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铁路运输进行转; .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尤其海洋运输)对货运的载运和搬
运有更高的要求。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一、航道
航道是供船舶航行的水道。以组织水路运输为目的所规定或设置 的船舶航行通道,称为航道。随着运输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船舶尺度的增大、船舶运行密度的增加和纵横水运网的逐步形成, 现代水上航道已不仅是天然航道,而是包括人工运河、进出港航 道以及保证航行安全的航行标志系统和现代通信导航设备系统在 内的工程综合体。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1.类型 航道可分为海上航道、内河航道和人工航道。 (1)海上航道 海上航道属自然水道,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每一海区的地理、水文情况都反映在该区的海图上。 船舶每次的运行都是根据海图,并结合当时的气候条件、海况和
船舶本身的技术性能进行计算并在海图上标出。 经过人们千百年来的努力和探索,加上现代化导航技术的应用,
若受自然条件限制,航道转弯半径最低不得小于船舶长度的3倍, 而且航行时要特别谨慎,防止事故。
(4)有合理的航道许可流速 航道许可流速是指航线上的最大 流速。船舶航行时,上水行驶和下水行驶的航线往往不同,下水 就流速大的主流行驶,上水则尽量避开流速大的水区而在缓流区 内行驶。
航道上的流速不宜过大,否则不经济。比较经济的船舶静水速度, 一般在9~13 km/h,即2. 5~3. 5 m/s。因此,航道上的流 速以3 m/s之内为宜。
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我国的秦皇岛港、大连港、青岛港等。 (3)码头 供船舶停靠,以便旅客上下、货物装卸的水工建筑物
称为码头。 码头前沿线通常即为港口的生产线,也是港口水域和陆域的交接
线。码头线的布置有多种形式,有的与岸线平行,称为顺岸码头, 有的与岸线正交或斜交,称为突堤码头。 前者多用于河港,后者多出现在海港,以便在有掩护的范围内形 成较多的曲折岸线,可以布置更多的码头泊位。
(2)沿海运输 沿海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港口之 间的运输。其范围包括:
.自辽宁的鸭绿江口起,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止的大陆沿 海;
.我国所属的诸岛屿沿海及其与大陆间的全部水域内的运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水路运输概述
(3)内河运输 内河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 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1)港口仓库和堆场 仓库和堆场是供货物装船前和卸船后短期 存放使用的。
.多数较贵重的杂货都在仓库内堆放保管; .只有不怕风吹雨淋的货物如矿石、建材等可放入露天堆场或货棚
内,散堆装货物的堆场常常远离市区和其他码头,以免污染环境。 (2)铁路及道路 货物在港口的集散除了充分利用水路外,主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二、港口
港口由陆域和水域两大部分组成。 1.港口陆域 陆域是供旅客上下船,以及货物的装卸、堆存和转运使用的,因
此陆域必须有适当的高程、岸线长度和纵深,以便在这里安置装 卸设备、仓库和堆场、铁路、公路,以及各种必要的生产、生活 设施等。 凡是在港口范围的陆地面积,统称为陆域。包括:
.内河航道与海上航道相比,其通行条件是有很大差别的,反映在 不同的通航水深(如各航区水深不同)、不同的通行时间(如有的 区段不能夜行)和不同的通行方式(如单向或双向过船)等方面, 因此在进行综合规划时,还应考虑航道分级和航道标准化;
.航道分级有利于从安全角度对船舶进行管理; .航道和过船建筑物的标准化则是实现船型及港口设备标准化,形
.它们在港口对船舶可实行装卸作业—对火车和汽车进行装卸作业; .在船舱内进行各种搬运、堆码和拆垛等工作; .在库场上进行起重、搬运、堆码、拆垛等工作。 港口机械通常分为起重机械、输送机械、装卸搬运机械、专用机
械四大类。对于专业化的码头通常都设有专门的装卸机械,如煤 炭装船码头设有装船机,散粮卸船码头设有吸粮机,集装箱码头 前方设有集装箱装卸桥,后方设有跨运车、重型叉车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水路运输概述
2.水路运输的缺点 水路运输主要有以下缺点: .船舶平均航速较低; .船舶航行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如在冬季常存在断航之虞; .断航将使水运用户的存货成本上升,这决定了水运主要承运低值
商品; .可达性较差,如果托运人或收货人不在航道上,就要依靠汽车或
成现代化高效运输系统的前提条件; .同时,大多数内河自然水道还须考虑航运、发电、灌溉、防洪和
渔业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所以在发展内河航运而涉及航道问题时, 还应注意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协调配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3)人工航道 人工航道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 河流,又称运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4)泊位 “泊位”即供船舶停泊的位置。一个泊位即可供一艘 船舶停泊。由于不同的船型其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泊位的长度 依船型的大小而有差异,同时还要留出两船之间的距离,以便于 船舶系解绳缆。
