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的技巧说话方式谈判的技巧说话方式技巧一:保持冷场在谈判上有三个主要的时机可以使用冷场,第一,在讲话的开头。
一开始就冷场,是为了引对方先开口说话。
开头的冷场又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讲话去钓他的话,这叫“引蛇出洞”,比如说你当主管,手下的老王出现问题,你想找他来谈一下,可是老王老是不理你或是不讲话,于是你就讲:“老王,这样子,如果你不讲也没关系,那么我先讲,好不好,等一下我讲的时候,你如果有发现我什么地方讲得不对,你要随时纠正我。
”于是你就开始讲,老王通常会跳出来,唉,这个讲得不对,唉,我不是这个意思。
用话去钓话,就是你先讲一点,用话引话。
另一种就是真正保持冷场,一开始就不讲话,有的人忍受不了冷场,一看出现冷场就会讲话,不断想话题。
第二个使用冷场的时机就是收尾的时候。
谈判结束的时候保持冷场,通常有两种功用,第一表示你很仔细地聆听,如果对方发言完毕,你马上就接话,第二种表示你可能是根本不专心听,或者根本不经深思熟虑就答话,对方可能当作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谈判结束后,停十几秒再答话比较好,这样能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还有一种冷场就是中间的冷场,目的是为了转移方向,如果你跟对方谈的是交通车的问题,交通车没谈完他就转到餐厅问题去了,怎么把它拉回来?使用冷场就是一种很中性的方法,跟他说:“刚才我们谈到交通车。
”然后冷场,一秒、两秒、三秒,前面的话题就回来了。
冷场不是表示你脑筋短路或断电,一般认为,冷场是谈判桌上的机关,这机关可以设在谈判的前面、中间或尾巴。
当你将冷场放在中间时,也就成了改变谈判轨道的一种技巧。
技巧二:喊停谈判过程中的暂停常常是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例如对方的提案非你所长,这时就得喊停了,有时间考虑和讨论才不会仓促定案。
喊停后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理论上是谁叫停,谁就先讲话,也就是叫停的人取得下一回的发言权。
由谁来叫停呢?正常情况是主谈的人叫停,或者是由一个观察者打暗号给主谈者,由主谈者执行暂停。
战略一:换人换人就等于换策略,要换策略就换人。
如果你派张三上桌去唱黑脸,可能把谈判带到牛角尖里去了,这时就要换李四上桌,李四唱的是白脸,谈判便从另一个方向谈了。
作为主管,必须对底下人的性格有所了解,以备不时之需,张三冲突性强,是个火爆三郎,可能上去没多久会下来,李四妥协性强,很适合收场,身为主管总得有个底,才知道如何换人、换策略。
战略二:加议题加议题有两种:一个是转移话题。
例如你是个下包,上包提出价钱要降10%,但你降不下来,却又希望可以接这个案子,熟谙谈判的人可能会把工程技术指针稍作修改,把系数或参数改一下,就可以把钱省出来了。
可是对方想到,这样工程质量是不是会出问题?于是就开始了一场谈判,主题就是工程技术指针,而本来双方是在谈价钱的,后来却转移到技术指标,可能越谈越深,兹事体大,可能到最后上包会放弃降价的要求。
另一种加议题的方式是把人变多,比方说你卖软件给别人,为了增加自己的价值,于是找来张三、李四进行策略联盟,他们成了你的企业伙伴,他们各有不同产品,你们三人的产品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大的package,就好像转移注意力一样,本来你只是a时,客户杀价就针对你一家,可是当你把abc都提出来时,客户可能会针对b或c,他的焦点可能会从软件转移到服务或是维修上去了,所以人变多,方向就有可能调整。
这里也给各位一个小窍门,跟老板谈工资,怎么谈?如果你只谈工资,那说明你不会谈判,老板说一个月三万一,你说不行,我同学都拿三万五,你至少得拿三万五,双方也许就三万一、三万五在那里僵持不下,结果取个中间数三万三,以后看表现。
那你不是真正的赢家,如果你稍微运用一点技巧的话,你就说,好,三万一,那么别的待遇呢?整个福利的package呢?还有,如果做得好,涨幅怎么算?加薪的可能性高不?你把问题变大以后,就有交换的空间和谈判的空间。
