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探讨

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探讨

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探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临床带教工作是护理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逐渐走向临床独立工作的关键过程[1]。

有效的临床带教能保证护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其完成角色转变,也能提高其满意度。

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引起护生的兴趣、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2]。

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工作。

从目前的情况看,护士群体的学历参差不齐,有本科、大专、中专,已有少量研究生。

这就给临床带教提出了挑战,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护生的知识层次,根据不同的个体特点,不断创新,因材施教。

近年来,国内对于带教方法的探讨显得颇为活跃。

神经外科学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学生见习的课时安排少,而教学份量重,专科性较强,教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常常抓不住重点,部分教师注重基础护理,部分教师强调专科技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本综述综合分析检
索到的文献,总结归纳出临床护理常见的带教方法,对神经外科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探讨。

1目前主要的带教方法
集中授课即带教老师集中所有实习生进行的讲课,内容可以是临床医疗知识、护理知识,也可以是各种操作的集中示范[2]。

这种方法类似于学校的讲课。

时间周期一般为每周一次,也被称为科室小讲课,在临床教学中常被采用。

“一对一带教”、“跟人跟班带教方法”、“二对一带教方法”传统的“一带一”跟班式带教模式即一个临床教师带一名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教学的模式,能使护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训练[3]。

跟人跟班[3][4]含有两种模式,其一,护生跟随带教老师,老师上班就上班,老师休息就休息。

该带教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学生跟随固定老师,便于老师指定周密的带教计划。

其二,护生跟班而不跟固定的带教老师,会出现学生一天换一个老师的情况。

“二对一带教方法”,王秋琴[4]等人认为,在手术室,可采取“二对一”的教学方法,即由1位巡回护士和1位洗手护士共同指导1名护生。

实习初期,以巡回为主,鼓励护生翻阅手术患者的病历,了解病史、诊疗、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术前准备等,在不影响手术、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使护生熟
悉手术步骤和发生意外的处理。

实习中后期,强化患者安全和无菌观念。

分层带教,即分阶段带教杜春荣[5]等认为,护生进入科室后,应分为四阶段带教。

第一阶段主要强化医德医风规范意识,熟悉各项护理制度及规范要求、各班工作程序及职责、护理程序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熟悉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及专科基础操作。

以带教老师讲解、示范为主,鼓励护生多问、多看、多动手。

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熟悉各种护理文件书写,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健康问题。

以护生多动手为主,老师采用“启发式”带教,激发护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参加科内业务讲座、科主任业务查房和科内护理查房,在查房中讲解如何运用循证护理解决患者的问题。

第三阶段为按计划分管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完成护理文件书写。

第四阶段则是据护生薄弱环节及个人意愿,有针对性带教。

进行出科考试和双向终末评价。

张咏梅[6]等根据实习时间分三阶段逐步深入:第一阶段辅助护士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执行护士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为管床护士实习阶段。

“化整为零-重点式”带教方法陈琼[7]等的研究将25项操作固定分配于各个实习科室,要求每个科室
完成所负责的1~2项护理操作的正规示教、带教及出科操作考核工作,使在本科室实习的同学能熟练掌握该项操作。

认为这样便于老师将自己所负责的操作全面准确地教给学生,教学具有侧重性,方便学生全面掌握。

模拟情景教学训练吴红英[3]等,理论讲授后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由学生扮演本科室的“患者”,教师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然后教师与护生互换角色模拟沟通过程。

护生之间相互模拟训练。

模拟结束后教师与护生一起讲评,分析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模拟情景教学能让护生亲自体验到沟通对象的需要,而且由于模拟的是本科室患者,很容易使护生进入角色,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沟通技巧。

钟碧橙[8]抽取91名护生,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8名。

实验组采用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测量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和临床实习实践操作能力。

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能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锻炼了实践操作技能,激发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

思维训练带教方法张咏梅[6]等在“一对一”带教基础上,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思维训练带教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反思性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9],要求学生在进行具体临床护理活动后反思自己的操作方法,每周由教学组长安排时间集中进行讨论。

学生写工作日记,由自己的带教老师批改并对该天的工作进行评价。

教学组长将日记中共性的问题和典型的问题归纳后集中该科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学生对所管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和卫生宣教前,让学生根据评估和宣教的目的,做出宣教交谈计划,再到患者床边与患者进行交谈评估,教学老师在旁观察,事后对交谈宣教过程进行重点分析指导,对本次宣教作出效果评价。

针对性训练王秋琴[4]等根据护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训练。

护生的性格迥异,反应能力不尽相同。

对性格内向者,可通过鼓励与患者交流或组织科室小讲课,提高其主动性和乐群性。

对反应稍慢的护生,老师可专门安排其参与应急抢救,提高反应灵敏度。

对性急而善于观察的护生,可安排其打包无
菌物品、吸痰等,以此培养其沉稳的品格。

参加患者交流会,召开座谈会吴红英[3]等组织护生参加每周一次的患者交流座谈会,倾听患者讲述亲身经历,可以增进彼此感情,提高护患信任度,促进护患交流。

并且要求护生每周书写一篇与患者沟通的记录和体会,及时总结沟通效果,并在教师指导下改正沟通中的不足,提高沟通技巧。

邓静[8]等提出强化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要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表扬和鼓励优秀的护生,对她们的缺点和不足给予耐心教育,对护生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给予及时的解决,从而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护理临床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带教法PBL带教法为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11][12]。

带教教师模拟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护生独立“面对”患者,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提出问题,寻求理论依据,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护生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带教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指导,使护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逐步提高护生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护理人员应该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陈琼[7]等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
提高护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通过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老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形成“台上与台下联动、学员与教员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实现了由“灌注式向研讨式,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两个转变,较好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启发式教学娄皓[13]等认为传统的临床中分为三步老师做,学生看-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学生做,老师看。

这种带教方法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病为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少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少被动式学习多,主动式学习少。

我们改变了以往简单灌输的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让护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分散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既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使护生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法。

预知性教学查房刘炳荣[12]等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提前告知护生,让护生在查房前评估患者情况,有针对性地看书学习,从基础理论、护理诊断到护理方法都提前查找资料。

查房时,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护生分别进行分析答疑,直到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2神经外科临床带教方法的倾向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对于带教方法的研究较多,不同的学者赞成的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护生学习,以促进护生成长,使之更好地完成由护生到护士的转变。

国外的研究更近一步,LynCroxon[14]等研究了完善的临床教学评估模式,ArjaHa�ggman-Laitila[15]等提出临床实习应有一整套的监督模式,而CarlsonElisabeth[16]等的研究已转向对临床带教的宏观把握上,强调运用策略和技术,整体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3讨论
从诸多带教方法中寻找适合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的方法是今后教学中的重点,从事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可结合本科室自身特点,选用恰当的带教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主题