一个码头往往同时要停泊几艘船,即要有几个泊位,因此码头线 长度是由泊位数和每个泊位的长度来决定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水路运输概述
2.水路运输的功能 根据水上运输的上述特点,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水上运输的功能
主要是: .承担大批量货物,特别是散装货物运输; .承担原料、半成品等低价货物运输,如建材、石油、煤炭、矿石、
粮食等; .承担国际贸易运输,是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
全世界各国地区间的海上航道已基本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随着 船舶吨位的增加,一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些限 制。如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为确保 安全,防止海上污染,三国限定通过海峡的油轮吨位不得超过 2.2x105 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2)内河航道 内河航道大部分是利用天然水道加上引航的航标 设施构成的。对内河航道的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和内河运输三种类型。 (1)远洋运输 远洋运输通常是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
输,在实际工作中又有“远洋”和“近洋”之分。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水路运输概述
.“远洋”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经过一个或几个大洋 的海上运输;
.“近洋”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间,只经过沿海或太平洋 (或印度洋)的部分水域的海上运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3.航道的等级 根据我国《内河航道标准》,我国内河航道分为七级: .一级航道,可通航3000t内河船舶的航道; .二级航道,可通航2 000 t内河船舶的航道; .三级航道,可通航1 000 t内河船舶的航道; .四级航道,可通航500 t内河船舶的航道; .五级航道,可通航300 t内河船舶的航道; .六级航道,可通航100 t内河船舶的航道; .七级航道,可通航50 t内河船舶的航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5)有符合规定的水上外廓 水上外廓是保证船舶水面以上部分 通过所需要的高度和宽度。水上外廓的尺度按航道等级来确定:
.通常一、二、三、四级航道上的桥梁等建筑物的挣空高度,取 20年一遇的洪水期最高水位来确定;
.五、六级航道则取10年一遇的洪水期最高水位来确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在港口经常见到的比较典型的机械有门式起重机(简称门吊、门 机)、浮式起重机(简称起重船、浮吊)、装卸桥、带式输送机、 带斗提升机、叉式装卸车(简称叉车、铲车,又称万能装卸机)等。
(6)港口辅助生产设施 为保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港口还 需要在陆域上配备一些辅助设施。如给排水系统,输电、配电系 统,燃料供应站,工作船基地,各种办公用房,船舶修理站等设 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1)有足够的航道宽度 航道宽度视航道等级而定。通常单线航 行的情况极少,双线航行最普遍,在运输繁忙的航道上还应考虑 三线航行。
(2)有足够的航道深度 航道水深是河流通航的基本条件之一, 它常常是限制船舶吨位和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航道深度是指全 航线中所具有的最小通航保证深度,它取决于航道上关键性的区 段和浅滩上的水深。
第八章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第一节 水路运输概述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第三节 水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水路运输概述
一、水路运输的类型及功能
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 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1.类型 水路运输按其航行的区域,大体上可划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
依靠陆路交通,因此铁路和公路系统是港口陆域上的重要设施。 ·当有大量货物用铁路运输时,需设置专门的港口车站; .在这里货物列车可以进行编组或解体,并配有专门的机车,将车
辆直接送往码头前沿或库场的装卸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装卸完毕后再由机车取回送往港口车站编组; .在没有内河的海港,铁路是主要的疏运方式,港口生产与铁路部
航行于内河的船舶除客货轮、货轮、推(拖)轮、驳船以外,还 有一定数量的木帆船、水泥船、机帆船。内河运输通常多利用天 然河流,因此建设投资少,运输成本低。
我国是一个海疆辽阔、江河众多的国家,水运资源丰富,从而为 我国发展水运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有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除上述四海外,我国台湾地 区以东海区直接面临太平洋,具有大洋特性,距岸不远即为水深 超过3 OOO m的深海盆。在内河航运方面,主要的通航河流有 长江、珠江、黑龙江以及大运河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