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

10.1 统计调查
【问题1】
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 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 况,你是怎样做的?什么叫全面调查? 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列统计表——整理数据; 画统计图——描述数据.
【问题2】
某校有2 000名学生,要了 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 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问题】
⑴问题2中的考察对象是什么?考 察目的是什么?
对考察对象是:全校同学 考察目的是:全校学生喜 爱电视节目的情况
【问题】
⑵问题2与问题1有什么区别呢?
⑶能否用问题1的调查方式对全校 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呢?
问题2中学生人数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 集数据不适用,需要寻找既省时省根据表10-2绘制条形图和扇形图, 完成问题2的调查.
通过样本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你能估计全校学生对各类电视节目的 喜爱情况吗?
⑴想了解一锅八宝粥里各种成分比例, 你怎样做?
⑵想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该 怎样做?
⑶你还能举出抽样调查的例子吗?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哪种情况分别适合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再见
10.1 统计调查

复习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
已 经
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缺点是无法显示每组数据

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多少.




拉美/加勒比
欧洲
北美

8.09 8.28
3.92
扇形图的优点是易于显示

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



非洲
17.68
小,缺点是在不知道总体 52.68 数量的条件下,无法知道
当调查对象个数少, 调查容易进行时, 一般用全面调查.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多, 调查不宜进行,或调查 具有破坏性时,一般用 抽样调查.
1.下列调查,不适合作全面调查而适合作抽样 调查的是( B) A.考察你班某次数学测验成绩 B.考察一批汽车的抗碰撞性能 C.考察我校电脑室新添置的一批电脑是否 能正常工作 D.审查即将发行的刊物中的错别字
年份 1986 1991
GDP/ 1.02 2.17 万亿 元
1993 3.46
1997 7.31
1999 8.04
2001 9.59
12 10
8 6 4 2 0
1986 1991 1993 1997 1999 2001
GDP/万元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 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它既可以表示出 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 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 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我们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示抽样调查
问题 抽取多少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合适?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我校七年级进行了一次月考,参加考试人 数共500人,为了了解这次月考数学成绩, 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 )D A.抽取前12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B.抽取后12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C.抽取3、4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 D.抽取各班学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 成绩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1
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一 二三 四
五六七八
九十十



平均气 温
(℃)
2 5 1 16 2 2 3 32 2 1 11. 5 0 .5 2 8 2 .5 6 9 5
通常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度就会越高.但 为降低成本(人力、物力、财力等),样本 容量选取也要适当.
【问题】
被调查的学生如何抽取,才能使样 本具有代表性呢?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 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 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 被抽到,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 抽样.
问题
⑴在上面调查中,考察对象是什么? ⑵哪种情况下的统计调查适合全面调查? ⑶在上面调查中,我们经历了哪几个环节? ⑷你在哪些媒体中接触到有关统计的内容?
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做全面调查 (也叫做普查)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描述
【问题】
⑷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费时费力, 你能找到一种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调查方法 吗?
1999年,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狂风暴雨后,我国的GDP突破 80423亿元,2000年接近9万亿元。
2001年,在改革开放20多年成果支撑和连续4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的作用下,我们超越了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的影响,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
问题:分析上面报纸中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能很好地描述我 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让我们稍稍回眸,看一看共和国曾经走过的步伐 吧:
1986年,是我国实施“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20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1991年,“八五”计划,经过“七五”5个年头的艰苦努力,我国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62亿元,突破2万亿元。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自1993年起,国内生产总值开始迅速增长, 每年以近1万亿的速度递增,一年一个新台阶,到1997年,国内生 产总值已经超过73143亿元。
A、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总体; B、考察对象的全体叫样本容量; C、总体中的部分叫个体; D、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叫总 体的一个样本;
例2 已知样本数据中有8个a,5个
b,9个c,那么样本容量是22 。
解:因为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 所以本题中样本数据中有8个a,5个 b,9个c,那么样本容量就是 8+5+9=22 。
亚洲 每组数据的具体数量.
从一万亿到九万亿
步入大会堂,看到代表委员们个个兴高采烈,脸 上透着一种迈入新世纪的壮志豪情。
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已经达到9.59万亿元,人们自然会联想到,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6年突破1万亿元,到 01年突破9万亿元。15年,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已 经跨越了9个“万亿元”的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