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由于事先人为地施加了一个预加力,使其在受 力方面有许多和普通混凝土结构不同的特点。但是,正正常配筋 范围内,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弯矩,主要与构建的组成材料的 性能有关,而与是否在受拉钢筋中施加拉应力的影响很小。其破 坏弯矩值与同条件下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弯矩值几乎相同。 这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并不能创造出超越其 本身材料强度能力 之外的奇迹,而只是大大地改善了结构在正常适用阶段的工作性 能。
2.钢筋的冷拔 将直径为6~8mm的钢筋在常温下通过比 自身直径小0.5~1mm的钨金拔丝模冷拔而 成。钢筋在通过拔丝模后受到很大的侧向挤压 而产生塑性变形,迫使钢材内部发生变化而提 高钢筋的强度
混凝土性能
高强度
收缩小、徐变小
快硬、早强
《规范》规定:预应力砼结构强度等级不宜低 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时 预应力砼结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当外荷载P作用时,在梁跨中截面下边缘产生拉应力σhx,梁上边缘产生 压应σhs : 上缘: σhs=+M/(bh2/6) 下缘: σhx=-M/(bh2/6) 这样,在预压力Ny和外荷载P共同作用下,梁上、下边缘总应力为上述 两项应力的叠加: σs=σhys+σhs σx = σhyx +σhx 由此说明:由于预先给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应力,使混凝土梁在外荷 载P作用下下边缘所产生的拉应力全部(或部分)抵消,因而可避免混凝土 出现裂缝(或限制裂缝的大小),混凝土梁可以全截面参加工作。这就相当 于改善了梁中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而且可以达到充分利用高强钢材性能的目 的。
这种做法钢筋与砼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力预应力砼。 有粘结力预应力砼 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砼得到 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力。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2.3.1 张拉程序: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油毡等润滑防腐材 料→包上塑料护套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砼不建立粘结力)→浇砼养护→ 张拉钢筋→锚固 2.3.2 特点:施工时跟普通砼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 砼,不必要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力预应力 砼得到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6m)的曲线配筋 的梁体
比较先、后张法
1. 先张法 张拉钢筋 浇筑混凝土 切断钢筋,混凝土预压
预应力由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
2. 后张法 浇筑混凝土构件 穿预应力钢筋 锚固钢筋,孔道灌浆
预应力由构件两端锚具实现
抗震设计
1 混凝土结构植筋的锚固材料应采用快硬、 高 强、 无收缩、 后期性能稳定的材料, 并应具有可靠耐 火性能, 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相应构件耐火极限要求。 2在弯曲屈服部位或抗震结构出现较大非弹性 变形的部位, 植筋锚固的使用应慎重。 3 植筋锚固区混凝土除强度要求外, 混凝土有可靠的 横向约束是必要条件。 4 植筋锚固长度的确定, 应依据可靠的考虑多因 素影响的试验确定钢筋锚固长度取值, 如无可靠的试 验依据还是应按现行规范规定值采用。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全部预应力 1.按预应力的大小 部分预应力 先张法预应力 2.按施加应力方法 后张法预应力 自应力预应力 有粘结预应力
3.按预应力筋的粘接状态
无粘结预应力 预制法预应力
4.按施工方法分为
现浇法预应力 叠合法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
钢筋的性能
提高与混凝土 粘结强度
预应力钢筋一直 处于高强受拉应力
无粘结的钢绞线 是`用防腐油脂 涂在钢绞线表面, 并用外塑料护套 而成
无粘结预
同张法
1.张拉工艺:一般是利用膨胀水泥配制混凝土,使它 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发生凝缩,反而发生膨胀。在混 凝土膨胀的时候,配置在体中的预应力筋就被张拉, 而混凝土本身则由于膨胀受到钢筋的限制而同时获得 预压应力。 2 传力途径:人们把这种依靠混凝土自身膨胀来张拉 钢筋而产生的预应力。人们把这种依靠混凝土自身膨 胀来张拉钢筋而产生的预应力叫做自应力,把采用这 种方法的预应力混凝土叫做自应力混凝土。 我国目前已采用自应力混凝土大规模生产承插口管道, 起最大直径已达1200mm。
耐久性
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多发生在运营期间,超载等各种原因使预应力的损失超过 设计预想,都可能导致横向裂缝的发生。此外,由于徐变上拱的 发生和发展,在梁的上翼缘也会产生横向裂缝,而且随着徐变 的发展,而当桥上荷载较大时,这种裂缝又会又会暂时闭合。施工 期间内出现横向裂缝主要是控制不当,如底座下沉,施加预应力 滞后,受到冲击等。 2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预应力梁最严重的一种裂缝。首先,预应力筋张拉是预 应力简支梁预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张拉力设计值由计算 确定。张拉过大,则可能使梁体上翼缘混凝土产生竖向裂纹, 下翼缘产生。
7.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规定
截面形状和尺寸 通常是: 梁高 h = (1/20 — 1/14) l 0, 也可取非预应力梁高的70%左右; 梁腹宽 b = (1/10— 1/6)h (宜小些)
一般情况,截面的宽高比宜小,翼缘和腹板的厚 度也不宜大。
预加应力的方法 根据预应力筋张拉时间的先后,习惯上把 预加应力方法分为 先张法 后张法 同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的提出
