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河南科技学院
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 ]1号) 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号) 等文件精神,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 特对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 突出专业特色。

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实行学分制,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

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

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
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 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 精选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杜绝”因人设课”现象。

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

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 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

适当压缩理论学时, 增加实践学时, 压缩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

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课程平台建设, 强化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

构建”四平台一环节”的课程结构体系, 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 按照学科大类设置学科教育平台, 实施低年级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教育, 夯实基础, 推进学科综合交叉培养。

在扎实的专业教育平台基础上, 跟踪学科发展和实际需要, 精心设计、灵活开设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

设置文理交叉的拓展教育平台, 丰富课程资源, 实施公共选修课准入制度, 提高公选课程教学水平。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效果。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提倡多学时实验教学课程化。

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加
强创新教育与实践, 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创新学分,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5.以学生为本, 推进分层分类教学, 因材施教。

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度,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方向定位, 设置模块化课程, 使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生源特点、专业性质和学习基础等, 推进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分层分类教学。

6.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进一步完善”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科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深化”双岗实习”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凸显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特色。

在加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学科专业学习的同时, 根据教师素养形成的过程性, 将教师专业化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7.扩大学生选择权, 实行弹性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和重修制。

通识教育平台和部分学科教育平台课程按年设置, 即每年都开设相同的课程, 允许学生选择修读课程和修读时间, 逐步推进学生选择教师制度。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仍以院( 系) 按专业全学程考虑设置。

鼓励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 辅修其它专业, 跨一级学科攻读第二学位。

实行学生补考不及格课程的重修制度。

三、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 培养基础扎实、勤奋务实、敬业奉献,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各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 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为基础, 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趋势, 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四、学制、学分与学时要求
1.学制与修业年限
普通高中招生本科、职业高中招生本科标准学制分别为四年、五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四年制本科实施3-6年的弹性学习年限, 五年制本科实施4-7年的弹性学习年限。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和总学分, 且符合其它毕业条件者, 即可毕业; 符合河南科技学院学位授予规定者, 授予学士学位。

2.学分与学时要求
各专业毕业学分四年制180±10学分, 五年制210±10学分。

课内总学时四年制控制在2600左右, 五年制2900左右, 按学科分类规定不同学科专业的总学时要求, 具体见表1。

每周22学时左右, 原则上不能超过26学时。

表1 各学科门类总学时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