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植物保护科学与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药、种子、化肥、农业生产、农业管理等相关领域或部门从事农作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防控及其发生发展机理等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经营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合作创新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作物学和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作物生产的基本能力;
2、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调查、
监测、控制和综合防治的能力;
3、掌握农产品安全检验、植物检疫等基本知识,具有绿色农产品
检验检疫能力;
4、掌握农药加工与管理、农药分析与残留测定等基本知识,具有
农药加工与经营管理能力;
5、掌握农资营销、农业法规知识和企业运作的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有农药推广、经营能力;
6、掌握数学、化学、试验统计方法等学科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
继续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
7、掌握英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具有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和获取现代农业技术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三、专业方向
1、植物保护学专业方向:学习和掌握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基
本规律,具有植物保护学方面的能力,适合在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管理
等部门从事植物保护相关工作。

2、农产品安全与检验专业方向:学习和掌握植物检疫、农药分析
与残留测定等知识,具有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能力,从事绿色无公害农
产品的农药残留测定与检验等工作。

3、农药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学习和掌握农药加工和经营管
理等知识,具有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能力,适合在农化企业从事生产与
管理工作。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最低修读166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9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7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十、主干学科
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
十一、核心课程
1、农业昆虫学(agricultural entomology)
学时:54学分:3
本课程讲授IPM的基本理论,农作物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技术。

重点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杂粮、薯类、油料、蔬菜、果树等农林作物重要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2、农业植物病理学(agricultural phytopathology)
学时:54学分:3
本课程讲授IPM的基本理论,农作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技术。

重点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杂粮、薯类、油料、蔬菜、果树等农林作物重要病害的生物学、生态学、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3、植物化学保护(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学时:54学分:3
本课程讲授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虫害、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原理与方法以及各类农药的基本知识。

主要讲授各类农药理化性质、毒理、毒力、药效和加工配制,以及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4、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学时:54学分:3
本课程讲授病虫害管理与预测预报的基本理论。

主要讲授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条件,个体、种群、群落和系统的生长、发育、发生、发展与环境相互关系,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与方法以及预测预报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