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
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
社会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将一个自然人转化 为一个适应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职责的社会人。
自然人
社会人
掌握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社会知识
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境中 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
职员 妈妈
妈妈
妻子
女儿
掌握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社会知识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婴幼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便处于人际关系之中,他们在认识和理解他人 与自己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掌握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社会知识
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社会规则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 须理解与遵守的规范。
斑马线、红绿灯
有序排队购票
发展适宜的社会性情绪体验、表达与控制
高兴
悲伤
厌恶
害怕
生气
婴幼儿每天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
发展适宜的社会性情绪体验、表达与控制
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情绪对婴幼儿的发展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饿了
我尿了
生理需求
通过哭声表达需求
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心理需求
发展适宜的社会性情绪体验、表达与控制
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婴幼儿行为还会受情绪影响
角色游 戏从性质上说,是假装游戏的一种,其假装的 是人物。 无论是假装游戏还是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婴幼儿都经历了站在他人的角度上 进行感知和体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共中情,婴幼儿看问题的视角发生了改变,这就为心理理分论享中感知并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打下了基础。
安慰
合作
学习适宜的社会性行为
减少攻击性行为 幼儿在2-3岁的时候就开始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拍打 打、踢
抢夺
破坏
学习适宜的社会性行为
减少攻的人际交往技巧; • 创设适宜的环境
增加攻击性行为 减少攻击性行为
谢谢
婴幼儿往往是依赖面部表情来分辨他人情绪的,帮助幼儿分辨他人的情绪, 同时又要能够判断引起这种情绪状态的事件或行为。
学习适宜的社会性行为
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
同伴交往 鼓励婴幼儿对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进行觉察亲、子认知交与往表 达
师幼交往
其他人交往
学习适宜的社会性行为
培养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能够善意地帮助和支持他人,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例如,在搭积木时,婴幼儿可以把 一块积木假想成不同的事物,一会儿它是一根轨道,一会儿又是一辆汽车,还 可以是一部手 机,又或者变成一支笔, 总之,婴幼儿需要它变成什么,它就是什么。角色扮演游戏也称角色 游 戏,其核心是扮演,即幼儿扮演-一个角色,通过一些行动再现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特征。 角色游戏通常都有一 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所以又称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 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婴儿好奇烫伤手指
发展适宜的社会性情绪体验、表达与控制
帮助婴幼儿学习适宜的情绪表达和初步的情绪控制 一般来说情绪表达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过于强烈的情绪表达有时是不合适的。
引导孩子调整情绪表达
发展适宜的社会性情绪体验、表达与控制
帮助婴幼儿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 识别他人的基本情绪
关注到他人的情绪变化
她不高兴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指导
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
播放视频1
新生儿通过一步步成长,慢慢地了 解、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且能够与 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成为人类社会 中的一分子。
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
掌握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社会知识
对自我的认知
自我感觉 自我观察
自我认知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掌握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社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