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学入门》笔记 第一章 国际关系学导论

《国际关系学入门》笔记 第一章 国际关系学导论

第一章国际关系学导论
1、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属性
2、研究国际关系学的意义
3、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程
4、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领域
5、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6、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1、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属性
国际关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国际关系学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

国际关系学最早研究的主体是国家,并侧重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围绕安全问题的)关系
随着世界的发展,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国际(International)”变成了“世界(world)”,“关系”由政治关系延伸到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分析层次由”国家间“上升”到世界体系“、“下降”到国家内部。

2、研究国际关系学的意义
国际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及个人的安全、经济状况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人类未解决传统安全问题,又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的生存之道。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国家发展都深受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家对外经贸关系的影响。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受国际关系影响,我们在享受美式电影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更不要说对外部世界的研究和联系,已成为知识、财富和机会的象征,和判断一个人社会地位和收入的重要标志之一。

——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
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意味着探究人类生存之道。

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内横遭毁灭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我们能够战胜饥荒和瘟疫,却无法对付我们自己铸造的武器威力和我们作为民族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
为。

……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是如此重要,仅仅把他们留给专家们去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我们的生活如此深受国际事务的影响,我们对国际事务的反应又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就必须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决断能力和行动能力。

——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3、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程
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家行为体,即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也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对象;
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

二战以后,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对象。

4、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内容
国际关系中各成员(行为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以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为主;如美日关系、中国与欧盟的关系
体系中各个成员、各个部分同整个体系的相互关系;如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G20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推动和制约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各种因素,如科学技术(或战争)在世界体系演变中的作用
各个国家行为体的内部有关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外部环境;美国利益集团在对外决策中的作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在研究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揭示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即国际关系大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

5、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方法: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对史料的验证、整理、概括和分析科学方法:观察、调查和试验等实证方
哲学方法:建立在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思辨。

6、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