1. 普通混凝土抗裂性很差 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很低,只有0.0001~0.0015,这 时钢筋应力仅20~30N/mm2,另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也不 明显 2. 高强材料得不到充分应用 裂缝宽度一般应限制在0.2~0.3mm以内,受拉钢筋应 力最高也只能达到150~250N/mm2 3. 结构自重大使用性能不好 如用于大跨结构时,为满足挠度控制的要求,需要加大截 面尺寸来增大刚度,以致使构件的承载力中有较大一部分用于 负担结构的自重。跨度越大,自重在承载力中所占比例就越大, 很不经济、不合理、甚至是不可能的
预应力混凝土
Contents
1 2 3 4
概念
分类
材料
特性(抗震设计、耐久性、应力损失、 应力腐蚀等)
预应力混凝土的定义:根据需要人为地引入某一数 值与分布的内应力,用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外荷载 应力的一种加筋混凝土。为了更好的了解的这一 概念,而后改为:根据需要人为地引入某一数值 反向荷载,用以部分或全部抵消使用荷载的一种 加筋混凝土。
耐久性
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 近些年来,钢材的强度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步提高,为发展高效混 凝土提供了现实基础。目前, 预应力科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水利等工程中。同普通混凝土一 样,预应力混凝土在长期的使用 过程中,其性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其实质就是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施工技术等各方面的影响,可能产生各种裂缝,有些裂缝甚至在投 入使用前就已经出现。预应 。 力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裂缝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腹板斜裂缝,表 面龟裂等。
强度高
较好的塑性、 可焊性。
良好的粘结性。
低松弛。
超载情况下 发生脆性破断, 同时还要求具有良好 的加工性能,
减少预应力 损失
原因:预应力钢筋——高应力状态
7.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规定
国内常用的预应力钢筋有钢筋、钢丝、钢绞线; 分为两大类: 1.无物理屈服点钢筋(丝) (1)钢铰线 —— 由多股(3或7股)高强钢丝铰合而成,再经低 温回火制成。 特点:钢铰线比单根钢丝直径大,但具有一定的柔性,施工方便且 不降低强度。 (2)消除应力钢丝—— 经过低温回火处理的钢丝称为消除应力钢 丝。 解释:高碳钢经过多次冷拔,存在较大的内应力,需采用低温回火 来消除内应力。 在外形上分为:光面、刻痕及螺旋肋三种,用φp、φI、φH表示。 (3)热处理钢筋——用热轧中碳钢经过调质热处理后制成的高强 度钢筋。 特点:具有强度高、松弛小等特点,以圆盘形式供应,省掉对焊和 整直等工序,施工方便。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
先浇砼,待砼达到设计强度 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 束)。
7.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砼→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
浆(防止钢筋生锈)。
2 传力途径: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砼获得预压应力。 3 特点: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但需要可靠 的锚具及千斤顶,锚具用钢量大,适用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原理分析
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例,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在荷载作用之前,预先在梁的受压区施加偏心压力Ny,使梁下 边缘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σhyx,梁上边缘产生预拉应力σhy 上缘: σhys= Ny- Ny.e/(bh2/6) 下缘: σhyx= Ny+ Ny.e/(bh2/6)
2.有物理屈服点钢筋 冷拉低合金钢——采用热轧钢筋经冷拉后得到。 特点:钢筋经冷拉后屈服强度提高,塑性有所降低。 钢筋冷拉 后可以提高抗拉强度,当钢筋用于抗压时,其强度并不提高。 规范提倡优先采用强度高、性能好的预应力钢筋(钢丝、钢铰线)。 注:钢筋冷拔后则同时提高抗拉及抗压强度。
补充:钢筋的冷拉与冷拔
1.钢筋的冷拉 在常温下将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拉伸到强化阶段k点,然后卸 载,卸载后钢筋将沿k直线恢复到0’,钢筋产生残余变形00’。 如果再张拉,应力应变曲线,将沿0’kd变化,转折点高于冷拉 前屈服点b,但流幅不明显。
时效硬化——冷拔后,若停留相当时间或高温 作用后再张拉,曲线将沿0’kk’变化,转折点提 高到k’点。 工程应用:一方面提高钢筋的屈服强度,同时 钢筋的长度也延长了,从而达到节约钢材的目 的。
先张法施工
(a)钢筋就位
(b)张拉钢 筋,并临时 固定,然后 浇混凝土
(c)养护后, 切断放松钢 筋
1.主要张拉程序:先在台座上按规定设计要求 将钢筋张拉到控 制应力→并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 砼→待砼达到设计强度 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 2.主要张拉程序:先在台座上按规定设计要求 将钢筋张拉到控 制应力→并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 砼→待砼达到设计强度 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 3.特点: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特制锚具 ,临时锚具 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 质量稳定。使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