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案例分析试题

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案例分析试题

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案例分析试题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案例分析试题
某沿海地级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准备在城市东部建设中心区,主要目的是疏解旧城区人口、商业和行政办
公的压力,用以发展城市新的商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大型会展
文化中心和部分市级行政办公机构。

当时,该城市东部正处于城市
主要发展地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面对内海湾,与原有旧城既有
一段距离,又有比较方便的交通联系,是该市中心区建设理想的选
址地点。

市政府随后组织编制中心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开始对
外招商,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没有想到,随着国家治理经济过热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原准备开发的投资方,由于
资金的限制,加上大环境的需求不足,纷纷撤资或停工等待,中心
区只建成了一个会展中心、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中心广场。

市政府为
了继续推动该地区的开发,匆忙修改规划,将原来准备建设商务中
心的大片土地改为居住用地,重新招商,开发房地产,陆续在中心
区的周边建起了三个住宅小区。

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形势
的逐渐好转,全市性的商务办公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又重新上升,申
请建设的项目增加不少,可是这些好项目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选址,
原中心区的土地已经有相当部分被转变为居住用地。

该市政府开始
着急了,一方面,原中心区实际上只建成一半,城市中心职能远远
没有发挥出来,几乎没有剩余的土地;另一方面,新的建设项目又没
有地方建设。

政府希望有关规划部门能够重新确定一个中心区的位置,以解决城市的燃眉之急。

评析
这个例子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一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可以任意扩大,城市主要功能区的选址有时往往是惟一的,或者至少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像中心区这样重要片区的选址,它既是城市的心脏部位,是城市行政、商业、商务、文化的重要设
施所在地,又是城市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景观区,一般项目不应该允
许在中心区建设。

第二,政府应处理好一个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与
眼前利益的关系,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不是1-2年就可以完成的,应
该认真规划,逐步建设,任何操之过急的行动很有可能给城市带来
长久的不利影响。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城市
建设的规律,最终只能为城市带来不良的后果。

21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城市规划原理431页)
(1)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
(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如尽可能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
(4)在进行旧居住区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5)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
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米。

(6)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能便于车回
(7)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互让

(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9)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
布置有机的结合
(10)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22居住区绿地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城市规划原理447页)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于
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
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

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