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匆匆科目教学对象授课人课时安排语文六年级刘丹婷两课时一、教材解读《匆匆》这篇讲读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写于1922年3月28日。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
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
《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教材p4~6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教学点:1、学生自主学习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积累叠词。
2、仿照课文的排比句式的写法自己续写几句。
能力教学点:1、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
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熟练,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悟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作者细致描写、多种修辞精湛的写作手法,积累语言。
仿照课文的排比句式的写法自己续写几句。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德育渗透点: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以及解决办法1、抓住重点句段,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了解珍惜时间的意义。
2、体会作者笔下时间的匆匆流逝,产生珍惜时间的生命感受。
3、从课文内容想开去。
感悟课文语言美,领悟并学习作者精湛的写作手法。
4、感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通过重点语句得赏读和分析,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丰富朴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着的彷徨复杂的心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以解决。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北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经过了几年的教学,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学生对散文这种体裁很感兴趣,特别喜欢读本课;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教学理念的设计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遵循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为最基本的教学理念。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新科技的强有力的支持下,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深切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和教师对重点词句的点拨,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交流(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进行创新说话,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六、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教学在具有有多功能电教平台的教室;资源有《匆匆》ppt多媒体课件、惆怅的音乐、朱自清的资料。
七、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初步了解时间匆匆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ppt演示课件音乐、美丽的春景图、课题a、bb 时间来去匆匆2分钟下载、自制感悟时光来去匆匆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熟练,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ppt 演示课件朱自清资料、课文朗读、重点句hb、e时光来无影、去无踪7分钟自制、下载品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
感悟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作者细致描写、多种修辞精湛的写作手法,积累语言。
ppt演示课件重点句、音乐g、f、ia、b、e与作者产生共鸣20分钟自制、下载总结升华深化主题ppt演示课件重点句、音乐h、ih升华感情7分钟自制课后拓展巩固所学知识ppt演示课件选作内容jh巩固效果4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备应用分析一、情境导入,了解时间匆匆。
师:(随凄婉音乐深情的)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整个大地又是一片欣欣向荣。
燕子去而复返、柳树吐故纳新、桃花艳丽开放,(课件展示美丽的春天。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阳光明媚的春天吗?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度过多少个春天了?让你们由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转眼变成了现在的小男子汉、美丽的小姑娘,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师:是啊,时光匆匆啊!就像朱自清文章所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今天我们来拜读一下朱自清的名作《匆匆》,看看他是如何生动地把时间写成名篇佳作的。
(板书课题)(教师相机课件出示课题)学生说说自己的年龄。
学生在音乐中可能感悟到:(时间过得真快啊!)(时光匆匆而过。
)学生充满感情地齐读课题。
1、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ppt出现美丽的春天图片,从像流水一样的音乐中把学生的思绪带入遐想中。
钢琴曲一直播放。
使学生的感情也随作者的深入而受到感染。
(幻灯片1)2、课件出示课题以及作者。
(幻灯片1)二、深情朗读,产生共鸣。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朱自清吗以及他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吗?(课件出示朱自清资料)师: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平实朴素却饱含深情。
《匆匆》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离现在80多年了,一篇80多岁的文章,你能读好它吗?老师想先读为快。
(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师: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你们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同时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朱自清,走近匆匆,用心灵去倾听那来自作者内心深处的语言。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师:读完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朱自清资料。
学生接龙朗读课文,交流内容。
1、课件出示教师整理过朱自清的资料。
(幻灯片2)2、音乐响起,老师煽情地朗读课文。
3、课件出示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明确初读要求。
(幻灯片3)三、品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
1、了解日子一去不复返。
师:同学们,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又说明了什么?(课件出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师:从这个句子你看出日子具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一去不复返)师:每个人都充满了疑惑,而文章的开头却有这样一段文字(课件展示):“燕子去了……有再开的时候。
”谁愿意告诉大家,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想告诉大家什么呢?(指导学生排比句的好处:情景交融)师:让我读一读这段文字。
2、感悟时光流逝的无声无息。
师:是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人生就像这个沙漏,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只能是越来越少,在第二段中,作者就深有感悟,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二段: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你们知道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吗?作者把这八千多日子比做了什么?他运用这个比喻是想说明什么?它说明了时间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教师板书:时间来去无影无踪)师:你觉得作者这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师:你们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吗?师:作者在为流逝的八千多日子感到伤感和惋惜,那么你们呢?你的人生度过多少日子了?你对流逝的这四千多日子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这段文字。
3、明白日子总是匆匆而过。
师:过去的日子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流逝了,而且还会继续流逝下去,作者也产生了新的疑问——(课件出示:去的尽管去了……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是无影无踪的,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将日子赋予了形象,是看到见的摸的着的。
下面同学们自己看书找一找朱自清笔下的日子的形象。
师:作者怎样描述自己的日子来去匆匆的?师:噢,原来太阳它有脚啊!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
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
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____的时候,从____过去。
师:作者内心对匆匆流逝的时间的惋惜之情也要在同学们伤感的语气中得以实现。
让我们在这样的心情下,随着音乐一起朗读一段。
4、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
师:哎,时间就是这样从我们的手中轻轻悄悄地溜走了,让我们在第四段中再次感悟作者的心声。
自己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师:你发现这段话的每一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师:那么,作者在惋惜什么呢?同学们猜测一下,其实答案就在这些问句中,用心读一读,你就会感悟出作者的心声。
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
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第四段的哪儿可以看出?(课件展示: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课件展示: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