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第一篇: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内容摘要: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入院时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置管护理多,工作强度大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有“三多”。
即:昏迷病人多、置管护理多、基础护理多。
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就目前而言,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编制少,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护探视多,病区管理难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突发事件多,陪护探视多,基层医院家属自带物品多,给病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4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过大,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5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学科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知识面和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解决对策2.1做好基础抢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开气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环。
2.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3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及病理特征,有无耳鼻脑脊液漏,有无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血压急剧下降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
2.4医院领导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有充分的预见性,合理配置编制,尤其我院实行的“夯实基础护理”,使我科病床护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现在的1∶0.5,使护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时间做好基础护理,也避免了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把以前交给由家属做的翻身、鼻饲工作都由护理人员自己动手,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2.5医院在病区设专门人员,限制探视,规定探视时间,发放危重症患者陪护证,限制过多人员进入病区,保持病房安静,使正常治疗及操作顺利进行。
2.6由于编制到位,保证了责任护士的数量,实行小组护理,加大了宣教及健康教育的力度,配备了陪护躺椅,家属减少了自带物品,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环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2.7神经外科病死率、病残率高,护士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费用问题,取得家属的理解。
2.8每张病床都有固定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时,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提高自身素质,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护患纠纷,从而减轻因纠纷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2.9护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新进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具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保证安全使用。
神经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加强重症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第二篇: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一).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一)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护理难点1.1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入院时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置管护理多,工作强度大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有“三多”。
即:昏迷病人多、置管护理多、基础护理多。
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就目前而言,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编制少,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护探视多,病区管理难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突发事件多,陪护探视多,基层医院家属自带物品多,给病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4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过大,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5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学科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知识面和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解决对策2.1做好基础抢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开气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环。
2.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3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及病理特征,有无耳鼻脑脊液漏,有无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血压急剧下降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
2.4医院领导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有充分的预见性,合理配置编制,尤其我院实行的“夯实基础护理”,使我科病床护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现在的1∶0.5,使护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时间做好基础护理,也避免了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把以前交给由家属做的翻身、鼻饲工作都由护理人员自己动手,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2.5医院在病区设专门人员,限制探视,规定探视时间,发放危重症患者陪护证,限制过多人员进入病区,保持病房安静,使正常治疗及操作顺利进行。
2.6由于编制到位,保证了责任护士的数量,实行小组护理,加大了宣教及健康教育的力度,配备了陪护躺椅,家属减少了自带物品,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环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2.7神经外科病死率、病残率高,护士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费用问题,取得家属的理解。
2.8每张病床都有固定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时,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提高自身素质,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护患纠纷,从而减轻因纠纷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2.9护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新进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具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保证安全使用。
神经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加强重症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3小结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能力,尤其要对所处科室的特殊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断识别护理工作现有和潜在的风险,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三篇: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 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和动态的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材料。
神经外科病人大多数病情危重、变化快, 损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护理记录书写水平要求更高。
因此, 如何提高神经外科病人护理记录质量, 使记录更体现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连续性、完整性、合法性、层次性和重点性, 是护理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护理记录书写情况,现将存在问题分析如下:一、法制观念不强,护理记录涂改严重,长期输液执行单有提前签字现象护理文件是医疗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当时诊治的真实经过,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线索。
部分护士法制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职业素质较低, 缺乏工作责任心,平时观察病情不到位, 凭主观想像随便填写,记录不认真、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 医护记录不相符, 涂改、粘刮、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关键词的涂改, 导致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埋下医患纠纷的隐患。
一旦发生医患纠纷, 造成患方对病历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记录缺乏重点性、连续性主要表现为上一班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或用药后, 下一班没有回应性记录。
如病人诉头痛,遵医嘱用药后,没有记录用药后病情是否缓解。
许多护理记录针对性不强,未能及时反应病人病情、治疗和护理效果,未体现专科特色三、护理资源缺乏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少,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顾得了患者顾不了护理记录,造成事后补写时出现错漏,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忽略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四、工作责任心不强书写护理记录时,未认真查看医嘱下达时间,造成记录不准确。
在一级护理患者记录单上,基础护理记录少,甚至无记录。
病人每日健康教育无具体内容、无针对性,甚至千篇一律。
五、输液滴数与医嘱不相符六、长期输液病人,下达临时补液医嘱时,签名时间与长期输液执行时间相重叠,这样就潜伏了一个延误抢救和治疗不及时的法律责任,对举证带来不利因素七、医护记录不相符主要表现在患者1、入院时间不符2、医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医生与护士对病人病情观察及判断结果不一致,使同一病人医疗、护理记录不一致。
如护理记录病人“神志清楚, 呼之能应”而同一时间内医疗病程记录病人“嗜睡”。
使医护记录产生自相矛盾, 降低了病历文书的法律效力3、患者入院时医护双方填写的生命体征不一致八、各种护理记录单、交接单漏项1、体温单未按规定测量绘画或测量后漏记,尤其表现在入院前三天病人的体温绘制2、病房与监护室、手术室之间交接单填写漏项3、护理记录单记录频次不够4、长期输液医嘱执行单漏项,体现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执行实时签名九、有代人签名和不同班次出现同一个人签名的现象。
在记录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如错记、漏记需重新转抄或补记时, 出现同一人的笔迹完成不同班次的护理记录情况, 导致原始记录的真实性降低, 一旦发生纠纷将无法解释清楚。
十、书写不规范,缺乏医学术语或用简称,如“地塞米松”写成“地米”等十一、转科病人和转床病人,相关护理记录未及时修改,如患者科室、床号等身份信息十二、部分护士字迹潦草对策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法律、法规学习,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提高护理水平, 在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处处注意所收集记录的资料能够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是必要的, 合乎法律法规的, 以降低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