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并积累词语。
3、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身为首都的小主人,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北京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北京的民俗文化有,北京的风味小吃有,其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故乡是北京》。
二、结合预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
天坛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高耸大厦旋转的厅王府井名厨佳肴色香浓豆浆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一生读,对的其他生跟读两遍,有问题的纠正。
3、强调字音字形。
注意读音:大厦中的“厦”读“shà”,不读“xià”。
旋转的厅中的“转”是多音字,这里读“zhuàn”。
注意字形:“旋”第3笔是“横折钩”,第7笔是“横钩”。
“佳”右半边是两个土。
“肴”上边是“撇”、“点”,不要写成“撇”、“捺”。
“坛”、“韵”、“旋”、“佳”、“浓”是左右结构的字。
“耸”、“肴”、“浆”是左右结构的字。
“厦”、“厅”、“府”、“厨”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厦()耸()浓()府()夏()茸()农()付()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找出作者都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内容。
3、感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质你还有哪些不懂或是想了解的问题?五、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想法?2、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
六、板书1 故乡是北京上下结构:耸肴浆左右结构:坛韵旋佳浓半包围结构:厦厅府厨1故乡是北京(第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细细品味词句,感受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既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难点:1、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
2、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北京的,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和搜集的材料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把它谱成曲子,就成了一首京味歌曲,想欣赏吗?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北京的。
二、新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1)自学:读一读、想一想(2)汇报(3)重点指导1、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重点指导第二小节朗读,体会北京的历史悠久。
同时北京又是一座现代化程度很高、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体会北京充满现代化气息。
2、北京市民居住有哪些特色?咱北京人的饮食偏爱是什么?为什么不写高楼大厦、生猛海鲜?3.体会“唱不够”、“道不尽”的用法。
4、有感情地读读你最喜欢的段。
(为什么喜欢它)三、结合搜集的材料,仿写一段话学完课文你想不想用你的笔也去描写咱们的故乡北京呢?去过()名城也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我还是最爱咱们的北京。
不说()的()也不说()的()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便生出一片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自己说一说,写一写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想法?五、板书1 故乡是北京去过()名城也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我还是最爱咱们的北京。
不说()的()也不说()的()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便生出一片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2.《我爱家乡的柿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熟”为多音字)及新词,认读9个生字。
2.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能够说出第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熟”为多音字)及新词,认读9个生字。
2. 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熟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柿子吗?好吃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柿子的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
2.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三、学习生字新词1.自己拼读生字2.强调读音:偏僻垂涎欲滴熟悉熟透3.强调字形:馋,右上方为免,下面的两个点上下对齐。
涎,共9笔,第7笔为竖折,一笔写成4.自己读一读词语,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偏僻: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垂涎欲滴:①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
②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贬义)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
本文指孩子们把采摘柿子当作一次开心的战斗。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小心翼翼: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四、练习读课文1.老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2.教师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在小组内检查,全班汇报,学生评议。
五、初步质疑1.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同学帮助解答,解答不了的留下,再请全班同学帮助。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初步解译老师:巡视指导2.全班质疑3.总结未解决的问题。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教学目标:1.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3 继续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里的土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什么?(大柿子)等到柿子成熟的季节,满山坡的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般的柿子真是令人馋涎欲滴啊!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1.老师出示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爱家乡的大柿子?2.出示学习步骤(1)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
(2)说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
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学习课文提问: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爱家乡的大柿子?(学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相关句子)3.《可贵的沉默》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1. 模拟课文情节:(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 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1. 指名读课文,正音。
2. 学习本课生字。
3. 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四、细读文章,交流感想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内容1. 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2. 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1)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2)体会、感悟。
(3)指导朗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1. 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2. 默读课文这部分,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3. 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1)小声读一读。
(2)你又有什么体会?(3)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4)假如是你,你知道吗?4. 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如果没有这沉默,就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珍惜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三、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板书3. 可贵的沉默父母──孩子4.《沙滩上的承诺》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姑娘克服困难,履行诺言、不图任何报答的美好心灵。
3.能够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承诺吗?你们又有谁向别人作过承诺?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总结)二、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礁石:河流海水中距离水面很近的岩石。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者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额头:人的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统称额头。
焦急:着急。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心潮: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
翻腾:上下滚动。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
要求正确流利。
7.指名读。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1)小姑娘答应为画家看衣服。
(2)小姑娘遵守诺言,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为画家看衣服。
(3)小姑娘不要任何回报,画家被感动了。
2.给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四、关于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小组交流、解疑。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机解决。
)3.集体梳疑。
五、通读课文,学会复述。
1.轻声读每一部分,然后合上书,跟同桌讲一讲这部分的内容2.老师巡视指导六、总结全文。
1.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结合实际谈感受,或对小姑娘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句子,也可以背一背。
3.展示朗读或背诵。
4.摘录你喜欢的语句。
七、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附板书:4.沙滩上的承诺答应遵守诺言不要回报语文综合实践 1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和所学成语,感受多义词一词多意,能照样子扩写句子,能独立阅读短文,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