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七年级合科竞赛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请按题序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金窖.(jiào)泯.灭(mǐn)竦峙.(shì)踉跄.(qiàng)B.黄晕.(yùn) 一霎.间(shà)静谧.(m ì)鲛.人 (jiāo )C.发髻.(jí)黛.色(dài)主宰.(zhǎi)宽恕.(shù)D.骸.骨(hái)澹.澹(dàn )禀.告(bǐn)高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A.浪费明察秋毫绝处逢身直接霄汉B.慷慨具体而微昂然挺立无精打彩C.寂寞肃然起劲随风飘荡百感交集D.诀别海市蜃楼碌碌终生获益匪浅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这种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容量大得惊人。
②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
③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是顺应天理,合乎人情的。
④为了庆祝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我校团委积极一个内容丰富的展览会。
A.存储、强占、节制、筹办 B.保存、占领、管制、筹备C. 存放、夺取、限制、筹建D.储藏、攻占、制约、筹措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在文学家的笔下,祖国的山水就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B.月光下,整个西湖静谧、安详,好像半睡半醒着。
C.老师的话好像一股暖流,溶解他心中的冰疙瘩。
D.书是最好的老师,随时随地能解答我的疑惑。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
_①_,使湖光山色天影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
在这秀美的湖上,惟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_②_.大地慷慨地赐予人类这宁静地自然环境。
A.①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②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衬托了湖面的幽静B.①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②湖水的明净衬托天鹅的洁白,湖面的幽静衬托天鹅的叫声C.①四周的雪峰和高空的白云被明净如镜、清澈见底的湖水清晰地倒映出来②湖水的明净衬托天鹅的洁白,湖面的幽静衬托天鹅的叫声D.①四周的雪峰和高空的白云被明净如镜、清澈见底的湖水清晰地倒映出来②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衬托了湖面的幽静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著名的宋词。
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故事。
C.《我的信念》是玛丽·居里所写,她是美国人,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D.《天上的街市》《静夜》是诗人郭沫若的作品,他的代表诗集是《繁星》。
7.某中学为帮助四川灾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中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名(任选三题)。
(3分)A.倒拔垂杨柳《水浒》人物______B.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人物____C.指鹿为马历史人物________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人物_____9.根据课文,填写古诗文(任选三题)。
(3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②《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③王湾《次北固山下》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的句子是,”。
④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10.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关注父母(14分)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____①_____,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
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
爱酒的他___②___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
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
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
”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
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
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
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们反复津津乐道。
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_____③____;我为父母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
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的慷慨大方,而不善于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菜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陪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
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_____④_____和关注。
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马上动手,给我们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吧!11.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入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A. 缘分决意潮涌体察B. 本分决意潮湿体察C. 本分执意潮涌体贴D. 本分执意潮湿体贴12. 第三段中:“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一句,表明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13. 第四段中: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竟使父亲感到“惊奇”。
父亲感到“惊奇”的原因是什么?(2分)14. 文中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5. 本文通过三个事例,阐述了一个中心。
请你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来进行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3分)16. 请你举一个关心你父母(或闹矛盾)的例子,并描写出得到你父母当时的心情。
(3分)(二)地平线(11分)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
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
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
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头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
去那儿还远吗?”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
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头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
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
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
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
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
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
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17.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的原因是什么(2分)18.你如何理解加点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4分)19.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3分)20.你认为“地平线”在文中指什么?(2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注】①黥: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的刑罚。
②梁: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将国号改为梁。
③刑徒:受过刑罚的人。
2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3分)A、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B、乃阴.使召孙膑C、窃.载与之齐2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人不知而.不愠B.乃阴使.召孙膑齐使.以为奇C.得为.惠王将军为.人谋而不忠乎D.马无故.亡而入胡故.又名“鬼市云2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②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4、庞涓是怎样一个人?(2分)2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1)诗的一二句中“净无苔”“手自栽”表明主人公有怎样的品质?(2分)(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四、作文(30分)题目:那一次,我真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扣题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8年第一学期学区七年级合科竞赛语文答题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7、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中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3分8. 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名(任选三题)(3分)A BC D9、根据课文,填写古诗文(任选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