱,罩以一组天 使群雕。花哨的桌腿似乎难以支承其重 量。
设计者们试图探索各种新材料和新 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将洛可可风格推 到了浮夸的地步,显示了新型奇巧的装 饰方式。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法国的新艺术流派3)德国的来自艺术流派: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 风格”,在“青春风格”艺术家 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 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 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
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 但它用抽象的自然纹与曲线,脱掉了 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 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霍夫曼——布鲁塞尔郊区斯托克列宫的建筑设计
4、德意志制造联盟
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 制造联盟。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 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这个组织的目 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 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 支持态度。
3、维也纳分离派
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 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 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其口号:“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 的思想、几何形式与有机形 式相结合的造型和装饰设计, 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 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征而又 独具特色。
2、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Art Nouveau)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 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1)新艺术运动的概述
新艺术运动潜在的动机是彻底地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
1)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这种风格体现了一种怀旧的趋势和 折衷主义的混乱局面,只是冷漠而机械地照搬经典的传统形式。
设计流派和组织:
1、工艺美术运动 2、新艺术运动 3、维也纳分离派 4、德意志制造联盟
设计师:
1、拉斯金 2、莫里斯 3、德莱赛 4、沙利文 5、戈地 6、麦金托什 7、贝伦斯
设计流派和组织
1、工艺美术运动 (1)原因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的 产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 准。
1)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出现了“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这些线条一般是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 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 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在新艺术运动中,出现了 几种新艺术的流派:
巴塞罗那米拉公寓
2)法国的新艺术流派:
法国新艺术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所 采用的动植物纹样大都是弯曲而流畅的线条,具有鲜明的新艺术风格特色。
设计师
1、拉斯金
对中世纪的社会和艺术非常崇拜,对于博 览会中毫无节制的过度设计甚为反感。但是他 们将粗制滥造的原因归罪于机械化批量生产, 因而极力指责工业及其产品。
在反对工业化的同时,拉斯金为建筑和产品设计提出了若干准则,这成为 后来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准则主要是:
工业设计史-第五章-设计改革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举办这次博览会的目的既 是为了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 伟大成就,也是试图改善公众 的审美情趣,以制止对于旧有 风格无节制的模仿。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展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式样,反 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 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 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
(1)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旧有的样式。 (2)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拉斯金厌恶新材料, 曾以辞职来抗议在牛津博物馆建筑中使用铁。他反对“水晶宫”也是出于同一理由。 (3)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拉斯金把用廉价且易于加工 的材料来模仿高级材料的手段斥之为犯罪,而不是简单的失误、缺乏良好意识或用材 不当。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对于传统艺术的关注,使人们对所谓趣味的衰落问题深表关 切,从而导致了设计改革的浪潮,
其目的——力图重新建立起先前的趣味标准,以矫正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扩大 所带来的"破坏效应"。
内容概要
第一节 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第三节 拉斯金、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第四节 19世纪的工业设计师——德莱赛 第五节 芝加哥学派 第六节 新艺术运动 第七节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 第八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
2)新艺术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自然主义。 3)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
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2)新艺术运动的起源
新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因素; 2)文化上,“整体艺术”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家中流行; 3)技术上,设计师对于探索铸铁等新的结构材料有很高的热情;
(2)特点 1)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 2)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
为其活动的基础; 3)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
“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
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 过去手工制造的产品相比,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有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仍 照搬传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使难于应付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 雕细琢的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有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 其单纯简洁的样式,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 费者难以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