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

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

青春偶像是当代特有的一个名词,辞海中对青春偶像的解释为青少年极为崇拜的对象。

而从崇拜是指人容易陷入到一好百好的晕轮效应中的一种状态。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我方观点:第一,当今的青春偶像本身让人们没有信心。

青春偶像是当代特有的一个名词,是指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具有公众认知度和影响力的一类人。

相关调查表明,眼下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流是世界各地的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对他们的追逐造就了所谓的“三星崇拜”的热潮。

它的出现是当今社会大量的新闻炒作和商业包装的结果,因而具有很大的商业性和功利性。

调查发现,当今青少年的崇拜主要为偶像崇拜,而且大都已经被“三星崇拜”一统天下。

偶像们代表着社会风尚,他们给粉丝带来的模仿效应非常大,任何的不良行为都会引起巨大反响。

我们看看当今的一些偶像:吸毒、嫖娼、酒驾、艳照门,总之一些明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显不相符。

这样的示范作用对于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多大的危害,对青春期、懵懂期、叛逆期的孩子们导致的后果更是极其可怕的。

第二,崇拜有很大风险。

我们来看看崇拜这个词,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团体宗教不反对喜爱,不反对欣赏,偏偏反对对个人的崇拜呢?当崇拜两个字特别是个人崇拜出现时,往往会让人陷入一种非理智的近乎疯狂的追逐和迷恋中。

前面解释过,崇拜是指人容易陷入到一好百好的晕轮效应中的一种状态。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与聚焦效应对应。

)所以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我们要区分开,榜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而偶像崇拜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

具体说,在偶像崇拜中,青少年容易对偶像产生一种颇为直觉的、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容易让青少年对其崇拜偶像加以神化,并产生某种光环效应,导致青少年对其崇拜偶像产生迷恋,也使青少年自身的自我意识沦丧、自我判断力下降。

第三,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偶像崇拜弊大于利。

青少年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维不够理性,猎奇心强。

有调查显示,51.5%的青少年认为偶像首先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外形个性,仅11%的青少年认为对社会的贡献才最重要,娱乐新闻中最多最显眼的永远是绯闻八卦,这正是那些青年粉丝们的兴趣点,可见青少年对青春偶像的崇拜容易肤浅、流于表面,难以汲取成长的养分。

而且青少年往往意志不成熟,自制力不强,这时他们有了崇拜的偶像,容易对偶像产生迷恋,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