战略三:声东击西声东击西就是转方向。
比如说厂商要求交货的时间要提早,然后价钱要降低,你就可以假装在交货的时间上先让步,把时间从四月提早到三月,但是价钱你不再让了,对方继续前进,再和你谈价钱,谈了半天,你也挡了半天,然后你说:”好啦!我价钱也让给你一点点。
”对方很高兴,心想:时间争到了,价钱也争到了。
说不定你真正要守的是时间,先以时间为条件虚晃一招,然后你嚷嚷着价钱绝对不让,你就把对方的注意力转到价钱上面,撑了一阵子以后,你把价钱让给他,对方很满意,而你也守住时间了。
《谈判的技巧说话方式》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破的艺术有一回我在大陆对台商上课,有一个工厂总经理跟我说了他的经验,他买设备所谈的价钱比他以前的买价都要便宜了,但他还想再杀,他发现卖方的设备是美国零件、大陆组装,美国原装和大陆组装怎么能卖一样的价钱呢?他于是抓住了这点和卖方谈,要求卖方在价钱上让步,卖方不肯让,买方的这位总经理生气了,于是放话:如果明天价钱没有破七万,你就不要进来!局破了之后,卖方面露难色,问买方总经理能不能再加一点,买方说:既然这样,那我再加一点,七万一!再多就没有了!卖方的sales说:好,如果你买两套,我就给你七万一的`价码。
总经理马上回说:好,我可以买两套,但不是现在!如果有机会,今年会再下另一个订单,但现在只有一个!最后双方达成协议,现在这一套设备算七万二,等第二套时算七万,买方总经理对这样的结果很得意。
谁说「破」?这位总经理所做的就是破局,他敢破,而且很凶。
破局除了要敢破之外,还有个问题是:谁破?也就是谁去扮黑脸的角色,是上面的黑,还是下面的黑?通常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下黑上白”。
属下出去破局,把客户得罪了,长官必须出面假意地把属下骂一顿,将事情收回来,以便再出击,这就是谈判黑白脸的标准型。
由长官扮白脸也许因为他考虑得较周延,资源也较丰富,他也有权力决定何时该放,何时该收,而伙计呢,就是一头往前冲,放手去玩就是了,唱了黑脸后,由老总去收回来,而上面讲的话常是高来高去的,有点不着边际,但却是原则。
刚才提到的例子却刚好相反,是“下白上黑”,也就是长官先破,sales到公司去和总经理谈,一个谈不拢,碰破局了,总经理门一甩出去了:“我不跟你谈了,我叫副总来跟你谈!”这时副总来了,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说:“你别放在心上,咱们总经理就是面恶心善,讲话凶,但是是好人。
“很明显副总扮的是白脸,他接着又说:”唉呀,你开这个价钱也难怪我们老总会生气,现在老总出去见一个重要客户,一个小时后回来,那你能不能给个好一点的条件?我好跟老总美言几句。
”所以是事先套好招的,由老总去唱黑脸,他先破了,底下再去搓。
sales心想,好吧,本来已经是零了,这下能赚个八十也不错了,于是成交。
破了以后如何再接?黑完后要怎么善后呢?要善后就要看当初破局是怎么破的。
大约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也是一般人常碰到的,破局后可以加以忽略(ignore),来个相应不理,虽然谈破了,下次继续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今天破局了,对方拍桌、掀桌的,我下次还是约你再谈,一点都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这就牵涉到谈判的人必须有高eq,虽然对方破局了,就当作是玩给你看的,你还是要能继续谈,将它忽略。
第二,破了之后找白脸。
上述的情况便是由白脸出来收拾残局。
如果还想玩,没有白脸是不行的。
比如我是卖方,谈了之后破了局,我不卖了!第二天,派一个白脸去,要对方别放在心上,刚才那人回去已经被骂了等等。
买方破也可以派白脸去。
在这里还要注意策略的运用,是过了多久白脸才去?是马上去,还是过了一会儿才去?这些都要计算在内。
但是,如果破了之后,对方没有找白脸来,该怎么办?你就必须决定要不要继续玩下?如果不玩了,那你只好也走人,这下局就真的是一破到底了。
破局的战略设计破局是一种谈判的战略运用,是为了引对方说出实话。
