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李大钊PPT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1916年6月,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死去。但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并未从人们头脑 中消除。当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也是这一 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17岁永平府中学读书:在这个新式学堂里,他开始接触新学,开阔了眼界。 • 辛亥革命,受革命英雄的气概影响 • 1912年6月写下了《隐忧篇》、《大哀篇》等文章,揭露了在所谓共和体制下民权的丧失,人民的苦
1905
1915
1918
1920
大革命失败 1927
1942
1879 1898 戊戌变法
1911 辛亥革命
1917 任北大文科学长
1919 五四运动
1921 当选中央局书记
相交
毛泽东:崇拜者变至陌路人 胡适:两个反对的朋友 李大钊:不打不相识 鲁迅:最具价值的作者
包办婚姻高晓岚
身世:安徽六安霍邱临淮乡人 年龄:比陈独秀大2岁 作派:典型的封建女子 婚后:育有三子一女 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子) 陈玉莹(女)
史说新语陈独秀与李大钊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revolution figures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revolution figures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宣讲人:某某某 时间:20XX.XX
简介
‘以为不知爱国,宁复为人,何物狂徒,放为是论,李大钊在《甲寅》发表《厌世心与自觉心》 ——“厌世之辞,嫌其太多;自觉之义,嫌其太少”
“有国若此,深思挚爱之士,苟一自反,要无不情智俱穷,不为屈子之怀沙自沉,则为老子之骑牛而逝, 所由起也。” “不打不相识”因共同参与《甲寅》编辑而认识携手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南陈北李”筹建中 国共产党
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
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 陈独秀从四个方面领导《新青年》发展: (一)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阶段的办刊方针 (二)提出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 (三)组织和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 (四)决定《新青年》的出版发行 主持7年 100多篇 一次入狱 两次被抄家
章士钊,字行严,1881年生。22岁时,担任进步刊物《苏报》主笔,24岁时流亡日本, 成为孙中山、黄兴的策士。1914年,章士钊在东京创刊《甲寅》杂志。
《甲寅》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极大的政论刊物,是《新民丛报》之后、《新青年》 之前影响最大的杂志。
李大钊和陈独秀——“不打不相识”
两人曾因《国情》一文有过争论。陈独秀在《甲寅》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 ——“海外之师至,吾民必且有垂涕而迎之者矣。”
高晓岚
(1876-1930)
两情相悦高君曼
陈独秀
大女儿陈玉莹
身世: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 年龄:比陈独秀小8岁 作派: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摩 登女子,支持陈独秀的事业 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陈鹤年(子),陈子莹(女)
一拍即合施芝英
陈独秀
和
潘兰珍
身世: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年轻貌 美的女医生一枚 年龄:比陈独秀小22岁 性格: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隐婚同居:14个月
相濡以沫潘兰珍
结识陈独秀:下班途中偶遇陈独秀因 胃病昏倒于路边 年龄:比陈独秀小29岁 性格:心地善良,与陈独秀互为知音 陈入狱亦不离不弃 婚姻:由邻居做媒与陈独秀结婚,共 同生活十余年,无子嗣
潘 兰 珍
报人陈独秀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前 《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杂志》《新青年》《每周评论》 第二阶段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期间 《共产党》、《劳动界》、《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 第三阶段为大革命失败后 《无产者》、《火花》和《热潮》
新青年
类型:综合性的文化月刊 创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17年初迁往北京,1920年2月又迁回上海 1921年2月受法租界迫害迁往广州。 更名: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意义:《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舆论 阵地”。
新青年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
陈
仲甫、号实庵,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新文化运动
独
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
秀
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
共产党创始人,中共早期最高领导人。
事记
17岁 中秀才 1896
创“岳王会” 创《新青年》 创《每周评论》 筹建共产党
1918
1920
牺牲 1927
1889
1907 考入北洋法政
1913 《言治》 《甲寅》 留日
1917 北大任教 加入《新青 年》十月革 命胜利
1919 五四运动
1926 “三一八”惨案
李大钊和章士钊和《甲寅》
李大钊对章士钊仰慕已久由于章士钊的推荐,李大钊才得以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政治思 想上,李大钊受章士钊影响很大李大钊被捕后,章士钊竭力营救
爲了防止他人使用軟件爬取本文檔,我加入了版權聲明,不影響您使用, 用時把此頁删除即可。用软件爬取的文档没有动画效果,并且大段文字被 切割成了很多小文本框,在修改时比较麻烦,PPT的背景图层有时也被合 并了,你想要的PPT中无背景的PNG图片都不存在,还需要你自己去除背 景。反对软件爬取,请用原版。
简介
(李大钊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1889年—
李
1927年,父母早亡,祖父抚养亲上加亲,“姐
大
姐”变妻子恩爱夫妻,相互扶持患难见真情
钊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
始人之一, “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
事记
9岁 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98
辛亥革命 1911
回国 新文化运 动1916
创办《每周评论》 筹建共产党
爲了防止他人使用軟件爬取本文檔,我加入了版權聲明,不影響您使用, 用時把此頁删除即可。用软件爬取的文档没有动画效果,并且大段文字被 切割成了很多小文本框,在修改时比较麻烦,PPT的背景图层有时也被合 并了,你想要的PPT中无背景的PNG图片都不存在,还需要你自己去除背 景。反对软件爬取,请用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