美国有一家计算机厂牌授权台湾某家计算机公司代加工,台湾公司慎重起见到波士顿和美国这家厂商面谈,台湾公司当时规模小,很需要这笔业务,所以在与美国公司谈判时,花了不少时间建立自己的形象,强调自己的长处,但老美似乎不太关心这个议题,只是不断重复一句话:减价!结果台湾公司就有点不爽快,心想:我大老远跑来,你心里却只想着减价,如果你只想比价,犯不着找我来,你自己下游的制造商已经够多了。
台湾公司去的那位经理着实很厉害,他运用了一个谈判策略就是破局:我不谈了!结果老美吓了一跳。
台湾这边破局的目的是为了引对方说出合作的原因,他们大老远把台湾的这家公司找去,一定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谈判过程中,美商却迟迟不肯透露,那位经理于是喊停,这下老美紧张了,终于说了看中他们的原因。
这个局一破,台湾公司就从被动成了主动,反客为主。
有时我们与人谈判,对方只是一个经销商或代理人,如果我们这边故意提出很高的要求时,代理人根本没办法说yes,因为他没有获得授权,不得已只好破局,所以这下子不得不把后头的正主子请出来裁决。
不合理的要求逼使对方破局,为的是引出背后的老板。
还有一种破局的目的是为了引蛇出洞,美国曾发生过这样的例子,某家企业发生严重的劳资冲突,工会也不罢工,只是不断地开会、怠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资方于是运用策略,希望刺激工会罢工,于是在谈判时资方故意造成破局,工会果真被激怒,结果发动罢工。
资方打的算盘是,他储备了足够的货源,纵使劳方罢工,他照样能出货,表现出他完全不受工会宰制,所以当工会发动罢工后,资方就趁机裁员,将原来的工会解散,重组工会,聘雇有利于己的温和派。
商务谈判技巧总体来讲必须服从以下原则:1、目标价值最大化原则应当承认,在商务谈判中的很多情况下的目标并非是单一的一个目标,在谈判中处理这些多重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目标冲突现象,谈判的过程事实上是寻求双方目标价值最大化的一个过程,但这种目标价值的最大化并不是所有目标的最大化,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违背了商务谈判中的平等公正原则,因此也避免不了在处理不同价值目标时使用让步策略。
不可否认在实际过程中,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是时常发生的,但是在不同目标中的重要价值及紧迫程度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处理这类矛盾是所要掌握的原则就需要在目标之间依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优先顺序,优先解决重要及紧迫目标,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争取其他目标,其中的让步策略首要就是保护重要目标价值的最大化,如关键环节——价格、付款方式等。
成功的商务谈判者在解决这类矛盾时所采取的思维顺序是:①评估目标冲突的重要性、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在不牺牲任何目标的前提下冲突是否可以解决;②如果在冲突中必须有所选择的话区分主目标和次目标,以保证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同时也应注意目标不要太多,以免顾此失彼,甚至自相混乱,留以谈判对手以可趁之机。
2、刚性原则在谈判中,谈判双方在寻求自己目标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对自己最大的让步价值有所准备,换句话说,谈判中可以使用的让步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让步策略的使用是具有刚性的,其运用的力度只能是先小后大,一旦让步力度下降或减小则以往的让步价值也失去意义;同时谈判对手对于让步的体会具有“抗药性”,一种方式的让步使用几次就失去效果,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谈判对手的某些需求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